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一)——总分式! P" r" u5 N5 X9 y/ f6 ]6 y8 S
一、写作步骤:$ V* Y3 m0 A( N( i% f, G+ {/ \
“总——分——总”式,这是总分式的完整式。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和必要的引申。简言之,即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实论点——做出结论”。' k& o: w' t6 D! Q
9 c: ?) F# H% ^, I8 j
诗意地生活
/ M0 ]) H2 z3 v* a0 K1 ~: q湖南考生
6 A2 D% A4 Y+ b7 V7 |5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乎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 k- n4 V9 A5 X5 ~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语》中人生三境界。, L0 U7 G7 a- V7 m4 [. `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略”。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 a( V0 A+ U$ _1 _0 _
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 o v) R4 j! y: w
收获。是第三层境界:“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 L: g/ d- \+ Z2 W" {3 P
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j/ D! |$ r" `& N5 N. z
用执著打破命运的锁,把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 b( O! ^: n" D; O
. [. I# C h+ F7 o( a" { ]. F名师点评. Y$ F) X z- U( t+ l. I9 `5 D
这篇佳作成功之处有三:' A# L5 \/ M. Y0 u9 Z& W
一是结构严谨,论点新颖。文章采用开头三句话提出论点、中间三段文论述观点的议论文结构模式,巧妙地将“诗意地生活”与王国维“人生三境界”联系起来,精练地概括出“种下理想,不懈奋斗”“收获诗意人生”的新颖观点。9 }) r$ ^, ]0 r4 Q% \& Y3 D8 `1 W
二是文采斐然,诗意盎然。作者对“诗意地生活”的理解,用语精练、形象而新颖,如“点燃”“洗去”“擎起”等动词,用得精练准确;“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等比喻句用得新颖贴切。+ U4 }) q% e( i K2 ^
三是材料新鲜,积累丰厚。文章用到的材料,古今中外不下10处。有的直接引用,有的间接引用;有的描述较详,有的一笔带过;有的出自课内所学,有的来自课外阅读;有事例,有诗句,但无不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彰显出作者平时阅读涉猎之广、积累之丰。6 V# r, O; F, p( A7 g' u% B4 c
) N" \5 j8 e! ^诗意地生活
; \$ p# w, B6 W' H& K/ c湖南考生
! p% B8 {! ~. C5 i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美好。
1 e) L% {1 z. r% F" v" ^& t% h——海德格尔* ?" }/ ?! B/ w$ D7 z: x
诗意地生活,自可“闲观好山当户碧云晚”;诗意地生活,自可“静赏古层贮月松风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存世在百年之间,生命之路惟有用一份清明与淡定去行走,诗意地生活,它可找等到自身真正的价值。
4 a5 C& j2 T* y9 y繁琐的俗世,人总是难以舒展最初的念意。纷扰的世事,迷乱的红尘,人们为俗务烦扰,让快乐的心蒙了尘,在成功的阶梯上摔了跤,才记起先哲们所说的“诗意”与淡定。
, V2 J" Z8 z7 ]' e$ l% W. w) q ) s' w% V) W6 Q# W7 m: N
诗意地生活,世事烦扰不再
+ k5 M9 X, G. S* [0 L泰戈尔说过,死之烙印将生命本真烙在生之硬币上,使它去购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惟有诗意地生活,才能清明淡然的看待纷争的世界,让烦扰不再。4 m/ n9 R: f: J, u6 z
( h7 L) t) q- u9 T
千舸过尽,一片汪洋,采石矶孤独地清点倒影,浊浪便是一杯煮过的酒,李白这一喝,便醉了一部唐代编年史。仗剑天涯的李白,选择了诗意地生活,于是便让历史留下了青莲居土洒脱的身影,一匹青驴,一袭青衫,让李白找寻到了生命本真的快乐。
) q6 W( q T' k4 R0 E: r" r 5 f5 R7 |, a, G, a2 U2 M0 N
诗意地生活,生之价值彰显
5 M* {* n, C ^- J康德说惟有心中的道德律与头顶上的星空令他敬畏,当我们选择诗意地去生活时,方能探寻到生命最初的敬畏。% d7 m, y$ c1 X: F. F5 q
