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毛南族名称的来历 毛南族的历史来源

[复制链接]
63 0
1111111 发表于 2018-3-11 20:3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南族历史悠久。“毛南”之称源自地名,最早见于宋代周去非所著的《岭外代答》一书,当时“三南”地区被称为“茆滩”。以后史藉碑刻中又有“茅滩”、“茅难”、“茆难”、“冒南”之类同音异字之类记载。谓此地人为“茅滩蛮”。
  毛南族的民族源流,以往很少人研究,目前学术界以及在毛南族群众中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外来说,认为毛南族的祖先是分别从湖南、山东、福建等地,因作官、避难或经商而来到广西毛南地方的。二是土著说,认为现在毛南族居住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有少数民族居住,毛南族是由当地的土著民族发展而来的,但也融合有外来的民族成分在内。
  毛南族的先民,秦汉时为古“百越”族的一支“骆越”人;隋唐时被称为“僚”人的一部分;宋元从“僚”分流,与侗水语组诸民族被统称为“伶人”;明清时,由“伶人”的一支同一些外族结合衍成毛南族。他们自称为“哀南”(单称)和“窘南”(众称),即“毛南人”的意思。1956年经中央人民政府组织专家调查识别,确认为“毛难族”。1986年国务院应毛南族人民的请求,定为“毛南族”。
  社会历史为变迁唐代之前很长历史时期,史称“三南”及其周围广大地区为“蛮地”。唐贞观13年(公元639年),封建王朝于该地设环州,辖八县,“三南”隶属于其中的思恩县。其后,它所属的州、府、乡有些变更。1953年,思恩县与宜北县合为环江县,先后归属广西宜山、柳州、河池地区。今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毛南族滞留在原始公社社会时间很长,迟至明末清初才完全解体,进入封建社会。1949年她同全国兄弟民族一起,共同进入新民主主义及社会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相关阅读:彝族文化 彝族的婚俗有什么奇特之处
蒙古包里面有什么 蒙古包建筑有何特点
元宵节花灯名称都有哪些 元宵节花灯种类大全
朝鲜族男女结婚都有啥复杂仪式要完成
三个土是什么字-三个相同的字组合成新字大集锦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10

帖子5834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08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