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之首的《大学》教导人们要晓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只有知道本末先后的人能力控制天然法则。在竞争剧烈的生意场上,付出是本,收成是末,只有付出才有播种。对本末的意识,看来是一个无比简略的问题,但还有很多人不太清楚。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商人在经营上碰到了困难,市场一直萎缩,资金周转艰苦,于是他去求教一位禅师。
禅师说:“后面的禅院里有一架压水机,你去给我打一桶水来!”
半晌,商人挥汗如雨地跑来说:“禅师,压水机下面是枯井,压不出水来。”
禅师说:“那你就去山下给我买一桶水来吧。”
商人去了,回来后仅拎了半桶水。
禅师说:“我不是让你买一桶水吗,怎么才半桶呢?”
商人红着脸,立刻说明说:“不是我怕花钱,而是山高路远,切实不好拎呀!”
“可是我须要一桶水,那就麻烦你再跑一趟吧!”禅师保持说。
商人又到山下买了一桶水回来。禅师说:“当初我能够告知你解决的措施了。”于是带着商人来到压水机旁,说:“将那半桶水统统倒进去”。
商人十分怀疑,迟疑着未动。
“倒进去!”禅师命令着,
相关阅读: 潜水艇中的15个小时
以逸待劳
读书之善观物之妙
智者挖掘自身潜能,愚者只会埋头苦干1
换一种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