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就成为每个家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掌上明珠。所有的家人,都想把最好的东西、最多的爱给孩子。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大人的过分宠爱,已经成了孩子们 “甜蜜的负担”:饮食过度引起肥胖,使得糖尿病等慢性病缠上孩子。在我国,目前每10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个是青少年,其中增长最快的是Ⅱ型糖尿病。以此推算,我国也有近千万的儿童青少年患有糖尿病。面对着校园里擦身而过的 “小胖墩儿”,这个 “六一”我们替他们喊出自己的心声:宠我,别把我喂成 “小胖墩儿”。& w- r* S4 r$ H4 f; Q2 p
“脱亚入欧”饮食易造成“小胖墩儿”
: @* l/ z# ~8 S# ]0 ~& Y' u$ x0 U 10岁的洋洋(化名)是典型的“独二代”,父母收入丰厚却无暇照顾孩子,从小就把他丢给爷爷奶奶照顾。老两口对这个宝贝孙子百般疼爱,顿顿大鱼大肉,冰箱里永远有喝不完的可乐、吃不完的零食;而忙碌的父母表达爱意的方式,就是闲暇时带他去“打牙祭”。在这样的“宠爱”之下,孩子明显比身边的同龄孩子大上好几圈。在一次体检中,丁丁被查出Ⅱ型糖尿病,伴随而来的还有高血糖、高血脂。* I! |" K7 C+ I+ t4 \
在专家看来,现代人饮食习惯逐渐“脱亚入欧”,高蛋白、高脂肪的肉、乳制品不仅容易造成体型肥胖,许多慢性病如高血脂、高血压等也跟着“与食俱进”。同时,平常久坐不动,出门打的、进门电梯等情况比比皆是,导致运动严重缺乏。一边是卡路里上升,一边是运动量下降,再加上作息不规律,生活压力大,不知不觉中诱发糖尿病。
0 i0 h4 I, V) @: W ]) {) B* a 抵抗糖尿病要重视预防3 `' Y. Y+ m! r8 m3 |1 d
糖尿病预防和管理对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在我国,目前每10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个是青少年,虽然目前儿童糖尿病患者中还是以遗传性的1型糖尿病居多,但在近20-30年间,环境和饮食因素造成的Ⅱ型糖尿病发病急剧上升。有调查表明,3成患病儿童患有抑郁症,同时,因为心理障碍和怕疼,不能坚持测血糖,儿童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管理特别困难:孩子往往无法忍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针刺疼痛,监测往往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血糖监控这道无形屏障,病程加速、并发症的风险也就更大。
" w- M* X% N _ 为此,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专家李榴柏教授为孩子们提出了几条预防之道:- H; b) z7 E0 K, o; u+ \+ V+ M
解放天性,多动获益——多步行、多运动,提高消耗,促进健康代谢。
$ O( D. v2 v X, P n+ J: `( t 多元营养,崇尚自然——要减少油腻、高甜度的食品和热量食物(如洋快餐类食品)的摄入,选择适量蛋白、高纤维素(蔬菜)的食品,合理摄取新鲜蔬菜、水果、瘦肉、脂类、鱼类、杂粮。
! A$ |8 N% V( |- ?+ k 合理作息,健康心态——现代人经常熬夜夜通宵,工作、学习压力大,甚至孩子也挑灯夜战。需要适当调节作息,合理排解压力,张弛有度,拥有良好的生活心态。! b8 \6 p1 R v! X* I
长效管理从无痛测量开始
: Y9 ?7 B9 R+ k+ P) W' h* b, n o 今年3月24日刊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中国最新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在年龄≥20岁的中国人群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高达 9.7%和15.5%,以此推算目前中国有9240万成年人患有糖尿病,有1.482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对付糖尿病这个“甜蜜慢性病”,餐后血糖监测是每个糖友、哪怕小朋友的“规定动作”。上亿人日复一日的 “针针见血”,如何避免创伤,保障监测的 “可持续性”?专家指出,小患者可根据情况选择由百利达首创刚刚进入中国的便携式数字尿糖计,这个直接测量尿液中糖分含量,6秒钟就知道结果的小仪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实现方便、快捷的血糖监测。
, t& q2 } L5 t6 t6 f# j 专家认为,尿糖作为衡量血糖的间接手段,能为包括孩子、老人以及疼痛不耐受者在内广大 “糖友”们提供无痛、方便、“可持续”的监测手段。
0 u$ V; D1 Z5 j) G
w4 k) Y* G- O$ T/ A5 M" C5 V- y
: |; M+ b- t* V$ }9 `* f4 F相关阅读: 奶油南瓜浓汤
: y7 n0 G1 S2 \' z宝宝经常换奶粉好吗?
}9 p/ _8 y& W: d9 E+ X1 Q) U9 ^葱根能通乳
$ ~/ k6 N' J0 X. @ W儿童益智食谱:核桃仁拌芹菜
4 D0 e' z: b4 ^# ~. J! k宝宝食品危害“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