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妈妈,请不要在我睡着后离开……

[复制链接]
167 0
麻脸秀才 发表于 2018-2-28 14:47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导语:如今,80后部分已成功晋级为父母。但是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只生不养”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宝宝不是长期生活在奶奶家,就是姥姥家,与爸妈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不知你是否留意过,每次探望,宝宝会兴奋地手舞足蹈,缠着妈妈一刻也不分开,像只快乐的小鹿。每次离开,宝宝都会不舍地哭闹,小手扯着妈妈不松开,眼睛哭得又红又肿。

  分离方式不对造成分离焦虑
  采访中发现,大多数80后小家长,都喜欢在宝宝熟睡后悄悄离开,或是不注意时偷偷溜走。其实,这些分离方式都是不正确的,育儿专家解释:当宝宝醒来发现妈妈不在身边,心理就会产生不适应感,无法接受让其安然入睡的依赖者消失,这样的现象重复发生,就会致使其产生分离焦虑。另外,在宝宝不注意时走掉,宝宝会因为没有安全感,造成分离创伤,引发分离焦虑症。
  产生直接原因是缺乏安全感
  育儿专家指出,“分离焦虑症”在婴幼儿中高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缺乏安全感。有研究表明:缺乏安全感不仅指分离的创伤,与宝宝的培养也有直接关系。例如:没有及时、有效沟通,给宝宝造成心理不适;过度溺爱使其不能独立等等……宝宝一旦出现“分离焦虑症”,爸爸、妈妈可以尝试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探望时,幸福地来,快乐地走。
  醒后及时分散注意力
  如果在宝宝熟睡后离开,一定要确保醒后能见到熟悉的人,给其因爸妈消失的不适心理一些安慰,还要及时分散宝宝的注意力,陪宝宝做些平时喜欢的游戏在天气晴好时,到外面玩耍。


12下一页阅读全文


  提前演练“分离”
  当要离开时,可适当减少和宝宝的接触,不要过度亲昵,令其自己与家人游戏,使心态完全放松。此时,可借机做些别的事情,不和宝宝同处一室更好,提前演练“分离”。但要注意,走前要和宝宝打招呼,慢慢培养其“预知”能力。
  肢体语言告知
  “见面时的拥抱,分开时的吻别”,你可以刻意运用一些肢体语言告知孩子——亲亲小脸表示即将离开。孩子习惯后,心里便知道爸爸、妈妈要走了,所以在打“预防针”的前提下,宝宝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症”。
  说“再见”很重要
  千万别忽略了分别前的一声“再见”,对于宝宝而言这简单词语代表的是“信任”。所以,即使孩子很小,听不懂语义,但是也要说,然后离开。一旦与宝宝培养出“信任”,你完全可以放心地离开,“分离焦虑症”也不会出现。
  说明再见面的时间
  可以简单和宝宝沟通“再见面”的时间及原因,便于让其有个心理期待。但要谨记,一定要在约定的时间出现,让宝宝知道你没有失约。
  培养兴趣娱乐心情
  从小培养宝宝的兴趣,在点滴生活中发现宝宝喜爱的玩具,愿意做的小游戏。即便爸爸、妈妈走了,也能找到寄托。像一些喜欢动画片的宝宝,就应该马上播放;这样不仅可以让宝宝心情愉悦,更容易找到心理寄托。


12




相关阅读: 该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80妈妈4大新潮招打破早教传统
了解游览参观的礼仪要求
爬行益于孩子发育
给宝宝制做辅食需要什么东西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6500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