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4单元复习教案

[复制链接]
183 0
荷叶姐姐 发表于 2017-6-17 21:29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1 x1 z& y& `; Q8 e) U, }1 X1 y
复习目标:
; r- X  R9 p5 `+ [$ w7 R1、讲读文知识点回顾。
- w. K- D8 C5 z$ c5 h第一时% `  K6 J* U9 V- Z
活动单活动单" K2 D" a2 r2 B, N& V# r
* h  `" S' z  O: f

/ r/ c. D; |9 E, ?8 w7 o活动一:识记知识点
* y3 B) I4 R+ Q; M9 |6 A& O6 j1、自由阅读《詹天佑》和《怀念母亲》有关知识点。
0 a$ d* z9 B5 b/ V2、有疑问的地方请质疑。
4 K, G7 R/ i' ^) t) X: G9 H3、有意识识记这些知识点。9 f  V$ U+ q! y6 t; ~% m* ?, c
4、同桌间相互提问检测。- }7 A* w; j! |' `5 u' B
5、答不出的地方再回顾。★《詹天佑》
  L' L' j8 k8 J# \7 z3、重点问题:$ Z# k5 h" f$ s5 @
(1)文是从三个方面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 D- ^2 \: W6 C(2)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采用的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开凿八达岭采用的是(中部凿井法、两端凿进法)。
+ Z6 e$ A* z! Z& g& W  D4、中心思想:写了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Q) T: a, a5 g+ c- T! D6 f- @
6、人物评价:詹天佑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工作严谨,热爱祖国)的人。: y: E3 x/ W3 }( K! F
★《怀念母亲》 % g, Y+ r; g' E$ @' i5 s
1、作者:季羡林# ?+ e' F( J! P. H
2、标题含义:怀念两个母亲: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 _- c1 G1 @: w0 z
3、重点问题
) ~0 `2 F3 w0 H3 F" R(1)“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入梦。(“频入梦”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国母亲“频入梦”的原因吗?) ' |' @. M$ Q; |* h- F  l
答:“频入梦”的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祖国,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国母亲”不断在梦中浮现。2 |" H+ t) t# ], N  }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d* v% D( J0 o' K* q6 u9 U
答:凄凉是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有忧愁、有思念;甜蜜是因为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 4 s1 x! p5 A. c) v/ y& x
4、中心思想: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
# O' v. A1 m) t: V6 f7 j# I" y5、写作方法: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 U. J% u4 s( m0 |, }第二单元复习& }# F8 V! K' e* C3 l5 P
复习目标:
0 l% i8 b8 B. |! P4 {单元测评讲评
3 \- |; z9 q; Q$ v3 I6 n% O( k- Z第二时% r8 d; E' a% A  Y3 M- U4 d# F
活动单活动单* m. T$ @; H8 [
活动一:自我纠错。
+ m% s7 `. Z$ \8 |" |" E' [1 E4 s1、自己针对试卷上的错题进行自我纠错。( b- J& ]; U$ d2 H) C. v' K& P
2、自己不能解决的小组内讨论。
6 E  R* \, ]) w4 G' K3、小组内不能解决,提出全班交流。
# e# Z0 X3 \" X% U4 Z4、全班不能解决的由老师释疑。0 ~; a% ?  d& F1 k8 ~
活动二:错题归纳。) `$ F8 |; d- z6 s# Q- O
1、将自己的典型性错题抄写到堂作业本上。
( b8 u& v8 T4 g2、识记这些错题。" W' R+ v+ H4 Q# ~, B" D# g
3、同桌间互相提问,加强记忆。同学们!上节我们进行了第二单元的测评,下面请同学们针对自己的试卷进行纠错。$ [8 J$ e) b2 s3 c