穿越庄周梦蝶的翩跹,超脱老子骑青牛而过的函谷险塞,踏过孔子脚下不逝的东流之水,诗意地生活,蓦然回首,生命微笑。书破万卷的杜甫,选择了诗意的生活,于是便让汗青里多了一位诗中圣哲。纵然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凄苦;纵然是“老病有孤舟”“凭轩涕泗流”的悲凉:纵然是“卷我屋上三重茅”“高者挂罥长林梢”的窘境;少陵亦不改己志,用一支如椽巨笔,还原了历史本相与民生疾苦,一只小船,一席凉被,让杜甫探实到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3 w& K+ R7 [8 h# ~
. I$ t2 p% x" C8 Z1 h# q: m现实的世界里一片狼籍,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彩灯闪烁,烁干了安宁。素琴吟风的高雅不再,短笛赏月的古韵难留,现代人创造的物质文明中心灵的安宁难以寻求。
- T! G/ | u! S3 A' V4 a, f 2 [' X: n* c( h& \
诗意地生活,拂尽世俗尘埃,清静红尘纷扰,让我们在双手合十的微笑中诗意地生活,找寻到深藏在星辉斑斓里的美好。( [) d6 A7 M$ w1 b2 ~
5 Q! p8 d: R& h* f' ~: B
+ k% W3 B+ X( P* D% V) X6 g
点评:这是湖南一篇不可多得满分作文范文。我佩服该生的记忆与文采。作者简评古今,引经据典,证明“诗意地生活”必须是清淡与安宁;人生的价值也在于心灵的从容与淡定(让我们在双手合十的微笑中诗意地生活)。( n, ~7 v7 v4 B
一幅多么美妙的“和谐”图!
% t4 W0 `# G" \9 J0 E. i : n0 @- ^8 E4 t2 I$ }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二)——并列式
j. e C A% H' S3 v2 ^6 W2 B一、并列式模式结构(一):分论点并列式
! k0 A) I, I0 {7 c/ U; C写作步骤:
" j- ?' R8 N, V3 r1 c1、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 `; b; m4 d/ M3 P8 T
2、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 。
6 Z& N6 ^5 d) m5 e
5 z+ ^& l, x, Y5 Q- H4 e7 w' s9 r: P具体要求:
+ h/ V/ a9 p* y4 Q$ h, d2 {# k6 z1、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三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
+ m4 I/ \ Q8 d4 m" m6 I; p7 k2、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中心论点。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y+ {8 y8 ?* I) T+ G% ~6 s- c t+ s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4 n* L. M, o9 ]/ D1 m( E6 e/ b; T
4、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C3 V" ?" {. d) v7 r
选择诚信人生,漫漫长路远,纷繁诱惑多。人,作为微小而孤独的个体,在人生的选择题前,无可避免地徘徊起来。在一个又一个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险象中,人,究竟能选择什么,该选择什么?5 e2 u7 u2 l9 b) x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没有美貌的人生或许是没有足够亮点的人生;但若没有诚信的人生则足以是没有一丝光明的人生。你可以不是潘安,你也可以不是西施,但你不可以失去别人对你基本的信任。“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没有诚信,生存世间的你可要作一粒悬浮其中的尘粒?+ d$ ~+ v' z% H- _: v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诚信好比一个乡间小伙,他每日只知弓着黝黑宽阔的脊梁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机敏则更像一个电脑黑客,他总是那样才思敏捷头脑灵活,却总是不露真相叫人紧张。在人生的剧本里,一位老实踏实的演员总要比一个奸诈精怪的角儿更受观众青睐。7 @: |; ^5 `2 t; x) O) ^3 s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举着“金钱万能”旗号东奔西走的人生注定是辛苦乏味的人生,满身的铜臭最终带来的也不过是金钱堆砌而成的冰冷墓穴;而诚信,能给人生打底润色,让人生高大起来,丰满起来,它给生命灌注醉人的色泽与丰富含蕴,让生命在天地之中盈润注目,善始善终。
+ B% p6 y7 P% b7 z$ a. E* o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没有一蹴而就的业绩,没有一成不变的江山。没有人可以顶着荣誉的光环过一辈子。荣誉是短暂的,它只是人生旅途上一小片美丽的风景,它再美丽,也只是一小段的人生;但诚信是培植人生靓丽风景的种子,你一直耕耘,就会一直美丽,你将诚信的种子撒满大地,你的人生将会美丽到天长地久。& ^1 d1 e3 I$ P3 b
选择诚信,是正确之选。在你一一权衡之后,在你层层过滤之后,你会猛然发现,在人生面纱下最迷人的,原来是那最没有矫饰、最朴实不花哨的诚信!你会发现,没有了诚信,生活原来是那样的索然无味!
