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从来不信这世间无路可走

[复制链接]
107 0
荷叶姐姐 发表于 2018-2-25 21:0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昨天和H聊天,她开心地说:“我们住进新房子啦。”特意拍照给我看,书房的照片墙里有我们大学舍友的合照,窗台上一排绿色植物在明媚的阳光下青翠好看。
  
  大学时,H的床铺在我的对面。她不止一次地跟我说:“我一定要在毕业后两年之内让我爸妈住上新房子。”我一直以为她只是说说而已,因为普通本科毕业生两年的工资之于几十万的首付,简直是杯水车薪。
  
  没想到毕业两年后,她竟真的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她母亲没有工作,父亲在她初中时得了脑梗死瘫痪在床,花了很多钱治疗。原本便是低保户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父亲刚生病时,她请假在家,一个星期没去上学,回去之后发现班主任召集全班同学给她捐了款。
  
  隔天正好开家长会,H上台发言,说了很多个谢谢,然后把那些钱全退了回去。我不知道当时年仅15岁的她说了些什么,只知她说完之后,台下很多大人都落了泪。
  
  H说,从那之后她再也没花过父母的钱。她从重点中学转学到了普通中学,因为那所学校不仅不收她的学费,还给了她足够维持生活的奖学金。上大学时,她申请了助学贷款,并且经常出去打工,从每小时30元的家教到做各种各样的小生意。当然,做这些也没耽误她当学生会副主席。她是全院600多个学生人人钦佩的“厉害的人”。
  
  她做任何事都任劳任怨。毕业前夕学院举办毕业晚会,她熬了好几个通宵剪辑视频,一点一点地做字幕,视频播放时那么多人感动得流泪,她也坐在台下安静地看,但知道她辛劳的没几个,她也不会说。
  
  毕业之后她去了房地产公司上班,每逢开盘便加班,忙得团团转。为了早点儿攒够钱买房子,她跟我描述她的生活是“一分钱掰成三瓣花”。如今她不断升职加薪,但仍然穿最朴素、最便宜的衣服,仍然攒钱给爸妈买最好的东西。
  
  今年“五一”我们小聚,我讲起我最喜欢的电影《百万美元宝贝》里的一段故事:热爱拳击的女主角拿到了艰苦比赛得来的高额奖金,却没有给自己买任何礼物,而是给妈妈买了新房子。没想到站在开阔明亮的新客厅里,她妈妈环视四周,气急败坏地喊:“你知不知道,有了房子我就拿不到政府的补助了!”她拿着钥匙的手颤抖了几下,原本期待欣喜的表情褪变成黯淡、绝望。
  
  我跟H说:“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总是想起你,当然了,后半段不符合。”H大笑:“后半段也符合,有了新房子,我们家现在也拿不到低保补助了,除非我从户口本上独立出去,因为房产证上写的是我的名字啊,哈哈……”
  
  她一定不知道,在我苍白贫瘠的生活背后,因为她,因为她爽朗的笑声和弱小但蕴藏着巨大能量的背影,我竟凭空多了不知多少勇气。
  
  在《我比谁都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那篇文章中,我写了另一个大学舍友,她和H一样又坚强又磊落。
  
  实际上,我还有好几个大学舍友,其中一个是一年四季都坚持每天5点半起床,或锻炼或学习,带领院队连续三年夺得校女篮冠军的勤奋小姐;还有一个是自学日语,一年通过了二级,在上海过得金光闪闪的灿烂女孩。
  
  而在我的研究生女同学中,有人是《一站到底》某一期的“站神”,有人第一年就拿到了年薪20万的offer(聘用信),有人开了自己的公司,有人25岁便博士毕业。
  
  没有名校光环,没有倾城的容貌,也没有手眼通天的父亲。她们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一步一步前往那个最想去的终点。在芸芸众生中,她们是那么普通,却用尽全力活出了最好的自己。
  
  我在她们身边度过了成年之后最重要的时光。看着她们实习时起早贪黑,在寒冬大雪中的公交车站瑟瑟发抖;看着她们写论文时殚精竭虑,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一步步攀爬;看着她们工作后兢兢业业,在偌大的城市里找到微弱但温暖的光芒。
  
  某次聚餐,几个男同事评论某银行女客户经理“付出了很多”,终于成了支行副行长。烟雾缭绕中,他们一水儿难以掩盖的啤酒肚,读书时的意气风发、炯炯目光消失殆尽。
  
  我悲哀地在心底发出感叹,不管传言是真是假,为何男人破格晋升就掌声一片,而女人便要承受流言蜚语、质疑和指责?
  
  相比起来,我更欣赏身边的这些女孩对学习、对职场、对生活的态度。她们在“剩女”被肆意调侃的世界里坚持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毕业经年仍然保持着清澈的眼眸;她们在女博士被称为“第三性”的时代里守护着做学问的单纯,对枯燥无味、没有尽头的学习生活保持着最初的热情。
  
  她们似乎天生具备一种独特的韧性,在荆棘遍地的大环境里,既不呼天抢地,也不故步自封,积极适应着种种残酷的法则,然后在孤独又狭窄的夹缝里倔强地成长着,直至幼弱的蓓蕾终于绽放出散发幽香的花朵。
  
  我也不喜欢一个老气横秋的同学每每带着怨气絮叨:“这个国家坏掉了……”
  
  相比起来,我更喜欢陈文茜郑重其事的坦言:“在我成长的岁月中,日子不是一天比一天匮乏,反倒是一天比一天有希望,这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幸福。”
  
  她并非盲目闭塞,她只是看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忧患与安逸,悲剧与欢乐,永远并存”。
  
  前几天看书,书中讲到有一名大学生对大学教育充满了失望与不满,财经作者吴晓波说:“办法其实只有两个:一是逃离,坚决地逃离;二是抗争,妥协地抗争。”
  
  他说到自己在复旦大学读新闻系时,将数千篇新闻稿件肢解分析,一点点学习新闻写作的方法。因为老师说知识每一秒钟都在更新,所以他将自己关进图书馆,然后一排一排地读书。从一楼读到二楼,再从二楼读到三楼,最后读到珍本库。
  
  如今他说:“当我走上社会,成为一名职业记者的时候,我一点儿也不抱怨我所受的大学教育。到今天,我同样不抱怨我所在的喧嚣时代。我知道我逃无可逃,只能跟自己死磕。”
  
  而我也愿意相信,无论酷暑隆冬,无论受难与否,日日都是好日子。在我们至为短暂的生命里,希望并非聊胜于无的东西,它是所有生活的日常。
  
  借用廖一梅在《恋爱的犀牛》中的一段话:“它是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带着阳光味道的衬衫。它支撑着我们日复一日的梦想,让如此平凡甚至平庸的我们,升到朴素生活的上空,飞向一种更辉煌和壮丽的人生。”
  
  既然逃无可逃,就一起死磕到底。
  
  我想,总会有一条路能带我们走向最想去的地方。



相关阅读:爱情花开最美丽的时节
华人小伙夺回英国婚房
玩具火车与中国铁路
听泥土说话
林怀民的规矩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26

帖子13432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