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话说儿童的主动记忆与被动记忆

[复制链接]
67 0
荷叶姐姐 发表于 2018-2-28 10:2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说一个孩子是否具备超凡的学习能力,那他一定具备有一些良好的,关键的能力,这些能力准确地说应该是影响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例如:记忆、兴趣、注意力等等,这些因素最终会体现出一个孩子学习能力的强弱。; _' E4 p* ~; D
主动记忆与被动记忆
' {& `7 ^! B. S% v主动记忆、被动记忆与主动思维、被动思维
2 h/ F, G+ r' M1 E8 w8 O. l  @每一位父母都明白,记忆能力的强弱会关系到孩子最终的培育结果,因为聪明的孩子往往都具备超凡的记忆能力。但是,这种能力的实现又与什么有关系呢?在这里我们想通过我们的简述让父母明确主动记忆、被动记忆与主动思维、被动思维的因果关系,从而帮助父母从另外一个角度掌握记忆能力培育的途径。
. s4 y$ g; p4 b; Y# Z' ~先了解一下它们的概念。: Q" w* [0 E8 \5 x, U+ F6 ~
我们说对自觉感兴趣的事物所引发的思维和记忆叫做主动思维和主动记忆;对不感兴趣的事物而被迫进行的思维和记忆叫做被动思维和被动记忆;
+ G0 L1 d3 W; x兴趣与记忆1 a0 Z, l, U: Y) f; {& i
孩子在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和成长过程中,“被动记忆”,会使孩子丧失行为目的的兴趣性,从而导致孩子的记忆过程受到制约,从而导致其主动性和兴趣性逐步消失,因此记忆的效率很难得到提高;
# e9 S& r  |3 H0 f; m然而孩子在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和成长过程中,“主动记忆”却会使孩子行为目的的兴趣性逐步提高或完全得到实现,从而使得孩子的记忆过程畅通无阻,其记忆力也会得到高效率的实现。
$ ]7 z2 U' v0 |+ c( ~+ l注意力与记忆' `' h! R, v' K% ]
孩子在采集、收集和交换信息的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直接影响到对信息采集、收集和交换的效率以及储存的效率,也就是“记忆沟”的深浅(我们通常称之为“记忆效率”)。
* z* z, M5 W0 ^" z“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与“被动记忆性逻辑思维”/ `" y' z9 j. o8 }% {9 R
通常情况下,父母会把伴随孩子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和丰富成长过程中的“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和“被动记忆性逻辑思维”混淆,从而导致在孩子逻辑思维成长结构创建和丰富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是对“被动记忆性逻辑思维”(如,珠心算、闪卡、快速识字等等)进行强化培育,而非常容易忽略了对“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的培育,那什么是“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什么是“被动记忆性逻辑思维”呢?2 t2 F( k5 Q  P7 H  c) ~
载体培育认为
# d( v9 M7 z3 a  x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和丰富成长过程中,孩子在尽可能充分实现主动性的基础上,以“分析能力”和“主动思维能力”为目的,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实现主动编织记忆性逻辑思维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其本质就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为手段,使孩子完全实现采集和收集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进行储存的自我主动性。! R: o+ w: B5 m
所谓“被动记忆性逻辑思维”,就是在孩子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和丰富成长过程中,以“机械类信息”为基础“信息源”,忽视孩子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选择性,只针对孩子“条理性逻辑思维”的合理形成进行有效的培育,其目的是使孩子在未来生存环境中对法律、法规、社会制度等社会意识行为的规范拥有良好的认识能力,并可以自觉地遵守,同时对已经形成计划的事物有条理地予以服从和执行。
4 `' ?. w- b; I8 ~- |3 F0 l父母提问:& W1 O! ^! a! k' V1 @
“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与“被动记忆性逻辑思维” 最终培育结果有差异吗?
: v: o* D9 W/ ~1 N- }7 S7 j我们说,“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与“被动记忆性逻辑思维”最终得到的培育结果差异巨大。这种培育结果通常在孩子第二次“逆反期”结束后逐渐显现。即:( h3 {0 `4 i) g
以“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为核心形成的“复合性逻辑思维”,在人们的思维中主要起到的是“主动思维”的作用。而“主动思维”呈现出的外在表现能力主要是“分析能力”和“创想能力”;
# v4 B9 @( q3 V) Y; F以“被动记忆性逻辑思维”为核心形成的“复合逻辑思维”,在人们的思维中主要起到“机械思维”的作用,而“机械思维”呈现出来的外在表现能力主要是“自控、自抑”能力和“自我责任承担”能力(责任感)。
% R5 v0 ]6 ]* w  W5 N6 k# d5 R这样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分析能力”、“创想能力”和“自控、自抑能力”、“自我责任承担能力”对孩子未来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他们的培育结果最终应趋于平衡。而对于学前孩子来说“主动思维”培育时间应该至少两倍于后者,因为从孩子整个成长期来说,当孩子进入小学阶段以后,由于受到中国的教育体制构架影响,其教育手段方式大多是以机械思维培育为主导实现的,由此学前‘主动思维’培育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1 k, A$ m% \) \2 \7 S
