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饲养宠物有助增强孩子自信心

[复制链接]
85 0
荷叶姐姐 发表于 2018-2-28 17:29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伴侣动物研究信息中心副主任兰子惠提示,有儿童的家庭饲养宠物应特别注意:
  1.选择温顺的品种:贵妇犬、查理王小猎犬、可卡犬、西施犬、八哥犬、蝴蝶犬、波斯猫、喜马拉雅猫等。
  2.摸过宠物或和宠物玩耍、喂食后勤洗手。有伤口时不要亲密接触宠物。
  3.给宠物定期注射疫苗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一旦孩子被宠物抓伤或咬伤,应立即去医院注射狂犬疫苗。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伴侣动物与儿童心理健康”课题组日前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宠物可以让孩子培养良好的社会情绪:自信、有爱心、乐于分享、愿意照顾别人。
  学龄期是儿童身心成长及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大约有9000万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成长环境中容易养成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动手能力差、缺乏责任心、依赖性强等问题,为此,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伴侣动物与儿童心理健康的课题研究,他们随机选取了北京市11所普通小学的402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显示:相比不养宠物的儿童,养伴侣动物的儿童更少感到孤独,有更强的分享倾向,更愿意照顾幼小的儿童。而且饲养宠物可以让孩子感到自身的重要,极大地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不过,养伴侣动物也有消极影响,主要是增加了喂养和卫生打扫等方面的负担。调查显示,在有伴侣动物的家庭中,对于照顾伴侣动物,多数孩子(40.0%)所承担的责任是陪伴侣动物玩耍和散步,负责喂养伴侣动物(29.3%)和为伴侣动物洗澡(14.8%)的孩子只占少部分。
  主持本次调查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日昌介绍说:“伴侣动物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充当某些人类角色的功能,是儿童心灵成长的良好伴侣。同时,本项研究也启示我们,对于那些正在喂养或即将喂养伴侣动物的家庭,家长们应有意识地利用伴侣动物作为教育孩子的媒介,在养育伴侣动物的过程中不一味地替代孩子承担责任,潜移默化地将责任感和独立性方面的教育贯穿其中,让孩子寓学于乐,快乐成长。” 

  来源:《健康时报》



相关阅读: 孩子专注力的培养要讲究方法
培养爱笑宝宝4个小妙招
帮宝宝摆脱恐惧阴影的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
关注孩子感情变化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26

帖子13432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