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无从选择的选择路

[复制链接]
69 0
shuiblue 发表于 2018-2-25 20:3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于人而言,只有选择,没有不选择。即便不能选择生,我们还可以选择死。倘若不能选择服从,我们尚可以选择反抗。在这一意义上说,人又必然是自由的。人必须是自由的。纵然身体是不自由的,我们的精神还可以是自由的。
  
  这让我想起了威廉·斯泰伦的小说《苏菲的选择》。在纳粹的集中营里,作为母亲的苏菲面临着一个残酷的选择,而这还是纳粹军官看在她不是犹太人的面子上,所赏赐予她的一项“特权”。一双儿女,她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活下来,另一个则要即刻送往焚尸炉。苏菲无法做出选择,她本能的选择就是不选择,但是,这便等于她选择了纳粹军官的选择,即将两个孩子都送往焚尸炉。万箭穿心的危急时刻,苏菲还是做出了选择,她选择了让儿子活下来,而眼睁睁望着幼小的女儿走向死亡。
  
  苏菲对于这次痛苦的选择一直讳莫如深,她没有向我们说明何以要做出这样的选择。我不能不徒劳地去猜想苏菲当时的心理动机。对于中国人的习惯性思维来说,苏菲的这种选择很好理解。但对于苏菲本人而言,这样的选择一定有着别一番深层含义。我曾想,这和苏菲的性别有关吗?她让女儿去死,实际上表达的只不过是一种自我牺牲精神的象征。抑或,儿子毕竟更大一些,也更强壮一些,较于女儿更有可能在那个邪恶的世界里成活下去。但,我又实在不太倾向于这后一种经济学模式的算计。
  
  我还想过,假如自己就处在苏菲的那个境地里,又该如何做出选择呢?我只能想到两个结果。要么不做选择,也就是让两个孩子相伴着一起走向焚尸炉;要么让女儿留下来,因为她是那么的弱小,她更需要我的关爱。此刻,我根本无法去理会斯巴达克人的生存法则。那么,这又与我作为父亲的性别有关吗?我真的有些说不清楚了。然而,不论何种结果,我所能够清楚的是,我的痛苦和苏菲的痛苦没有任何差别。
  
  后来,我又曾在想,苏菲没有选择把女儿留下来,是否恰恰也和我一样是基于某种深切的爱呢?她知道,要把女儿留在这个世上,那便意味着要让她那不堪一击的身心继续去承受更加严酷的蹂躏。事实上,身为女性的苏菲始终就在承受着这种唯有女性才能深刻体认到的痛苦啊。
  
  显然,面对着这无从选择的选择,我们还是拥有着不止一种的选择。并且,每一种选择行为的表象之下竟然还隐含着多重意义的选择。这就是我们残酷的人生,它让我们自由着我们的不自由。
  
  所以,不要逃避,还是去做出选择吧。因为,所谓自由就是承当。苏菲用生命演绎着选择和自由的真理。



相关阅读:带着感激之心生活
敢尝试才有突破
“公务员最不幸福”未必矫情
一生做好一件事
面对乞讨者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16021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