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初中历史知识点:东欧剧变

[复制链接]
183 3
1111111 发表于 2015-12-14 12:35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欧剧变:$ {- @! }$ m8 P+ j/ d
东欧剧变,又称苏东剧变,西方社会也称为1989年革命。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这个事件以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发生改变。0 X: ]" c3 L4 F6 L) F

: V5 ?7 Y# B- L% e, }' s东欧聚变的原因:
# m5 W, i$ D# P+ U9 P' B3 Z- u6 e1.苏联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偏离,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社会主义的误导,导致东欧各国思想混乱;  y5 J" S4 X% }: I
2.长期的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让各国经济陷入困难,民众生活困难,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相继失去领导权;
2 h, y2 X$ x5 z3 X3.西方的和平演变促使东欧剧变。; I! I$ {3 K3 N8 S3 S( |# b

4 l) D1 ?2 y3 U7 y东欧剧变的影响:
! N  V4 S0 a, d6 ~
1.标志着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结束,华约瓦解;% W7 y; Q* ?4 x' F0 x9 b
2.标志着冷战结束,战后的雅尔塔体系终结;
- |* r" {& S( {4 C$ w) M% g  v3.社会主义在东欧的改革实验失败。1 W6 g. w1 Y# C" E2 q; [/ `
) X  L# g* x0 c; L* a3 o& X1 u
6 d. Y% p# |+ K0 K: N
东欧聚变示意图:
. Q; ?& W; B. h! W) R  W" x% c/ V: I6 V: n# Z1 Q: w$ R& r. P  F

1 p, ?1 T; c1 |8 t东欧剧变的先后顺序:
/ p/ G$ w: [4 \, ^波兰—1989年12月29日
: I1 U7 Y5 o. _# }& x" v% \罗马尼亚—1990年5月
% l/ n7 N0 ]: X4 t/ Z匈牙利—1990年5月
. G( D4 G+ W3 T$ {捷克—1990年6月
/ p1 }* ~1 U; i' N& r保加利亚—1991年7月  P+ K* |$ H2 j) T% ]
苏联—1991年12月(解体); b9 s, [% J- m
阿尔巴尼亚—1992年3月
6 o  J% i* Y* L# ?& @南斯拉夫—1992年4月(解体)
: x5 v% c2 B6 u! r6 B6 U, q$ f" |: c" W* `6 ^8 I! B: `# \/ _
0 u' d9 L6 \- l

, p/ V) R2 [/ u, A7 e6 G; x4 z+ D3 Z
* J% P0 F  b, P, H8 o. |* ]2 K' i0 W7 F' y
相关[url=http://www.jiyifa.com/chuzhong/]初中历史[/url]知识点:赫鲁晓夫改革
$ k$ @- U  j. G/ }9 S
2 Z& O) ]' P+ F$ `3 W* E赫鲁晓夫改革:
1 H- Y  k7 }0 T  k" u2 U( S+ H1953年赫鲁晓夫成为苏联领导人后开展的了一些改革,其中包括政治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经济下对农业和工业的改革,外交上同西欧及美国的关系的调整及对外军事策略的调整等多方面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苏联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但由于一些错误决定的,同样使改革出现了偏差,造成了战略上的失策。2 E9 X1 m3 u0 M" m! ^8 e  L- H. X( O" g) h7 h
6 }: j+ x( x+ J" H# L& I) Q
+ S8 d/ x, U3 I6 x, {9 ^
2 k1 O$ q, Y) U6 H. l9 G. |

$ `( s: O- y" V
  M% E- [5 \" A# u& A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1 U: J  b* _3 r# y# W
1、政治方面:主要是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 Z$ y. R) d0 _8 \$ Z0 N2、经济方面:改革重点放在农业领域: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鼓励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r/ |! Q. E) v! |
3、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3 L2 E7 W/ I5 r# ~+ P
4、外交方面:以贸易为突破口,打破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僵局;采取灵活方式,解决二战遗留问题;发展同西欧国家关系,主动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对美国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   N8 m4 i: C/ ?3 C7 e3 G5 @

