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生二胎别忽略“老大”的心理感受

[复制链接]
115 0
麻脸秀才 发表于 2018-2-28 17:33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许多父母正筹划着再要个孩子。可是家中独子抗拒父母生二胎的新闻近日却接连爆出:诸如离家出走、不想上学、要扔掉未来的弟弟妹妹等抗议行为时有发生。有记者在幼儿园大班和一年级调查了96个孩子,其中九成孩子都拒绝要个弟弟妹妹。独生子女对二胎孩子的抗拒所引发的心理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定时炸弹”。专家指出,生二胎的家长一定要做好老大的思想工作,千万别忽略老大的心理感受,要尽量事事平等地对待两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不会因为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而减少,老大原本得到的爱和温暖并不会改变。
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再要个孩子成为目前人们热议和关注的话题。一项调查显示:独生子女中,47%愿意生二胎,30%的人还在犹豫;非独生子女中,有11%为生二胎寻找独生子女为伴侣。学历越高,生二胎的意愿越强;经济实力越强,生二胎的意愿也越强。在性别方面,男性想生二胎的意愿是女性的两倍。
但是,家中独子抗拒父母生二胎的新闻近日却接连爆出:南京一名9岁女童听说父母要生二胎后骑车离家出走;杭州一名17岁女生因父母要生二胎焦虑到不想上学,拨打了心理咨询热线;网络视频中,一个小孩听闻父母要生二胎之后发怒,扬言要把未来的弟弟或妹妹扔进河里。虽然这可能是孩子不懂事的一句气话,但也在家长心中产生了不小的阴影。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对再要一个弟弟妹妹产生这么大的排斥感呢?符合政策的夫妻如果想要二胎,又要做足哪些心理准备呢?
担心父母的爱被剥夺,老大易出现心理问题
记者就此询问了几位身边想生二胎的朋友,结果大部分人表示,在跟孩子沟通完想生二胎的事情后,只有少部分孩子觉得有个弟弟妹妹一起玩很好,大部分都强烈反对。朋友张女士的先生是家里的独子,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但他们仍一直翘首期盼着“单独二孩”政策的放开,可女儿“不要、不要”的回答让他们犹豫起来。
心理学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同胞竞争”,说的就是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相处的微妙关系。不管是父母的爱,还是个人的表现,有了两个或是两个以上孩子之后,他们之间必然会有比较和竞争,关键是要父母去妥善平衡其中的关系。
心理学家曾做过儿童如何接纳家中新生儿的研究,发现在小宝宝出生后,母亲投注在老大身上的感情和注意力的确会减少。有记者在幼儿园大班和一年级调查了96个孩子,其中九成孩子都拒绝要个弟弟妹妹。他们反对的理由是:“如果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妈妈就没那么疼我了”“弟弟妹妹爱哭闹,太麻烦,会吵我”……感觉父母的爱被剥夺是孩子们普遍的担心。看来,老大排斥二胎的到来,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孩子的占有欲是很强的,同时敏感程度也十分高,二胎的出生势必会分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所以这种潜在的敌对心理很容易给他们造成压力,这种压力远比父母感受到的要强得多。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巨大压力而无法疏通后,很可能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甚至引发悲剧。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年纪小就忽略他们的心理感受,也不要简单地把他们的威胁话当玩笑。

