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做父母的常常感到迷惑不解:明明孩子每天都吃得饱饱的、穿得暖暖的,似乎该做的事父母都做了,可孩子仍然很容易生病,像感冒、发烧、咳嗽、哮喘、腹泻等是常见病。
+ U1 R& \) o+ o- T 关于婴幼儿养护,明代医家万全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意思是要确保婴幼儿平安健康,就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这句俗语流传至今,仍然极富生命力。吃得过饱、穿得过暖容易导致小孩儿总生病。1 L6 }: E) {' X( \0 H) Z! P
小孩儿的脾胃比较虚弱,父母喂养的时候尤其要小心,不要伤到脾胃。关于小孩儿的饮食,现在的家长出现了一些误区,对此,我认为主要注意以下几点:3 w" F" Y$ N6 Y) v n, U
1、忌吃得过饱
4 B/ ^ T* {$ J$ ~+ Q 家长总怕孩子营养不够,即使孩子已经吃饱了,却总是一个劲地“硬灌”,像填鸭似的。其实吃得太多易导致消化不良,会引起腹痛、便秘等疾病。
# w+ N' R/ e) \; Q, y6 h3 u0 ^ 为什么要“忍三分饥”呢?因为小儿气血尚不完备,先天肠胃偏脆弱,其大肠如葱,小肠如筋,肠道和胃处于一种狭窄的状态,在脾胃运化功能不是特别成熟的情况下,吃得过饱容易吐,又伤脾胃,导致消化不良。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里说:“小儿多病伤于饱。”因此,虽然小孩儿需要水谷精微,却不能多吃,一般只吃到七分饱就可以了。
3 E/ j* Y3 o/ W. O, R 现在的小孩儿大部分是食肉一族,有的两三岁时就特别能吃肉了,经常有家长说:“我孩子胃口特别好,特别能吃,鸡腿一顿能吃好几个!”语气还挺自豪。我能理解,家长都心疼孩子,只会担心孩子吃不饱,没有埋怨孩子吃太多的,咱们养孩子都是“揣孩子”。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有问题的。我们要记住,鸡肉少吃为妙。因为鸡为火性,也为发物,多吃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胖。
5 T' p% M& ~! W3 B' ]. i 2、忌追着喂饭, d' p' d5 c$ F. f$ l* a9 Y
民间养儿谚说:“吃热莫吃冷,吃软莫吃硬,吃少莫吃多。”现在家长生怕孩子吃得少,成天跟在孩子身后追着喂、使劲儿塞,结果越是追着喂,孩子就越不好好吃饭,最终恶性循环。更有甚者,看到孩子食欲不佳,就给孩子吃大量的所谓营养片剂,以为这样孩子就不缺营养了。其实,这样有可能带来更糟糕的后果。
( T B+ v# F" H) `/ } 追着喂饭不仅浪费时间,养不出小儿的饮食规律,还可能把孩子的脾胃弄坏。纠正这个坏习性并不难,只要家长有决心。比如,到了吃饭的时间,孩子调皮捣蛋,就是不肯痛痛快快吃饭,又或者只顾贪玩而闹着不吃时,家长可以索性随他去,不过同时也要对孩子说明:“吃饭的时间你不吃饭,待会饿了是没有东西吃的,要吃只有等到下次开饭的时间。”做家长的一定要说到做到,不能期间看到孩子饿了又忙不迭地喂饭。仅此一条,保管治好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毛病,因为孩子从此得到了教训。
# E' C e6 D( R' a
0 |& L. i8 ^6 d 3、忌吃零食
5 e( a. O7 F/ T3 n' S& v 现在的家长娇惯孩子,经常零食一大堆,随时随地满足孩子的口腹之欲。现在提倡绿色食品,零食是否健康先且不说,其最明显的后果便是孩子不会好好吃饭。不好好吃饭,身体必定不会健壮,因为人体所需的气血正是脾胃将五谷精微运化而成。所以不要让孩子养成吃零食的习惯。, D3 ?; t9 t) D3 i d- h
4、忌冷热不均
9 D& z# W6 [0 L/ n 食物冷热不均伤脾胃,尤其是婴幼儿,如果吃了冷热不均的食物,在大便中立刻就会有反应。表现为大便颜色发青,就是伤到大肠了,如果久治不愈的话,小孩儿还会呕吐,这就是土弱木侮的象,就是脾胃太弱,会遭受太盛的肝气的制约。呕吐再不治愈的话,小孩儿就会出现抽搐,这是伤了筋了。像上文讲的追着喂饭,极易造成食物冷热不均,从而损伤孩子的脾胃。所以在小孩儿的喂养上,家长要十分小心。
4 G& i8 \7 Z! j' T0 t! q% g0 v. Z 来源:《胎育智慧》9 ]/ m! w) T: }' F
{% p$ @' ?! J+ m3 i% a0 D% f# h& @: w
% U8 ?3 h% T3 u) Z0 U% n" b$ r
相关阅读: 孩子盲目补锌反致营养素失衡
, \1 }) ^9 N! x% H" F不良饮食习惯影响BB脑发育
5 l! Z/ w; P* k' t4种垃圾食品宝宝不能吃, V! `- Y) P7 J6 g
学做营养去燥的6款婴儿辅食+ H, C* V5 ] \, l1 y2 F
给孩子吃零食最好选小包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