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孩子刁蛮任性坏处多

[复制链接]
57 0
shuiblue 发表于 2018-3-1 12:47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刁蛮”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讲道理,生活中这样的人随处可见,有年长的也有年幼的,有男的也有女的,通常来讲,女性多于男性,孩子多于成人。
  随着溺爱的横流,现今的“刁蛮女”越来越多,百“刁蛮女孩”和“刁蛮公主”,竟都有200多万个条目,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站在雪糕柜前,索要一个情侣装雪糕。母亲极力劝说她挑选一个小点的,孩子开始不予理睬,紧接着便大吵大闹起来。她用脚踢母亲,将母亲拿在手里的雪糕扔在地上。她踢雪糕柜,也踢企图劝说她的售货员。她在商场中大叫,丝毫不理会周围人的目光。父母拼命地想阻止,孩子的火气却越来越大。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并不鲜见,我们常能看到一些孩子,为了得到某种玩具或食物,在商场大吵大闹,或赖在地上不肯走,令父母尴尬不已又束手无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刁蛮。  孩子刁蛮性格的形成有许多的因素,当然被宠爱过度是主因。处处妥协,一味地忍让,促成了孩子的刁蛮性格。如果孩子初始的不合理行为没有及时被纠正,他便切实体验到自己任性的作用,于是以后他再不会做其他的选择,而是以种种方法热衷于任性,在他的意识里,根本就没有道理而言,如果说有道理,那就是:我说啥就是啥。  孩子小时有些无理要求,家长咬咬牙还能满足,可当孩子日渐长大,他的胃口也日渐增大,那时满足不了,家长可就得兜着走了。  【案例】  2011年12月8日上午,广州市荔湾区法院公开审理母亲捂死16岁亲生女儿的案件,庭审过程中,被告谢某失声痛哭。  事因是8月17日晚上,女儿小雯的学校要求交照片统一办理羊城通学生卡。母亲谢某提出带女儿去照相,女儿却让母亲请师傅到家里来拍照,谢某表示没能力做到,母女两人便争吵起来。其间女儿提出让母亲为其购买苹果电脑,谢某查看过女儿银行卡有6300多元,说自己都没有那么多钱。女儿听到后更生气,要求母亲赔偿其吵架的“时间损失费”900元以及5000元的“窥看隐私费”。  第二天,小雯坐在沙发上要母亲尽快赔偿5900元,并把沙发上的坐垫扫到地上。母亲表示不能答应她的要求,两人再次争吵起来,女儿竟然扇了谢某两个耳光,随后拿出刀来声称要砍母亲。危急之下,谢某站起来并从背后抱住女儿把她绊倒在地,当时女儿的脸贴在地上的沙发方形枕上,女儿继续辱骂谢某,谢某于是用手按住她的头,不让其出声,随后女儿的声音越来越小,直至死亡……  谢某在庭上表示,女儿是她与丈夫唯一的孩子。虽然夫妇俩收入并不高,但一直很疼爱她,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她。女儿上初一的时候,由于处于叛逆期,并且一向娇纵过度,对父母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有时候父母无法满足,她便殴打辱骂父母,满足不了的时候她发火就烧了三次床垫,甚至不让父母上厕所。有一次谢某人在外面,女儿打电话让母亲回家做饭,由于晚了还没做好,她就把电饭锅砸烂。  小雯上初中开始,谢某夫妇每个月要支付她1700元的零用钱,但通常20来天就要再拿一次。由于身上太多钱,就经常被人拿去,回家后就要谢某赔偿她的损失。考虑到这点,谢某为她办了一张银行卡,每个月都要按小雯规定的时间把钱打进去……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1.对孩子的刁蛮行为,必须纠正  看了案例中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有些人认为这孩子刁蛮无理,打骂母亲,自作自受,罪有应得。  是啊,一个已快成年的孩子何以如此刁蛮,无法无天?是这个母亲自己道出了原因:娇纵过度。正是父母当初的无原则妥协,才助长了孩子的刁蛮行为和无理举动。但是某种程度来说孩子也是受害者,如果遇到一对理性的父母,科学地爱孩子,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可能她就是一个懂事理明是非的乖乖女。如今谢某不仅家破人亡,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一辈子都无法从罪恶感中解脱出来。  残酷的现实再次为我们的家长敲响了警钟,在孩子幼年时一定要学会爱孩子,及时纠正孩子的刁蛮行为。  邻居家4岁的婷婷,由于爸爸的宠爱,几乎到了刁蛮的地步,她爸还沾沾自喜“女儿天生就是要宠的”。