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原是普鲁士军歌

[复制链接]
62 0
admin1 发表于 2018-3-17 21:13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上,当中国体育代表团步入会场时,现场响起了中国人十分熟悉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旋律。接着,中华台北代表队入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调再次响起。这个细节让当时收看节目的许多中国观众大吃一惊:奥运会组委会的官员是不是搞错了?
在2009年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原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团长、著名作曲家何仿跟记者谈起了25年前的这段往事。他说,实际上,在这首歌诞生前,这首旋律就诞生了,并且,早在国民革命时期,以它填词的不同版本的歌曲就在中国广为传唱了。显然,让海峡两岸的中国运动员踏着同一首熟悉的乐曲入场,正说明了奥运会组委会的用心良苦。
话说回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旋律出自何处呢?何仿向记者揭开了这个“秘密”。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来历
何仿告诉记者,这首歌最早在红军时期就出现了。
在井冈山时期,当时有许多红军战士来自旧军阀军队,带着旧军队的坏习气,这引起了毛泽东深深的忧虑,为此特别制定了“三大纪律”。一九二八年夏,毛泽东又补充了“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上门板”、“捆铺草”,是因为当时部队住宿时,常借用老百姓的门板作铺板,借用稻草作铺草。各家的门板高矮大小不一,部队撤走时不物归原主,一大堆门板就对不上榫,故规定了上好门板、捆好铺草再走。
为了记住“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内容,部队开始教唱《红军纪律歌》,歌词是:上门板,捆铺草,房子扫干净。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损坏东西要赔偿,借人东西要还清。
后来,“六项注意”又增加了两项,即“洗澡避女人”“不搜俘虏腰包”。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词曲作者是个谜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出现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由于歌词很形象地把军队纪律融会贯通在里面,曲调又雄壮有力,所以很快在红军战士和群众中传唱开来,历经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等时期,歌词内容也做了相应的改变,一直长盛不衰。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于1950年和1957年两次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词进行修改。1957年出版的《解放军战士》杂志第14期上,正式刊登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标准歌词,这也就是现在所唱的歌词。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会上建议与会者演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但是,在这几十年来,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到底是谁,却没有人能说清。
1973年3月26日,一位名叫程坦的老干部给周恩来总理写信,称自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填词者,并详细说明填词经过。但由于正处于“文革”时期,这封信被转到总政治部文化部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那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词作者真的是程坦吗?
它是由鄂豫皖苏区的民歌演变而来的吗
“文革”结束以后,1978年4月和1980年1月,总政文化部先后派专人对这首歌曲产生的历史情况进行了调查,汇集了有关资料,证实程坦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填词者。
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裴志海告诉记者,在2004年出版的《刘华清回忆录》中也提到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诞生过程。红二十五军由鄂豫皖根据地长征到陕北以后,改编为红十五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程坦找到时任宣传科长的刘华清,建议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编为歌曲,对部队进行纪律教育。由于两人都不懂音乐,他们就借用了鄂豫皖苏区流行的民歌《土地革命完成了》的歌谱。
但很多音乐爱好者到鄂豫皖地区实地采风,却发现,这首歌的音调、调式以至于句法等等,都和当地流行的其他民歌缺乏必要的联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首歌的曲作者是冯玉祥吗
何仿告诉记者,战争年代,由于曲创作人员极少,许多歌的曲调就直接来源于现有的民歌、老军歌,或者外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调也是如此,它来自于鄂豫皖苏区民歌《土地革命完成了》,但该民歌也是借鉴了其他曲调,那就是冯玉祥部队的《练兵歌》。
在土地革命以前,冯玉祥曾任河南督军,部队长期驻扎在河南。冯玉祥练兵很讲究方法,平时很注重对官兵进行精神教育,其中唱歌是重要的一项活动。这首唱得最多的《练兵歌》,歌词原文是:“民族立宪五族共和了,方知今日练兵最为高。庚子兵变,人人都知晓,若不当兵,国家无人保。请看外国军械多灵巧,重整武备坚甲利兵高。同胞练兵,个个如虎豹,若不操练,国仇不能报。路军营内步马辎工炮,各营各连学术比低高……”由于经常在部队传唱,歌词容易领会,曲调也很简单,很快就在后来的鄂豫皖苏区流传开来了。
那么,《练兵歌》的曲子是冯玉祥作的吗,或者是他请人作的?答案都是否定的,《练兵歌》同样是根据已有曲调重新填词的。那么它的曲调又来自哪里?



相关阅读:郁达夫的军事才能
李鸿章告诫:日本永为中土之患
最荒诞的谋反案:皇叔因女儿和皇上通奸而造反
日本天皇居然有名无姓
中国特种部队的血腥复仇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0

帖子920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08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