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揭开谜底:南昌起义后30名女兵相继神秘失踪

[复制链接]
63 0
1111111 发表于 2018-3-17 21:1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起南昌起义,人们马上会想到铁血男儿的身影,鲜为人知的是,这其间还活跃着一支30多人的女兵队伍。遗憾的是,在起义后这由于艰苦的战争环境,这些女兵们大都相继神秘失踪,后来只找到了4名女兵。
凌家传原是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副研究员。在江西省人民医院的老干部病房内,他曾讲述起这支女兵队伍的传奇。
老人介绍说,1957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筹建工作欠缺一些有价值的史料和文物。这时筹备组有人在刊物上看见了一篇回忆录,文章的作者居然是一位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女兵。凌家传和同事立即赶到北京,找到了这位叫胡毓秀的女兵。通过胡毓秀的介绍,凌家传又采访了彭援华、杨庆兰、谭勤先等,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队伍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据女兵们回忆,第一批女兵队伍共有约30余人,大部分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学员,少数是何香凝同志办的妇女训练班的学员。汪精卫叛变之后,女学员们纷纷离开学校,跟随叶挺、贺龙的部队来到了南昌,并参加了随后的起义。
在行军战斗中,“女将们”表现得颇为英勇,以至部队首长对她们都不得不刮目相看。胡毓秀告诉凌家传,当时,正值三伏天气,烈日当空。每个女兵身上都背着自己换洗的衣服和毯子,身体强壮的女同志,像杨庆兰、谭勤先、陈觉吾等,有女兵中的“四大金刚”之称,她们都背着步枪,弹带里子弹都满满的。“杨庆兰甚至救了陈赓大将一命。”

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女兵在延安的合影照

凌家传介绍,南昌起义后,部队在南下的会昌战斗中,与敌遭遇,战斗十分激烈。杨庆兰被分配到前线当救护兵。她在经过战场上的一个水田旁时,发现一位满身都是泥巴和血的重伤员。只见他左腿两处中弹,膝盖骨、脚腕骨被打折,血流不止,把田沟里的水也染红了,一时昏迷不醒。
杨庆兰来不及细想,一把背起这名重伤员,急忙往山下走去。很快,天就全黑了,她步履蹒跚地前行。汗水浸湿了杨庆兰的衣衫,可她咬紧牙关,竭尽全力,最终将他送到医护所。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位身受重伤的营长竟是陈赓将军!多年以后,他们相互见面时,陈赓总提起当年杨庆兰的救命之恩,他们之间也一直保持着深厚的革命友谊。
当时,和杨庆兰一样,大多数女兵被分配到前线部队担任宣传或救护工作。不是每人都有杨庆兰背救首长的英勇事迹,但这批高素质的女兵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同样留下了光辉的记录。
行军途中,因为遭遇敌军前后堵截,部队气氛比较压抑,为了活跃行军生活,女兵们想到了演一出话剧。彭援华导演了一出“老祖母念金刚经”,说的是江西有一农户,因为国民党拉壮丁,弄得家破人亡的故事。彭扮演的老祖母惟妙惟肖,士兵们非常喜欢。
大多数时候,女兵们面对的是伤员。因为卫生条件简陋,不少伤员需要及时将弹片或子弹取出,但事实上却办不到。护理这些重伤员时,女兵们想着法子减轻他们的苦痛,有人甚至讲起了《三国演义》中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鼓励伤员们要挺住。
老人最后介绍说,南昌起义30年后,他们想寻访女兵时,多方努力也只找到了4位女兵,并通过这4人得知了另外12名女兵的名字,其余则找寻不到,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相关阅读:20位死因最为离奇的帝王
古代妃子来月经时的标志 竟然是戒指
蒲松龄《聊斋》手稿是如何保存下来的?
中西方文化中意义迥异的“四灵”
蒙古四大汗国和铁木儿帝国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10

帖子5834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08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