关于糖的种种“传说”
/ m$ |! [, R3 s6 c% B 传说一:“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了23个国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得出结论:多吃糖比吸烟危害更大。”# V" y7 U+ l3 D
传说二:“全国有60%——70%的宝宝都有蛀牙,这主要是因为爱吃糖又不注意保护牙齿所造成的。”
8 M, I& ~# o+ p 传说三:“近几年,科学家发现,甜食摄取过多的宝宝常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爱哭闹、好发脾气。”* i' H& D8 _" v1 b9 R
……3 p- P9 ^) H; C5 ~+ v$ \0 Y
基于对这些关于吃糖多的种种“负面传说”,家长们都倾向于少给,甚至不给孩子吃糖。可是,难道你们忘了,在你们童年时代,小小的糖果曾经带给你们多少满足与快乐。家长帮宝宝抵挡“糖衣炮弹”,当为或不当?9 U7 w5 ]+ E X
重新认识糖; }2 p# I6 n& ~! o2 ]3 ^
糖本身并不是坏东西,它对人体的作用还不小呢。糖是普遍存在于多种食物当中,由碳和水组成的包括单糖、双糖、糖醇、寡聚糖及多糖在内的一系列碳水化合物,因此有人经常把“糖”和“碳水化合物”互为等用。8 r) A6 V5 m" } ?
我们常说的“糖”通常是指蔗糖,适量的蔗糖(白砂糖)既可以提供能量、又可以改善食品的风味,让宝宝更爱吃。蔗糖(白砂糖)还存在于植物的花、叶、根茎,果实中,因此不添加蔗糖,并不意味着产品中不含有糖分;同时,其他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类,在体内也可以转化为糖类。
7 Q8 W# Y6 O" o* v 糖的功劳
7 Z; K, G% s; U 1.婴幼儿能量的主要来源
% I' M; g+ I: e$ _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三大来源,缺一不可,任何一种成分的缺失或不足均会导致婴幼儿的发育障碍。且由于婴幼儿时期消化和代谢功能尚未健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应是能量的主要来源。 一般而言,婴幼儿主要的辅食,其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应在20% 以上。# t3 V& e, B" X; k( n
对于某些重要的组织器官如大脑、神经组织、红细胞来说,糖几乎是唯一的能量来源。每餐都要吃些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果糖得不到及时补充,会消耗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但对蛋白质的消耗大于脂肪,这样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和各器官功能,严重者会出现晕厥等低血糖反应。
; |7 {$ ` S* w1 Q 2.糖参与宝宝身体的构建和各种代谢
" F: l& {! D1 C 糖参与细胞的多种代谢活动、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等多项任务。" G+ ]9 A2 v2 Z' E2 C" i. m
糖与脂类和蛋白质结合后形成糖脂、糖蛋白以及蛋白多糖,参与组织细胞(神经组织、软骨、骨等)以及激素、酶、免疫因子等的构成。
' C0 h2 L/ k/ @# Q9 C3 u3 F/ f( T6 s 糖几乎是大脑唯一的燃料,大脑能持续、稳定地工作多亏有它提供能源。适当地给宝宝吃些糖能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反应能力、记忆力以及理解能力,在宝宝情绪激动时给他吃点糖也可以发挥改善情绪的作用。4 ^/ G% `! k9 k& |( V. b: J. ~
3.健康糖提供膳食纤维
: i q+ l# H5 ^* L c 膳食纤维虽不提供能量,但是在通便,调节肠道功能,减少肠疝、痔疮、肠憩室病等的发生方面却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是宝宝健康的卫士。
[' E) k$ N5 D6 ?' c. F8 o 拒糖的4个理由
% V" T j( s, n! H 既然糖这么好,为什么被那么多父母列入禁食名单?