无论什么天气,孩子要出门谁也拦不住,只要她想要的东西,就必须得买。婷婷的任性在幼儿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稍不如意就打滚耍赖,抢玩具咬人;回家还和爸爸说别人打她,老师都骂她等等。其实她欺负别人的多了。每次妈妈送她进教室,都有小朋友怯生生地说:“婷婷,这个娃娃给你玩。”她却一把夺过不再搭理。  见孩子越来越不讲道理,婷婷的妈妈找到我,我告诉他们:应该要求孩子有一定的行为界限,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让孩子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不该做的要立即制止,该做的要鼓励坚持执行。不能总跟孩子说“就今天这一次啦”、“下不为例啦”。对孩子超越行为界限的事,决不能迁就,否则,只会助长孩子的刁蛮毛病。  家长不要不断地满足孩子的需要,不能无限地对孩子的要求作出反应。比如说,孩子挑剔食物,就让他饿着,不额外给他食物,他如果真饿,什么东西都好吃。要让孩子在相互适应的情况下渐渐与周围的人合作。当发现孩子开始有刁蛮行为时,要明确说“NO”!  2.对孩子的任性行为要冷落  也许很多家长都有故意去冷落过孩子,特别是在孩子耍小性子的时候,只是一些家长的心太软,或是在公共场合,孩子的哭闹让家长觉得很难堪,所以很多时候胜利的便是孩子。于是一次又一次,孩子重复地耍着小性子,提出各种要求:买玩具、买零食、买衣服……而每一次他都胜利而归,于是孩子越来越刁蛮,要什么就得给什么,不给就哭闹不止……  同事家5岁的小红,跟妈妈到商店去买东西,看到玩具枪就不走了,非让妈妈给买。妈妈说咱家已有好几支了,不能再买了。小红说什么也不依,坐在地上不起来,妈妈生气打了她一巴掌,她躺在地上打滚。最后,家长还是妥协了,说:“这孩子天生的这么拧,没治了。”  任性是小孩子常见的刁蛮行为的一种表现,通常表现为孩子想要什么就得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得干什么,想怎么干就得怎么干,一旦其需要得不到满足,就耍脾气、使性子。  任性的孩子的表现是对家长的正确劝告故意不听,稍不如意就犯拧,拧劲一起来,家长怎么说也不行。任性的孩子总爱以“不吃饭”、“大哭大闹”、“满地打滚”等为手段要挟家长,一旦他们以“胜利”告终,就会变得越来越任性。  任性是不良的性格特征,有这种特征的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意愿,他们长大后往往不能适应社会,难以独立生活,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容易遇到挫折和障碍。案例中的那个女孩,就是过于任性导致的恶果。  3.家长之间在对待孩子态度上要一致  在家庭里,有父母,可能还有祖父母,无论是父母之间,还是父母与祖父母之间,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要保持一致,千万不能一个要管教孩子,另一个又千方百计地护着孩子。  有个小丫头,爸爸和妈妈出于工作的关系,大部分时间把女儿放在爷爷奶奶家。1岁多的时候,孩子很淘气,爸爸对爷爷说:“不要什么事都依着她,别惯坏了。”爷爷听后很自信地说:“不用担心,孩子两岁就好了。”等到两岁了,孩子依然是淘气任性。妈妈对爷爷说:“这样下去可不行,该管管她了。”爷爷听后笑了笑说:“孩子现在还不懂事呢,3岁就好了。”  孩子到3岁了,越发的任性,爸爸对爷爷说:“不能再惯她了,这样大了就不好管了。”爷爷听后很严肃地说:“你小的时候也是这样的,等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如今孩子5岁了,成了刁蛮的小公主,全家人都拿她没办法。爷爷对这个宝贝孙女,有时候也很头疼,就对儿子和儿媳说:“孩子这样,你们要管管啊。”这对父母哑口无言,两眼看天。  家里有老人时,更应做好协调工作,因为老人总是心太软,大多数老人都在扮演着溺爱孩子的角色。即便家庭成员在如何对待孩子刁蛮行为的处理上有分歧,也要私下里协调,而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就表现出来,否则孩子就会觉得有靠山,有保护伞,继续其不良行为。很多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家庭成员纵容的结果。


相关阅读: 用艺术塑造孩子的健康人生
用爱填满孩子的心灵
孩子脾气坏与吃糖和肉有关
提高孩子的智商、情商的八种方法
当心宝宝的情绪自虐行为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16021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