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奋斗了10年,你当初的理想都实现了吗?”这是一道送命题。
前天一个旧同事问我这个问题,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咖啡馆院子里粉红的蔷薇正在迎风开放,如果说有什么理想真正实现了,那就是这花,开得一年比一年好了。
蔷薇是咖啡馆开业第二年种的,今年长得比门高,还开了很多花10年前,我的理想是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活得不那么累,过闲散的、慢的、随心所欲的生活。
10年后,我开了咖啡馆,做了公号,有了自己的创业团队,月薪比当年翻了好多倍,然而闲散的、慢的、随心所欲的生活离我越来越远。甚至连退休都遥遥无期了,经常有读者留言让我写到80岁。“从20岁开始看你写的东西,先是博客,后来的微博,到现在的公号,将来不知道平台会换到哪里,但请你答应我,写到80岁。等我们七老八十,你还在写,我还在读。”这条留言我看了很多遍,它除了宣布我这辈子退休无望,还告诉我一件事:当我们越来越接近心目中那个最好的自己,肩上的担子也会越来越重。像我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小城姑娘,靠“三年高考五年模拟”来到大城市、留在大城市。
在人生的前30年,我一直觉得奋斗是为了某个终点,后来才发现,奋斗就是奋斗本身,当你没有不奋斗的资本时,它就是一个人唯一的选择。
❷
我闺蜜唐寄奴开淘宝店第一天就跟我说:等她赚到了100万就去环游世界。如今她的淘宝店已经开了10年。她像《北京女子图鉴》里的陈可一样,从湖北小城天门来到北京,住过地下室,被北京土著房东欺负过,男朋友跟黑中介打过架。做淘宝的第一年,她为了省下几十块钱的送货费,坐地铁转公交去郊区的货场提货。在北京的寒冬夜晚,拎着两大箱化妆品挤进暖气并没有那么充足的公交车厢,装货的纸箱上用记号笔大大地写着她的全名。她一路拎着自己的名字,横穿整个北京。
上周,她仓库搬家,我打电话过去,她正像老农民一样蹲在搬家的大卡车敞篷车厢里。
前两年她还时不时跟我念叨把店卖了去大理,现在她已经很少说起未来的规划。当年跟她一起做淘宝创业的人,的确有人赚到第一桶金后就开始过闲散的生活,店铺很快门可罗雀,最后店卖了,人也消失了。唐说:“或许奋斗就是我们这类姑娘的宿命,没什么可辩驳的。”很容易得到的人,才有放弃的能力。像我们这种出生在三流家庭,过着二流生活的姑娘,费尽所有得到的东西,就像自己的孩子,放弃它们,意味着放弃爱与责任。
❸
《北京女子图鉴》里,陈可前男友说:女人欲望过强会很辛苦。我也总在考虑这个问题。是啊,既然怎么过都是一生,女孩子干嘛不过得轻松一点?从小到大,像我们这样的小城三流家庭的姑娘,没有哪一样东西是随便得来的,所以我们害怕现在的轻松,换来以后的无路可走。
一个朋友对我说:只要你还有很多焦虑,就是活在二流生活里,你还不如留在家乡小城的姑娘,结婚门当户对,四个老人帮忙养一个孩子,最多两个,也养得起。甚至有很多人,活到四五十岁都很少自己开伙做饭,父母两家老人,都敞开大门欢迎子女去蹭饭、啃老。如果不离开家乡,这就是我的人生,我不能说这种没有太多焦虑的“一流人生”不好。命运只给了我们一张单程车票,你选择了A,就意味着放弃B。
像《东京女子图鉴》里的绫、《北京女子图鉴》里的陈可一样,我们大约是对自己的人生更加好奇的那种姑娘,想知道如果换一种姿势,生命还有多大的可能。即使被困在“二流的人生”中,为未知焦虑、为看得到、得不到的生活焦虑、为自己人生的外延不够宽阔焦虑,我们至少来到了一个江湖,像侠女一样披荆斩棘,打怪升级。5年10年后,我们没有一统江湖,却也没有泯然众人。
❹
按照中国传统观念,女性追求的是结果,她们的人生不容有任何闪失;而我们,终于有勇气去追求过程。狗血的爱情、不靠谱的客户、谈不成的生意,这些不顺利与不完美,是我们完整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我爱自己的二流人生。完美本身就是残缺的,它为迎合公众眼里的好,而放弃了更多的可能。
10年前,我们憧憬35岁退休,以为只要努力奋斗,终有一天钞票数到手发软,天天睡到自然醒。10年后,我们才明白奋斗是一场没有尽头的追逐游戏。能让人走出焦虑的不是发一笔横财,更不是回到家乡,过按部就班的生活,而是看到和欣赏焦虑好的一面——一个人的活力,正好来源于她的焦虑。所以,别想什么只要奋斗就能创造奇迹。奋斗只是让我们学会尊重和珍惜自己的欲望,开开心心过自己的二流人生。至于人生开挂、阶层跨越,得看命。
小羊说:有时候我们也许不是在选择,而是被命运推动向前。无论如何,尊重自己的人生,它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
● 作者:艾小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