% P! D9 \& i) C' @$ |1 q在人生与风浪的洗礼中,有了诚信,你就用最阳光的心情高唱吧。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O2 z9 g3 K, v. z1 }
(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
9 Q5 f" Z. h: k3 u" i w 2 p$ M( d) n% u
二、并列式模式结构(二):分论据并列式6 c, {0 `% |- h4 i. t
写作基本要求:3 {- x" e+ ` k# ]/ C8 p
主体部分是横向展开的,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5 \0 ~- m5 j" K
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 C: k b% E P2 ]' e6 Y% K* g'细雨温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w# b% p% q. ~: O! ^! W: @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 全文不少于800字
* v8 K) `. v V: z8 E5 ^1 y' x0 Q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y" |3 `2 c% O8 _9 z
人,活在世上,不仅仅为了每天的三餐饭,也不仅仅为了铜臭,而是为了灵魂的永存。1 P4 G$ }3 }1 `2 F
皑皑白雪,你是否已迷失了归途的方向;浓密的森林,你是否已看不清灿烂的天空。忘记自己的细微,忘掉自己的渺小,在雪地中奔跑,拨开森林的迷雾,你的身影将会变得高大,你的人生也定会精彩。% ?* y t' D& C$ J6 m! t$ B/ \
4 W$ a" k) l ]. L' W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庭的闲花,他空有满腔的抱负却无计可施,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高歌“高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把对朝庭的失望,对自己的希望化作了人类不朽的诗篇,这滴春雨,这片闲花,化作无数的雨滴,无数的鲜花,落进千家万户,洒遍中华大地。
% G( ^3 d) K! l: _: B* U 8 U5 u" b; i7 ]) x. C
胸纳幽兰,神容主若。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虽是奴才却不甘做奴才。他叫纳兰容若,与康熙相伴了31年的臣子。在他的生命中,他的主子驱使了他的一切,雪藏了他的才华。他只能做康熙的陪衬,做君王身边的细雨闲花,但即使如此,仍然没有人能漠视他的才华,他把幽怨化作了一支笔,书写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凄婉情怀。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最动人的诗词。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灵。
# Q' P& ~+ [& F2 u* J w3 e# S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把人间的悲苦都化作了笔下灵动的文字,随着呼兰河水,汨汨流去。她是家庭的细雨,爱人的闲花。就是这滴细雨,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了活力。
6 ~& `$ A- k3 l1 f3 y ! a& q2 m K% p3 o! v; W% Z8 G
他们曾是社会中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高大的背影。他们拥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却共同昭示了一个道理——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L; B, o" _& I4 ~ 3 a, B' s4 I" t8 p$ O9 T5 d
相信自己在皑皑白雪中终会找到归途的方向,在森林中终会看到明媚的阳光,虽然我们在宇宙中微小的如细雨闲花,但只要努力,不同命运低头,终有一天我们的灵魂会照亮未来。. S/ T1 ]2 [% \- S; {( q
) i+ z; y9 P2 p! P" X细雨一定看得见,闲花定然听有声。. m1 y! _. ~- H0 i4 o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三)——对照式