2 z2 A4 s3 J* M6 }/ e0 e8 a7 N. s
% t$ o. N- |! @" X; R* s- h, a7 o老师针对这次测评中的共性问题适当点评。
3 |, E; M/ [) i" [3 y5 H! M2 F1 I# M7 o
经过刚才的纠错环节,大多数问题都已得到解决。下面请同学们把典型的代表性错题抄写到堂作业本上。
" T% x1 J& O7 x; j3 Z& s, L# J$ z教后反思:
$ V( l6 o: Y- b! k$ ~4 p
; K6 p% {9 A  S) r  q1 ~1 p1 W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 o* V8 Y9 s- z$ `) g4 @2 o8 ]% s; S
复习目标:
  J7 F/ u  @: ?1、讲读文知识点回顾。
7 W  A- J/ P2 y+ K第一时8 D5 F+ t+ v3 T
活动单活动单
) _6 @1 T: W6 w: {0 r$ E3 s: F6 T
活动一:识记知识点
+ h0 S; \/ u+ Z8 D1、自由阅读《穷人》和《唯一的听众》有关知识点。
% _2 ~( N7 s2 C# \7 y2、有疑问的地方请质疑。: l8 }& h: `, X" m! J
3、有意识识记这些知识点。9 p5 c3 E6 M! q) h6 Y, K2 D9 Z: ~
4、同桌间相互提问检测。
$ M7 J. O+ c$ `, @+ N) Y5、答不出的地方再回顾。 ★《穷人》' b9 Q$ \% `  h# |7 H& `
1、作家作品: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 E9 I5 m& L3 x; z1 c
3、重点问题:( u$ x2 ?- }% b1 Y, I
问题:这一段采用了什么写法?解释词语忐忑不安的意思,并分析桑娜当时的心理?6 ~/ l. Q( d* W+ E& G+ V
答:(1)本段写法:(心理描写),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的(不安)。(2)“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a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b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c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 _" X$ T1 V* A+ U
4、中心思想: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8 p7 j7 c8 s3 x4 Q/ F
6、人物评价:桑娜是一个(勤劳能干,爱护家人,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妇女。渔夫是一个(朴实善良,毅力顽强,热爱生活,爱妻子)的丈夫。
8 `7 I% y+ g7 E" o  o0 k- u6 x7 d7、情节: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7 y- p* L$ S. V; W( g: c" w
★《唯一的听众》
' C3 n& P% l( Z4 s4 }0 [1 \1、作者:落雪
1 O/ z- C. K6 B6 }: S* c7 h' {3、重点问题:4 G0 V, t# F- a4 A# k1 t: b( M
“老人真的耳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聋?
- h; [2 B' Q) g' g答:a老人并没有耳聋。b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她为维护我的自尊,帮我树立自信,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老人谎称自己耳聋。
; n5 ]; ?9 j  A) S9 N4、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 ^  D" D" p% b5、写作方法: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 |& w$ P# c. y& v- d7、情节: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 O# O) X( s2 b# T0 a1 T第三单元复习) o5 }. f. I- V) r% y
复习目标:
% A/ w( y. i5 R3 }% m单元测评讲评
+ r1 O$ k* Z% ]/ t9 W第二时( B/ u: R( s0 @; H3 M0 C3 R  ?
活动单活动单+ j9 r- u% I5 {# |+ i& v
活动一:自我纠错。
+ c9 K) g3 y0 t0 r6 x+ n1、自己针对试卷上的错题进行自我纠错。
: k: Q/ d1 s' I2、自己不能解决的小组内讨论。
5 y7 v& C. I; \' [$ y' V3、小组内不能解决,提出全班交流。  o, \* z  S+ Y: p8 V6 O. d
4、全班不能解决的由老师释疑。! r. x) ~* p! i* k- {$ l7 V
活动二:错题归纳。
) g2 B6 u, d8 J! V3 K1 ~4 H1、将自己的典型性错题抄写到堂作业本上。  [; _8 S4 _$ a& a; O
2、识记这些错题。5 U+ h/ y9 j' m" @4 f4 }% x' G
3、同桌间互相提问,加强记忆。同学们!上节我们进行了第三单元的测评,下面请同学们针对自己的试卷进行纠错。0 E: Z& u& r+ C: D0 Q9 N

5 c$ Q6 \" o& ?6 c; {: M* V老师针对这次测评中的共性问题适当点评。
0 X' h$ o, U3 ]% n$ q# A% F- F; m
经过刚才的纠错环节,大多数问题都已得到解决。下面请同学们把典型的代表性错题抄写到堂作业本上。2 _" r; v" j: }# _( l
教后反思:2 ]$ Y# n! d, v6 C% A' E6 W
, |# y2 h) \+ M" [
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
; X$ ~; b5 d2 K! K复习目标:+ l" y: Y0 P% h1 C; M1 L$ B5 T
1、讲读文知识点回顾。
, `1 [. e2 y6 l第一时8 F% r- {% m' ^& `5 f/ o
活动单活动单7 x' I/ {" N. n1 r

