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家提供“高一政治学习:高一政治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2 o1 P4 N7 F2 {+ e5 A/ m* t
9 A1 t& ?% y, m# D
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 S( l# S" a; c3 n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2 Y: N3 \% p$ X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 V3 l$ d( S2 H1 W6 W C b" f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③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④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⑤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6 h [$ S% d: P6 d0 T: p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m k; S& @ F( `, A* P$ y) k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主旨是更好地发展。
+ |- K9 O5 ]" \, z3 U全面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 N& k4 T+ t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6 m- ?1 e4 [9 w; p. r& t
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0 ?7 u4 k8 C7 V$ o4 S% i% k4 f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的原因:1 V$ J- `0 c, j) w
(1)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 r* N' g7 n6 l(2)科学的发展观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4 Y U# g. Y, ?
3、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 @$ M+ d; O `' [* A) O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2 F5 K; b6 h* t! Y6 G. ]2 u1 X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9 ^! s% Q+ J/ c% `0 U+ }& V& }' W* m通过科技创新,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效益相协调。
8 |2 }/ @) `$ _ q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消费与投资、出口相协调。6 D, h7 M% K! ]# N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加大环保力度,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7 c/ {- u7 J8 i$ R8 ~! j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 [1 C3 H R( b$ c2 D3 v1 J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 s, }' S: T! J( R" g& i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 R4 r. @4 ^7 z5 L- V+ K( V* J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 |+ k- T3 q) X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 @4 U5 ]! G( C2 M( d) d3 L3 \, ?- ~4 l% ~/ s5 l% k; G
以上就是“高一政治学习:高一政治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所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S; T9 U% P! v5 s&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