# R" H6 } V( e2 i( T对照式的基本结构:) Z5 o( o3 \3 J8 Y" Z$ W
1、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6 T% s2 @0 t; ?2 ~) U, T6 w# K8 `2、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去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9 P W, A/ Y! g
一、 基本结构(一):正反对比: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或顺序相反)。9 @4 [5 P- M6 @2 H' V# I0 V
2007年高考部分省市优秀作文( q3 H5 O8 w" |$ W+ l
全国卷二
0 i! }8 n5 u1 E: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W b! n; P# A1 e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多万,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这件是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疗了。
0 c2 i. o1 i9 d: T6 H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买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R z5 ~8 H" w8 c/ E; Q0 s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R4 C4 e& H- A+ _( _+ }$ S! K, V
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s$ r: A7 f9 m' j5 p% }: y! Z7 l& o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的感恩。; D5 r, ?! N8 A( V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感恩。! D0 N* X4 [" G6 I( Z8 [$ P Q. K4 Q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恩。
+ v8 I% g) z' j3 D$ s. p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 p! i9 a. I' ~
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幸福入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 “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身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市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 L$ S& K" S, K, @/ o3 ]
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7 `8 {- \8 U3 o# O; H E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已,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 L. ^' K2 Y6 B) j) F q
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 k; l6 u. ^7 f# s0 I% ]7 `3 b# H' ]
云南大学曾震惊一时的血案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阴影。马加爵一时的性起让四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我不想说他的残忍。我只想说,他真的不懂感恩。云南大学用知识培养他,而他却便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养大,他却让他们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他与同学的同学情他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当感恩的心不在,那一刻,他的幸福之花开在哪里?/ \/ Z5 a& e: Z8 P
- {1 q6 w, P6 W/ F8 |0 T7 C数十年为战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陈健对战友的感恩;荆轲赌命,是为报太子知遇之恩的感恩;袁隆平数十年专注研究杂交水稻,是为祖国的感恩。