9 N( T/ f/ R. E2 g% Q" [ 凡事过犹不及,现代食物为了获得好的口感,往往含有大量的糖,稍不留神就食入了过量的糖。
9 T s* y+ a2 t5 X 糖隐身于各种食物中,尤其是深受宝宝们喜爱的各种零食,比如糖果、巧克力、碳酸饮料、果汁、冰淇淋、蛋糕、饼干、果脯、膨化食品等等,这些零食中添加了大量糖,正是这些人为添加到食品中的糖直接威胁着孩子的健康。糖摄入过量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D* m$ ~2 N6 g9 \2 R! I% H; g
1.龋齿$ m. |& E$ ]* ^
龋齿发生的两个重要条件是不注意口腔卫生致使食物残渣残留和糖摄入过多。口腔中残留的糖最容易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酸性物质,侵蚀牙齿,使牙齿遭到破坏。因此,糖摄入过量会使龋齿发生的机会增加。; b7 }4 a+ i( Y0 a0 P
2.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改变
2 O7 @. K8 A' e7 A! R 食物中淀粉的分解吸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使得血糖的上升和下降以及胰岛素、肾上腺素的分泌也缓慢而稳定。单糖、双糖、糖醇则不然,分解吸收较淀粉明显加快,这样会引起血糖快速上升,迅速下降,随之引发胰岛素、肾上腺素水平像荡秋千般大起大落,从而产生头晕、目眩、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行为改变。/ c3 h2 n! c+ b! T; u
3.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
) |! x' B& X4 g 糖的代谢过程需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参与,如果糖摄入过量,大量的糖代谢需要消耗大量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l)和微量元素;同时糖含量高的食物往往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较少。因此,糖过量摄入会使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或不足。
/ ^1 }0 b# [4 v# x! h" \5 ?# M2 B 4.营养不良和肥胖: b7 t6 O+ E$ M* j
经常吃糖和甜点会降低味觉的灵敏度,对食欲也有抑制作用,加上其引起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所以常吃甜食的孩子易出现厌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进而发生营养不良。有些宝宝对甜食的喜爱程度远远超过甜食对食欲的抑制程度,而出现食欲大增,甜食中往往有很高的脂肪含量,易引发肥胖。
1 I4 D, z0 [4 L: `; o1 y' I 吃多少糖合适?6 E! Y3 K1 E& D0 J" A
虽然在正常情况下,日常饮食中的糖和淀粉已基本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是现代饮食环境下,父母无法保证宝宝没有额外糖的摄入,应该根据宝宝的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和量。/ |4 ^$ g2 @' L7 g
0~6个月) B/ Y9 g# l) ^5 A) B# y' }" {
小于6个月的小宝宝只能代谢乳糖、蔗糖等简单的糖,所以只能吃奶;妈妈只要哺喂宝宝母乳或配方奶粉就可以了,不必再添加糖。
, j3 z% ?7 O; B/ ] k$ U2 ] |/ X 6~12个月
6 l7 G+ e5 L0 j0 K2 D' c V# m0 Y5 A 半岁以上的婴儿开始分泌淀粉酶,初步具备消化多糖淀粉的能力,因而4~6个月时,父母要及时为宝宝添加辅食。父母要尽量为宝宝自制辅食,尽量少让宝宝吃成品食物。在购买成品辅食时,应尽量选择低糖或无糖食品。 G9 ?. G* i$ X. b) y7 f
1~3岁