生二胎家庭的老大为何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心理专家分析,原因在于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从生下来就被“4+2”包围着,习惯了所有人以自己为中心,缺少分享的习惯和能力。家长若把精力过多投入到第二个孩子身上,忽视了对老大的关心,老大就会有种被抛弃的感觉,他们就会将父母不再爱自己的责任推到弟妹身上。而对于这种“失宠”的感觉,年纪较小的孩子还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因而便会展现在行为上。例如他们可能会变得爱发脾气、不讲道理、时常哭闹或爱黏妈妈;有些孩子则会出现退化的行为,也就是恢复到小时候的模样,例如他原本已经不尿床了,如今又开始尿床;或者又开始要求用奶瓶来喝牛奶。其次,孩子也可能会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而出现一些问题行为,例如故意捣蛋,或趁父母不注意时,偷偷地打骂弟弟妹妹。
生二胎夫妻,应为老大的心理健康提前做好准备
如今“80后”、“9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这些独生子女大多都符合生二胎的政策标准。但是如果打算生二胎,夫妻需要为老大的心理健康提前做好准备,父母的教育引导对孩子非常关键。心理专家建议家长:
1.等老大5岁左右再生二胎。
研究表明,如果年龄差别小于18个月,第一个孩子不会嫉妒,因为他还没有理解发生了什么。如果年龄差别2岁,孩子间的竞争就非常突出。孩子的童年期是4~7岁,他们的求知欲更强,并开始了创造性思维,对周围人和事满怀好奇心。当老大年龄在童年期时,父母选择要第二个孩子更为明智。另外,3~6岁的孩子,自理能力也会得到提高,父母因此能腾出更多时间去照顾更小的孩子。
2.一定要先征求老大的意见,降低孩子的危机感。
打算生二胎的家长,一定要先做好老大的思想工作,应通过耐心的沟通让孩子明白,生二胎是爸爸妈妈自己的事情,并且是一件好事,因为弟弟妹妹是爸爸妈妈送给他的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最好的做法就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让老大喜欢尚未出生的弟弟或妹妹,可以通过照顾布娃娃、抚摸妈妈肚子等方式让老大与父母一起期待弟弟妹妹的出生,并在这个过程中让老大了解父母对他的爱是不会因为一个新的生命而减少,他原本享受的爱和温暖并不会改变,他的生活只会越来越丰富多彩,让他的情绪渐渐正常化。如果老大已经懂事了,可以让其参与到照顾弟弟妹妹的过程中来,例如怀孕期间陪同购置宝宝所需的物品,出生后让其为弟弟妹妹喂辅食等,从而培养同胞间的感情。还要让孩子明白,多一个弟弟妹妹,可以让他感受到兄弟姐妹在一起玩耍的快乐,成长的过程中有人陪伴,也不会孤单。此外,爸爸妈妈还要告诉老大,以后爸爸妈妈老了,如果多一个弟弟妹妹,就有两个人一起照顾父母,可以减轻他的辛苦。
3.父母要注意维持家庭情感的平衡。
很多家长们在小宝宝出生后忙于照顾,很容易忽略老大的感受。尽管有很多孩子表面看上去很懂事,还会帮大人一起照顾小宝宝,但事实上孩子的心里未必是真正快乐的。过来人婷婷妈就告诉记者,本以为对于小宝的到来她已给老大婷婷很多的渗透,但现实比想象要复杂得多。婷婷最开始是争妈妈,不让妈妈抱弟弟;后来转移战场,看牢爸爸,只要妈妈想让爸爸帮忙,婷婷就会立马蹿到爸爸身上;还经常莫名其妙发脾气并大哭。其实,孩子就是孩子,孩子的心灵有时非常敏感,他们都需要妈妈的拥抱和一个爱的承诺。父母千万不要在老二出生后,就忽略了老大。比如给小的喂奶,也把大的搂过来,不要让他们有差距感,进而觉得父母有偏向。当孩子产生排斥情绪时,要表示理解;当孩子还不能完全接受时,应适当接受孩子的坏脾气。
4.父母应尽量做到事事公平,实事求是对待孩子。
平时教养中,父母一定要一碗水端平,要尽量平等地对待两个孩子,比如给老大买一件新衣服,就给老二买一个新玩具。即使其中一个孩子老是犯错,也要抓住机会表扬他、肯定他;即使另一个孩子较完美,也要抓住机会批评他,确保两个孩子的心理平衡,让两个孩子感受到同样的爱,千万不能出现偏爱或情感倾斜,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阴影。当孩子发生冲突闹矛盾时,如果父母出面干涉,无原则偏帮小的,老大肯定不服,等父母走开,就要报复性欺负小的;而对于有些很逞强的老二,家长更不能一味地护着,这不但会让老大产生心理不平衡,更会滋长老二逞强的性格,加深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
专家建议,父母的教育引导非常关键。父母应该尝试启发孩子们,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比如一样东西两人怎么分,一人一半,还是两人抽签或者轮流,学会把矛盾解决掉,让孩子在矛盾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如果生活中老大确实有做的不妥的地方,父母应该单独与孩子交流,尽量不要当着老二的面训斥老大;有些父母总是拿两个孩子进行比较,“你不乖,还是弟弟听话”“你看姐姐就比你懂事”,这样的话尽量不要说;或是认为大的谦让弟弟妹妹是理所当然的,这也会导致同胞间矛盾的激化。
5.保持亲子交流,让孩子们单独相处,培养责任心和互助能力。
老二出生以后,爸妈要经常和老大交流。“弟弟妹妹不会走路讲话,这么弱小,我们怎么帮他呢?”“你这么小的时候,就是爸爸妈妈帮助你的。”家长可以试着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老大,爸妈以前也是这样照顾他的。等老二稍大点时,父母还可以创造一些条件,让孩子们单独相处,并要求他们相互配合完成一些事情。比如让孩子们参加某项活动,在陌生的环境中,让两个孩子体会团结互助的力量。若老大年龄再大点,可以讲讲做哥哥姐姐的好处,告诉他是家中的老大,他要有老大的责任和担当。


相关阅读: 胆小宝宝胆量训练法则
如何判断孩子表情的意思?
孩子想长个有啥高招?
离婚对儿童的伤害是永久的
防止孩子忌妒心的教育方法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6500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