4 U2 x* |$ c: ?0 l0 L C6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将别人无私的帮助,深深铭记,并将之传递,这世界因感恩而美丽。
5 V. D1 j$ j4 e! P$ t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感恩却有其不老的风情。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灼灼其华。
' H: V* W6 y! p) I U* r: _点评:
/ {) {0 M! n* `' p3 y" k) X这篇文章中心突出,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9 g3 t' I0 L, {
“题好一半文。”本文以“幸福花,开在感恩枝头”
0 r t! p$ ?; H P3 [7 C1 v作为题目和写作角度,明确了自己的看法。开篇引用诗句,构成排比,富有文采,又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照应题目.全文以阐明感恩和幸福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的内容,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跨越时空,让孔子、李密和马加爵形成鲜明的对比,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因为懂得感恩,世界才会如此美丽”的道理。
+ {, Z0 {7 h) R( v n5 P1 V + _$ }; m2 v7 `+ \, R% r/ m# l8 d
文章十分注意过渡和照应的安排,标题和内容照应,开头和结尾照应,议论抒情的句子和叙述的内容结合也十分紧密。文章还用“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这样的句子来纽织全文,显得完整、缜密而从容。
! ~3 R- Y, \5 u. v
( p, u5 J& M9 H2 z感情真挚、健康而饱满,也是文章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7 o8 a5 h3 _/ r8 ], w6 f& {二、基本结构(二):破立结合: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
6 X% m6 B8 l9 P7 [3 B% @" s6 h例:题目:《知足常乐》
6 _; Y( Y, z/ u$ Q8 |; a中心论点:知足常乐。3 `. w- k. X3 i+ t
1、知足常乐这句话常受世人错误的非议,现在我要为它昭雪了。(先正面论述)( U! t; M- Q' S1 e5 X
2、驳“不知足常乐”:“不知足”者在物质和精神成功之后,享受的是一时之乐而非“常乐”。(反驳)
" V5 p5 \! e0 Q' O3、界定“知足者”的内涵:“知足”不是无所追求,“知足”是忘我,忘我则“常乐”。(辨证分析肯定“知足常乐”) J. p* M% W. E- P7 G# |9 \
5、虽然能做到“知足常乐”的人并不多,但“知足常乐”的确是至理名言。(总结)
% r* q9 _; o: Q+ t6 A"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四)——层进式
6 j( G# g: }5 g* j1 ~层进式的基本结构:+ |) i n+ d+ ]5 l3 S' \' O- d
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3 a2 p: B8 d! I9 b v6 t
一、基本结构(一):论述了“为什么”后,进一步指出“怎么样”。
. W+ {- [$ o' p- ^! f- `( f诗意地生活, m9 d. n" l( }5 [, n9 B" _
湖南考生
V A, Q s" k7 ^6 V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当飞鸟翱翔于天际,当鲜花盛开于大地,当人们脸上绽放出微笑,诗意便开始在生活中流淌。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k9 `) J& g6 U: X: v ; r7 _% V9 Z1 f& p
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季羡林曾说过: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试想,一个内心浑浊不堪的人如何能够让生活充满诗意呢?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是其内心的真实反映。故如水般澄澈的林妹妹幽居在潇湘馆,在那一丛青翠的绿竹下迎风洒泪,对月抒怀,吟出一句句清巧奇谲的诗。而浑身散发着酒肉臭的薛蟠却只懂得猜拳行令,信口开河胡诌些“一个蚊子哼哼哼”的荤段子。内心和谐,充溢着对万物的爱的人才可以诗意地生活。特蕾莎修女给每一个穷人带去关爱,爱让她的生活充满诗意;皮埃尔神父为无家可归者送去温暖,关怀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袁隆平院士为饥饿中的人们送去希望,爱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对万物的爱去生活,人们才可以学会如何诗意地生活。