$ ^4 O5 H, e# h. a 这一年龄段的宝贝胃肠消化功能进一步加强,能吃的饮食种类已接近成人,只要让宝宝均衡摄入谷物类、蔬菜和水果、畜禽肉类和鱼虾、蛋类、奶豆类及其制品,就能保证宝宝对糖、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其他营养素的需求。! \8 Q+ ]! w. g$ I/ Z& O( G
1-3岁的宝宝,每天摄入人为添加到食品中的糖在10克左右为最佳,不要超过20~30克。像糖果、甜点、冰淇淋、甜饮料等高糖食品,可以用作对宝宝口味的调剂而偶尔食用,但不能天天吃。
" s3 S1 ~* @' G/ T8 v8 c 母婴TIPS:现代营养学的健康吃糖标准
I7 h% j6 a/ E4 Y; j6 r0 v; E- { 每公斤体重每天0.5克糖,即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吃糖应控制在30克以内。
2 Y, u6 o) t! L' e5 r: e ~ 糖藏在哪里
& ]0 ^) ^4 j. {8 u 一大勺果酱约含糖15克
8 d4 `6 H& l( M 1罐可乐约含糖37克
9 D' `: h4 O7 ? 3小块巧克力约含糖9克
! O! B4 i0 v2 E' D# @9 Q 1只冰激凌约含糖10克
/ {3 u1 f8 g6 G* L5 } w' }5 C 聪明吃糖6大法
( s. }# M& v; L4 u9 v 防止过量食糖: S: L+ x6 T7 A- x# C* t$ @' ]
糖的甜味可以改善食品口感,使宝宝容易接受,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吃点,特别喜欢在牛奶和粥中加入白糖,这样以来,孩子就容易养成偏爱甜食的习惯。平时控制宝宝零食的摄入量,含糖的点心,巧克力,果冻尽量少吃,让宝宝的饮食结构保持低糖化。 C/ ^0 F) o+ o% U& i
选择合适的吃糖时间8 M p. w& T# ^6 ?% P6 x
饱餐后、吃饭前2小时内、睡觉前,绝对不应给孩子吃糖或吃甜食。- ?9 N$ A# i* i$ c1 o q
聪明应对宝宝纠缠着要糖! N' m& C3 `8 E- k6 h' x7 M
宝宝喜欢吃糖,父母不妨跟宝宝做个约定,规定每周可以吃的量,以及吃糖的时间。比如春节期间,家里备有丰富年货,走亲访友时也免不了被请吃糖果。可以提前跟宝宝约好,一天只能吃一颗糖,两块饼干。$ k* @' I( p3 ~+ ^# W* D u" g
不要把糖作为特殊优待
4 E: Y3 l& n5 ?- L 宝宝生病时,不要为了改善口味,让宝宝吃一些甜食,这样做很不利于病儿的康复。+ {+ _4 s+ _, N7 i* M
注意隐形的糖; a2 w: F; m; Y* i+ z- W1 z, Q
除了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垃圾食品,还有一些糖藏在大家不容易发现的地方。比如果汁和过甜的水果。# O7 w. p; J' [: @
果汁中富含维生素,对宝宝身体有益。但需要注意有些果汁中添加的糖分含量很高,所以,给孩子喝果汁时,要控制好量,每天不要超过150毫升,而且最好选用纯果汁。尽量让宝宝养成多吃水果、少喝果汁饮料的健康习惯。如果是过甜的水果,也不要过量食用。
0 y5 t( E9 _7 O S# Q5 w$ I/ L5 ^ 加强对牙齿的保护
/ |2 i; Q a7 C* x& ` t 吃糖容易导致蛀牙,可是又做不到完全不吃,如果可以做到吃完糖就立即刷牙,那么宝宝患蛀牙的机率就可以降低许多。另外,定期带孩子去口腔科检查牙齿,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也可以使孩子牙齿免受糖的侵害。7 |3 T( B$ F: Y$ ~( c3 k
' V0 R. x& v) t& e V
1 E* b+ G# y( R4 E" y
2 u% _$ C0 }! [& c6 t
相关阅读: 美食推荐:嘉定白宰鸡' K% P+ i3 Y- ?4 @( l: f0 v" O
提防胖孩子“被饮食”
/ V' S2 L, i. R羊奶PK牛奶请听专家评判0 n% q- _6 Q, Y% J0 @# w7 i
使宝宝更聪明的鸡蛋吃法0 o! {2 r/ ~9 ^2 Z6 }
8绝招“招”来宝宝好胃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