7 L8 ]" |& ~& H
* y# ]5 [2 F" Q2 k: B! j活动一:识记知识点
% d* r; |' q9 d9 {2 d+ s, S" e8 Q1、自由阅读《只有一个地球》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有关知识点。9 X! @, |1 n; H/ ?* j
2、有疑问的地方请质疑。
5 N( q' T( S* W: s% e3、有意识识记这些知识点。/ z, p% i0 d4 p4 i  z: ?
4、同桌间相互提问检测。
" ?/ B; i, J7 g4 x2 t* M7 q5、答不出的地方再回顾。 ★《只有一个地球》
: v/ y. Q% e# x/ Z  g5、写作方法: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比喻)、画图表、引资料等。说明方法以及作用: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 举例子具体真切;作比较突出强调;打比方形象生动
# W* U4 I! c6 y& n5 m8 v2 z& f( [. x0 J7 N例如:(1)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举例子)+ V( Y4 T# V8 v5 ]
(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在群星璀璨的宇宙海洋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打比方)" b6 [4 Y7 @  G2 i
(3)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列数字)
; F: T5 N! @$ M1 v2 r8 H& p/ V; R1 c(4)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比较)  p" [+ z0 ^1 m5 M$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R! a  X7 |) ^& ~; L
1、作者:西雅图9 O8 Z4 K# C2 b# a
3、重点问题: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4 e: @" P9 v* v+ [(1)“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 A# t9 q2 z! [& L- |7 j0 x3 Z" H答: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如果家园受到破坏,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这句话直接点明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密切关系。 % e- e9 Y. G$ q! r* C$ q- ^
(2)“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
) E' k/ a1 \2 X. O  Z+ P8 H) e答:大地不属于人类:人类不是大地的主人,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对待神圣的大地。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离开大地,人类将无法生存。3 {, Y+ O! `+ _3 J5 F. j
4、中心思想:本文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他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
# N" t& F. L' Y" m" ]! b1 Q5、写作方法:文体(演讲稿);结构总分总
8 c* b& A7 z' [, D1 ]; r: J8 |3 Z% d& I4 s/ Y3 i
教后反思:& ?! \$ r) x1 y) Z1 ]

/ S5 R: x, q9 \5 y) e第四单元复习
* j% P% D+ @# Q& V复习目标:, A, ?6 L; l# I6 {3 |( F( [
单元测评讲评6 A# b  }# I$ i/ I6 G7 s( p1 Q
第二时8 e+ O/ i7 g, K+ Y, w. ^
活动单活动单
9 b! Y$ O' I1 }  z/ X1 J活动一:自我纠错。
/ T! T2 D; R/ q" i$ |! }1、自己针对试卷上的错题进行自我纠错。
( b# [# V# e6 G( h! W' _) j. t2、自己不能解决的小组内讨论。
! q( o6 D* }" {3 U3 x6 }3、小组内不能解决,提出全班交流。) F- d# |$ m9 Z; ~- y! ?; h+ d+ N
4、全班不能解决的由老师释疑。4 T9 ]! O  s7 z% _& a
活动二:错题归纳。
8 O- j/ T4 f# r) O) ?$ g1、将自己的典型性错题抄写到堂作业本上。3 l# [4 d, K9 F, p' s3 Z
2、识记这些错题。8 I% M7 s; S0 \3 v1 j' L+ x
3、同桌间互相提问,加强记忆。同学们!上节我们进行了第四单元的测评,下面请同学们针对自己的试卷进行纠错。
5 R6 p4 K' a2 x2 p* ^' p; {0 V0 g5 W5 N5 S1 s2 d( I
老师针对这次测评中的共性问题适当点评。: C7 w7 C: W7 A' O# B

1 a7 F8 X' `- Q9 L  J经过刚才的纠错环节,大多数问题都已得到解决。下面请同学们把典型的代表性错题抄写到堂作业本上。+ X+ P" J, ], i( A, y7 a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26

帖子13432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08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