) s1 L1 }2 L3 A. Q2 S- x0 \
+ t3 N3 R( G4 ?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从阅读中汲取养料。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才可以变得诗意。当人们从儒、道、墨法的典籍中探究为人之道,当人们从司马迁的竹简中开启历史的明镜,当人们从唐宋八大家的作品里顿悟文章之法,智慧便开始滋润人们干涸的灵魂,给灵魂注入诗意。当人们从陶渊明的菊花中思索隐逸之士的情怀,当人们从史铁生的地坛中感念生与死的变迁,当人们从卢梭的瓦尔登湖畔拾获人生的宁静,思维便开始给心灵插上翅膀,让心灵翱翔于诗意的天空。从阅读中收获智慧,从阅读中学会思考,人们才能懂得诗意的生活。( Y! d5 P& {0 \. M* Q+ F6 \
- R$ h; l/ x2 ]/ Z# t
( s, {. y) r: r( t! d, V% A! W
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现代人的生活充斥着为了生计和未来的奔波,充斥着嘈杂的汽笛声与喧闹声,充斥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戒备。人们需要在清风的吹拂下,在小鸟啁啾中找回生活的诗意。莽莽苍苍的森林给诗意栖居的莎士比亚带来了浓郁忧伤的情怀,潺潺流动的多瑙河给施特劳斯家族带来了优美的音韵,古老沧桑的凤凰古城给诗意栖居的沈从文带来了历史的质朴与深刻。自然的灵动与纯净,让人们更加诗意地生活。
9 j* a% ?2 b" P/ d3 @& H m( G " s( n0 p4 W& b* U8 y
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爱心去生活,当人们从阅读中获取智慧与思绪,当人们到自然中寻找抚慰,人们才可以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写,诗意地生活。; T f( S! D& R% g$ O+ U* T5 S
/ v6 v, W) |( Z1 \ 2 J2 P* C# [( p5 T* R: _6 u
点评+ N2 V. K. W. Z1 W! V) T- D6 r
! f% i5 S6 @/ L0 y4 c
文章在提出“人应当诗意地生活”的观点之后,从“内心和谐、充满爱意”“从阅读中汲取养料”“让自然抚慰浮躁的心灵”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其中第一层可以看作是后两层的前提和条件,后两层是对前一层的深化,较深入地回答了怎样才能“诗意地生活”的问题。最后顺势收束全文,结构严谨。2 t8 W) i! d: y1 ], q8 y2 Y N9 b+ l
. D7 J8 E. {. x6 {2 `文章观点较有个性;例证丰富,显示出良好的知识储备;语言流畅,文句表现力强。
' z. Z7 M- U2 K0 i6 ? ^. N) s& i6 x二、基本结构(二):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
5 {( Q& u. c6 d: j& X一抹书香
" }4 [* ~; G- Q$ j) M$ s2 f文字之所以比烟花更璀璨,是因为,我可以看着它在光滑的纸页间静静旋舞,演绎出永恒,浅吟低唱岁月的旋律。
7 P5 H: O( ~7 d% d7 g \: \——题记
7 R" c' q* d2 O3 ?* q' J: ]1 e% G1 B那时,我是班上最不受欢迎的“怪物”。在炫烂的阳光下,乌云为我留下了一个孤单的角落。庆幸的是,我没有把自己背弃,我并不是形单影只,还有书,成为我最忠实的朋友。他忍受了我古怪,孤僻的性格,他接纳了我丑小鸭似的脸蛋。
0 G5 `$ R% m, f2 g. Z: N& K% C
6 g/ @3 P U+ O+ ] p$ _书,一个好温暖,好亲切的称呼,如雨后的太阳闪烁着湿润的光泽,永远令我爱不释手。
% O8 l9 R) z5 A+ H在寂寞里,他告诉我“成大事业者必须忍受孤单”;失败后,他鼓励我:“就算有一千零一次失败,也要做一千零一次努力”;众人的嘲讽,白眼中,他叮咛我“冷静是给羞辱你的人最好的表情”……
! [" C$ Y7 ~3 \+ G }) n/ N; Z; N
& x0 A/ w$ {( Z( @- S& ]于是晶莹剔透的文字在一个个夜晚、白天,以金子般细碎闪亮的光芒串连起一个空灵无暇的世界。我以新的最清澈明亮的目光剖析这个天地。我学会了稳重,笃实,开朗而沉静,活泼而严谨。
( V* C9 y1 d1 d' f1 G
$ b u/ V8 w' z) U在人生的冬天,书有一个个灵动的文字融化了南极的冰雪。
