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智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满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逝世而不亡者寿。
善于辨认别人品行和才能的人是最理智的,可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缺陷的人,才是最聪慧的人。战胜别人的人才是有力量的,而战胜自己的弱点、缺点的人才算刚强。晓得满意的人是富有,尽力勤行的人是有志气。不离失基础的人才能久长,身死流芳不朽的人才是长命。一句话,自知、自胜、自足、自强的人才能长久。
此句话的要旨是对自己的认识体现一个“虚”字,反对一个“满”字。只有认识自己,掌握自己,战胜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退一步讲,每个人的真正敌人是自己;真正进行较量的对手是自己;毕生中苦苦追寻的是自己;终生中最难掌握、最难战胜的还是自己。从认识论看问题,自知就是捕风捉影地、辩证地对待自己。不知自己,则无以知人;不知别人,则无以良知。
中国人从来倡导这种“自知之明”的情操,以为这是前进的能源和阶梯。最巨大的人格力气是能自发地向自己的弱点、毛病挑战:要以正义向邪恶挑战,以勤恳向怠惰挑战,以公平向成见挑战,以真挚向虚假挑战,以谦恭向骄狂挑战,以达观向愁闷挑
战……挑衅不是目标,而是最终要“征服你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自胜者”,成为自己的主人。
历史上的刘邦为什么能在楚汉之争中最后获得天下?要害一点,他能意识别人,谦下用人,同时也能准确认识本人,他在称帝后讲的三个“我不如”明白地阐明了这一点。
刘邦年青时就襟怀大志,爱好广交友人。30岁时,当了秦朝沛县的泗水亭长(城市小官)。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首倡起义,天下纷纷响应。起义浪潮很快波及到沛县,刘邦与萧何、曹参等一起杀死沛县县令,正式发布起义。他重用贤士,擅长集中群体的
相关阅读: 损之又损忘无可忘
两张车票
自然与人工,素材与加工
为潜能开发正本清源
做狮子也要做狐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