试验:主动记忆与被动记忆- ?1 a3 z5 x( h$ S* Z
请先配合我们做如下试验:
2 G4 O" K3 \0 j9 S# }我们出示一张一面是绿色(A面),一面是白色的卡片(B面)。* C* [1 i3 G' c, r
试验者将A面出示给被试验父母看,问:这是什么颜色?
. @, }2 T2 O$ W( H' v7 Z" P! u(被动记忆过程)$ ~6 ]" k5 j# U9 |" O$ I
试验父母:绿色, ?+ g) G# v- x' B1 x
试验者又将A面出示给被试验孩子(4岁)看,问:这是什么颜色?3 A. @9 @6 B# j, B, @6 ?# C# o
试验孩子:绿色- ?2 ^. i' e' }0 Z
(被动记忆过程)
0 [% x4 X+ a6 Y5 ~试验者背对着被试验者用笔在卡片的B面写写画画一阵子,然后问:你知道白色这面有什么呢?3 @' J4 p: R! o' j6 |  [6 q! P
(此时的提问会引起被试验者采集测试信息的兴趣)
! O/ A; {1 `1 M( i& ^试验父母:我没看到,怎么知道?4 x* s. Z! \1 j' R- f$ P( _: Q
(更加引起被试验者采集测试信息的兴趣。
/ w" U( j) O5 ]. x; R  C9 ?8 u成人的主动记忆与被动记忆已经很难区分彼此,但这个猜的过程也能提升此时对信息的兴趣度、关注度,自然记忆效率也会提升)
% Y" Y" G% {, r- h! W( J# d& |试验孩子:恐龙?怪兽?蚂蚁?......% W2 U9 a- T) f& N/ ^+ D
(更加引起被试验者采集测试信息的兴趣:孩子此时也许会根据他自己的喜好与测试信息进行夸张的结合,信口而答,但就是这个环节却使孩子获得了主动思维的机会,创想的羽翼也随着飞舞起来。)5 n, ?5 ]3 _- n4 n" A2 x5 ?6 Q
父母提问:“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与“被动记忆性逻辑思维” 的差异  `6 q: o1 p( L! R; T$ z
在孩子采集和搜集信息的过程中,“被动记忆性逻辑思维”呈现是简单的被动采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假设孩子的记忆力集中程度和“记忆”结果的实现程度为1度(在这里,我们把记忆力集中程度和记忆结果的实现程度假设以“度”为单位进行标识);那么,在孩子采集和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因为“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激发了孩子强烈的好奇心,从而使孩子采集和收集信息的“被动”过程转换为“主动”过程,这样,就使得孩子的记忆力集中程度和记忆结果的实现程度普遍提高到3度以上;9 T/ p, o* Z& s8 m, L& @' l
又因为“比较环境”中“比较心理”的存在,在运用合理的培育方法基础上,“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还会促使孩子在采集和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得到启发,从而,使孩子自觉、主动地进行对已储存信息的分析,这就很好地实现了对孩子未来适应生存环境所需要的“分析能力”的驱动,而“被动记忆”是不会在孩子采集和收集信息过程中,对“分析能力”的培育起到更多作用的;
! I9 q: Z% Y0 N  E8 W6 _! B; h同样因为“比较环境”中“比较心理”的存在,“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会促使孩子在采集和搜集信息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自觉加快对已储存信息的梳理和整理过程,而这个过程对孩子未来“反应能力”的良好实现有着积极的作用,而“被动记忆性逻辑思维”在孩子收集和采集信息过程中,对孩子未来“反应能力”良好实现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 j5 j6 z' n5 w* R4 O+ `7 x最后,在孩子采集和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会使孩子的“创想能力”得以良好的自我延伸,因为他们通常会把自己所喜爱的事物和经过分析所猜测的事物运用“逻辑思维”进分析和有机而夸张的结合。而在孩子采集和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后者是很难使孩子的“创想能力”得以延伸的。. \8 S: K. p" w( P
父母提问:“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与“被动记忆性逻辑思维” 哪个对孩子比较重要呢?
' [# p$ i6 t8 Z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两种逻辑思维的培育都是孩子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和丰富成长所必要的,只不过父母一定要注意,在培育过程中二者之间的平衡性。
  K' X2 f1 ?- G8 H# v6 s" \要想实现“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和“被动记忆性逻辑思维”培育的平衡性,在一段相对的培育时间里(如,半天或一天等),“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的培育时间应当是后者的两倍,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和“被动记忆性逻辑思维”在组合成“复合性逻辑思维”之后保持相对的平衡。  O; ~6 ?; i: v+ j' W

- e6 E7 c4 P4 I2 x% y0 R$ P- |; F* Z" D$ N$ a% x+ A7 x

, [. w- h9 Z9 S' i+ @  O
5 @8 N! x" E1 T; C2 J5 j' x( ~) C相关阅读: 聆听音乐可强化记忆力+ N/ |6 G3 E* p  a, r
如何来训练孩子的记忆力1 @. r# l; S( {0 S8 ^
提高孩子记忆力的三种方法) d0 v/ F4 ~! z& T! z9 Z9 g7 }
怎样来训练孩子的记忆力5 ]0 ^/ P4 \7 J9 y/ T% B
6种提高宝宝记忆力训练方法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26

帖子13432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08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