+ t6 c9 J+ { E( d' t* x, L( I当我站在全国作文大赛的颁奖台上,我平静地接过特等奖的证书;当我面对闪烁的镜头时,我平静地举着话筒采访著名主持人董浩、鞠萍;当我抱着琴,在全国五十周年纪念的礼堂里平静地致谢……我已经学会平静地收获,学习。是灯下读书的日子点燃了我一个个梦想。9 B0 @# |5 K$ u+ Y) z* [0 Y6 H
% Z4 w) X4 U3 K9 g! }, i- [
读书,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成了生命的主心骨,它是生命最简朴的表达形式。
7 n6 G) \. D2 ?# i: m# i2 |5 Z生命中,许多味道会随着岁月的风冲淡,但一缕温柔的书香久久在袖中萦绕,不用嗅,就沁人心脾。0 V/ x/ j/ Y, M3 A! ?
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4 g8 T) C/ T, u- X# [% G0 G向往飞翔,羽翼是一个前提。
* q1 i9 W* K* m( q* u) G# e; u4 {4 o——题记) V# z- m$ U& k( r- D1 {. M
一、初出茅庐
* e4 q! t7 M: I( U5 q. Y/ y童年,告诉母亲:我想飞,母亲回答:书能帮我。所以,我就去读书。
% x( T/ [" e" P5 K生平第一次读的是《海的女儿》。当读到结尾:“公主觉得自己变成了许多泡沫,飞向天堂……”一段时,很伤心的哇哇大哭,为公主最后变成泡沫而感到倒霉。所以,在这个故事围绕着我的一段时间里,总觉得公主变成的泡沫就在我身边。当时,很气愤地问妈妈:“公主为什么要变成泡沫,王子是个坏蛋。”
2 [/ h, ?/ i+ \+ ?9 _* W; I + W5 z! K3 A7 g/ `9 K# x
“不啊,公主很善良,所以她在天堂会生活得很好,还能飞呢?”妈妈微笑着回答。: o6 x5 [1 @2 M t$ P, ^ B% T
善良就能飞吗?我善良就能飞去见公主了!我心想。可是书是完了,我还没飞!我认为一定是我不够善良,书看得不够,所以,往后我就分给乞讨者饼干,钱,书呢,也读得多了起来。
6 C& o6 p+ ?; f9 G : |0 `3 _' @/ ^3 _/ i
二、热爱沉醉
" d: k' |2 u' t& X0 N3 C& [从《海的女儿》教会我善良开始,由于读得书日渐增多,书也就不仅教会我善良:
5 p. ]4 _8 h) r& G' C《简•爱》教会我如何做一个智趣高尚,心灵丰富的人;《基督山伯爵》教会我如何做一个沉着,毅力强的人;《巴黎圣母院》教会我如何学习如加西莫多般外表丑恶,却心地善良的人,《澎澎澎》教会我如何看待友谊……
/ r; e- T5 M" Y
+ w+ {8 V# I0 F) L% F5 ^书读得多,道理也懂得多,心灵丰富了,但我仍未理解什么才是真正地飞翔。所以,我要去读,去寻求。3 h ?4 f" r* F
三、引申、理解# i7 V _# B- k' I" E
当指腹触摸到一本书时,我才顿悟,何为真正地飞翔。它叫《悲惨世界》。冉阿让、芳汀都是巴黎那时代的历史缩影。
4 o5 _" o) c" r: ^/ u! p* r芳汀曾经是多好的可人儿,但是不曾想,她却成为了妓女。一切都是为了抱弃她的男人和她远在乡村的女儿。因为一对抚养她女儿夫妇的欺骗,她无奈拔洁白的门牙去抵债,剪去秀丽的长发去治女儿没虚有的病。她在夜晚来回踱步,我似乎可以听见她撕心裂肺的伤痛,她恨,她怨,她无奈,终于她还是成为公娼。
6 g" |$ {- f- O: `% b 8 o' t6 U( ~9 I$ U5 s
我的心在芳汀决定成为妓女的一刻停止了跳动。原来,远望过去,悲的是无奈,惨的还是无奈。我感觉有种感觉我快要触碰到了。4 C9 S# N0 |9 E! [: S$ N# j
冉阿让也是因为一张囚犯释放后所执的黄卡让他不能正常生活,他到处受歧视,到处流浪。眼前,仿佛看见了冉阿让正哭泣地问着天主为什么?为什么富人可以欢乐,可怜人却只能哭泣?/ a+ S. A4 n4 v9 z5 U
# F9 r4 m6 J7 m8 {9 P泪的出现,终于掀开了那种感觉的面纱:今天,我找到了飞翔!
; U: e/ O3 n9 M* l, ]即使我不能成为鸟儿,我也可以驭书而飞,在飞翔中,我慢慢长大。幼时的精神意识也逐渐成长。精神不是培养而是通过书中人物的生活经历去体会成长!6 K2 F& t1 B0 [% z
% o6 s" l7 n. N9 j5 N) V
羽毛•生命•飞翔
3 u( ~# f. |' A! j% ~6 C我有一个瑰丽的梦,就是想在文学的天空里翱翔。虽不清楚自己有没有天份,但这执著的心不变,因此,我爱书,我读书。1 h5 V ?* [4 {
读书,幼时读童话。充满魔力的花朵有7片花瓣。于是,我憧憬着,能载着我的文学梦的翅膀,是否也有7片纯洁的羽毛?于是,“我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读书”,扎进书海,去寻找。
5 y* Z; t1 Y/ ~ , ^* G5 |: M& g+ U0 a& r$ T. D
第一片羽毛,勇气。小学时,读到了一篇文章《掌声》。文章主人公是一个小女孩,腿天生残疾,走路难看。一次语文课上,轮到她演讲,她缓慢而又艰难地走向讲台,开始演讲,讲毕,全班投以热烈掌声。我明白,这第一片宝贵的羽毛就是勇气。前途也许曲折,但请勇敢些,一步也许就能跨过沟壑!
, S' y( `5 Y, T/ u
" {2 p* y9 ?# l- h! D- j. k小学高年级,突然对居里夫人很敬佩。读了《居里夫人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为了科学事业,为了镭,她多少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执著,真的很执著。它就是第二片羽毛。滴水穿石,聚沙成塔,没有什么执著不能战胜!1 u& a) j: E3 U* Q" r
( ~+ H F# [$ ^9 w1 B
读刘墉的书,觉得每一次都是对心灵的净化,对灵魂的升华。他的书里,蕴含着无穷的哲理。人生的哲理,成长的哲理,教育着一代代人,它是第三片羽毛。
9 Q: }: t9 J. e U1 e! X0 p
! B Z- L ^+ D5 O+ E你知道杰克•伦敦吗?你读过《热爱生命》吗?杰克•伦敦前半生也很不幸,但他选择热爱,珍惜生命,世界上,只有生命只有一次。第四片羽毛,便是珍惜生命。
2 G+ [7 T" L$ e9 G7 L: c ( z& Z( M/ A6 m: y& S! g
我也渐渐明白,其实每个人,每个物都是一本书,我开始留心生活中的点滴。
* O5 B" D% |3 G( Q. ~读爱因斯坦,透过蓬乱的头发,我读出他的智慧;读我们的老师,我读出了奉献精神;读我们的父母,我读出了生命的真谛——爱的力量。
5 A* }) u* R0 r b/ J' |终于,在这个时刻,7片羽毛凑齐,翅膀成熟了起来。而我也恍然大悟。这翅膀承载的,已不仅仅是年幼的我的文学梦,而是整个生命,我也开始成熟,我的生命开始轻舞飞扬。
9 W& J2 ]' f% n ! G1 Y' [( F7 ]- G) r0 m
就让我飞吧!我还会阅读,阅读生活中的一切,让它丰满我的翅膀。伴随着阅读已给我的羽翼,我坚信,我能让生命驰骋在天空,我会飞得更高、更快、更强!. p' I6 Q: @& p
7 `1 e% q0 }, e2 y话题作文“读书”写作导引及示例* P8 i1 E& \. o9 l3 f
湖北省安陆市第二高级中学李亚洲 邮编:432600
6 D5 U: A$ R$ U8 u: k2 f【文题】3 A0 P u3 A0 S3 `
汉代学者刘向曾经说过:“书犹药也。善读者也可医愚。”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从识字开始,我们便开始了以书为伴的生活。关于读书,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一定有许多故事。请以“读书”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7 @" g: P1 p$ N( ?
3 ]5 G: P" `$ o ~1 y+ z: z【导写】# X5 u( ]* l$ `6 B4 `6 V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古今中外一切成功者,没有一个不是“伟大的读书者”。马克思仅为写《资本论》就细读了1500种书籍,顾炎武11岁就读完《资治通鉴》,到40岁,家乡昆山已找不到他没读过的书了,留下“昆山无书”的美谈,这才有著名的《日知录》问世……
7 b; i) |+ z+ `4 f
6 ^/ {! f3 W$ [+ z% S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以“读书”为话题作文,自然有说不完的话,作为中学生,每个人都有丰富的读书经历和读书经验体会,感触自然更深一层。应放开思路,可以从多角度来写。可以写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其间自然有成功和喜悦也有失败和烦恼;可以写读书过程中的故事、经验和体会,这其中的每一个片断和感想都能让我们咀嚼出无穷无尽的意味;还可以畅想未来,设想将来读书的情况。此外,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和影响也是这个话题中的内容。只要你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选取上述几个方面的任意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或记叙,或议论,或抒发感情,作文就有把握了。/ a2 \$ P5 Y# g3 l [6 O. U2 v
& ?, o/ B2 y- p9 d# l, n( {( @& J
话题作文一般都不限制体裁,可以考虑多种文体。可写记叙文叙述经历或故事,如“书伴我成长”,“与书一起走过的日子”。文中可以适当地穿插议论,如“书教给我做人的道理”,“书给了我创作的灵感”等。% a- w8 X1 K+ y6 n7 \( [
% {! `- Z1 A: a5 ^' h可写散文,如“读书的苦与乐”“漫谈读书”等。散文的选材比较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易于抒发主观感受,切近话题。; E( ?& b5 U- E7 a$ ?/ {
可写议论文对与有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需要注意的是,话题中要求有“我”,不能空发议论,应适当地联系自己的经历与体验。如“开卷有益之我见”,“小议读书的目的”等。
4 J! s L( M+ p$ Q9 V0 V1 @+ ~ . B. c {7 n3 F7 I9 _. v
还可写说明文,如“我的读书方法”,“我是怎样藏书的”等。' \/ k$ Z6 x1 U! h
, C: T1 z N$ \- B: |* ^7 a7 @
* x, Z) g1 ]. ~2 s% N% _* I1 C
, ` A" S' C3 q% m$ k
) Q) C' s* N4 G0 k% Z9 }* _2 v* ?; V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