1 V9 R2 P# {$ q8 d赫鲁晓夫与尼克松:
7 w, ?- t% C/ f1 W& D* [

; L1 l( k, m4 F  {0 q! }" M9 W8 A$ @- t. P
赫鲁晓夫的相关信息:6 r" P. i* k! k; P4 g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曾任苏联最高领导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政府首脑)等重要职务,于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卡利诺夫卡出生,在莫斯科逝世。3 I; [3 v6 J1 z; d
赫鲁晓夫于1956年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中发表了”,对前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展开全面批评,震动了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引发东欧的一系列骚乱。6 I. Q; [, ?/ k$ B$ G* a
任期内,他实施去斯大林化政策,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苏联的各领域均为活化,尤其文艺获得解冻。同时,赫鲁晓夫积极推行农业改革,使苏联的民生经济得到改善。在冷战中,赫鲁晓夫领导苏联与美国和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对峙,曾多次访问美国。1962年,他策划的古巴导弹危机一度使苏联和美国站在核战争的边缘,但最终危机得以平息。
( M8 X0 T( @8 @; Y! B1960年代,赫鲁晓夫治下的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恶化,撤销了对中国的援助计划。1964年10月,当赫鲁晓夫在黑海之滨渡假时,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发动了十月政变,赫鲁晓夫”,从此被迫淡出政坛至1971年逝世。
  U- @1 h6 B0 Y0 @: w- N2 k: |$ Q( d) n

) F% z8 X! {8 F" ]+ S- ^' l相关初中历史知识点:戈尔巴乔夫改革4 @5 Z" I& [" S$ _( q

1 t2 h5 _7 n" M2 ~戈尔巴乔夫改革:2 s8 J8 e  R" T$ K. G/ Y
1985年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领导人后,开始的在经济、政治、外交上的一些列改革措施,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但由于戈尔巴乔夫的错误改革路线,导致民众思维混乱,最终改革失败,苏联解体。
  ?4 e: R2 z2 u* n! E
2 @/ q' g( h/ D, [2 B! z$ {1 v- |修正主义:

  t  ?8 G: J8 [, y% o修正主义一词,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篡改、否定的一类资产阶级思潮和政治势力,是国际工人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思潮。, S3 B8 y" |& T/ y( d
1 E0 J! ?) }$ \$ B; K
戈尔巴乔夫改革主要内容:
; |+ ?; a& ?! g; c! Z1.对内改革:先以经济改革为重点,提出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方针。但由于对困难估计不足,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效果不佳。后将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1988年6月提出了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过渡,对政治体制进行“根本变革”。
9 A- x# a% T7 i- s" K2.对外:开展“新思维外交”,追求苏美合作和所谓“欧洲大厦”,幻想得到西方大量的经济援助,实行妥协和退让。" V0 R' z1 R8 W1 s. t7 B& M
, b! W( A$ T0 I  K/ d0 j6 o0 m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2 t1 }9 ~$ r. [
1.导致苏联民众思想混乱,民族分裂主义,反对派层出不穷;+ m1 w; \, N( v! e7 W! @  C
2.直接引发东欧社会动荡,并导致东欧聚变,社会主义政权相继下台;8 }; q9 e. j  }8 U
3.同美国的外交关系转变,导致苏联在国际地位明显下降。% _3 G9 G/ `9 \. R3 T% h/ ?1 ~

- _  R7 _- m, P5 b. F戈尔巴乔夫改革带来的启示:

* L5 q' x1 g# P/ I" q第一,在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建设中,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经济改革的成就是其他改革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 y& L; i) s/ y0 q1 w$ _: c; p第二,苏联的剧变和解体说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人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与建立,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 s: M' \8 u5 b) r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各民族之间经济利益的调整,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是为将来各民族走向接近和融合创造条件。
; ?1 J5 S6 Y0 G) s) Z4 Z! S6 m) m/ V- v
苏联解体后分离出来的主要国家:
# N  u3 h# \! T8 T立陶宛:1990年3月11日
; K) [. y6 s7 x' {格鲁吉亚:1991年4月9日7 K8 G. n: N* A3 Y  G" p
爱沙尼亚:1991年8月20日, \# _0 y$ m# v$ p' C
拉脱维亚:1991年8月21日; [1 I5 J" O9 Y3 E6 r/ y
亚美尼亚:1991年8月23日
. j) }7 ]. p4 v  U乌克兰:1991年8月24日; T: g" I9 K* {# D% z8 L
白俄罗斯:1991年8月25日" h% N" ~. L/ z/ x
摩尔多瓦:1991年8月27日/ X% \. u/ }& x- T# j8 U. a: a; O
阿塞拜疆:1991年8月30日( o* [4 `! L8 {0 K0 i
乌兹别克斯坦:1991年8月31日& n' }# z" j2 h- T( p+ f
吉尔吉斯斯坦:1991年8月31日
& z  w/ S/ p2 z+ s7 l塔吉克斯坦:1991年9月9日
5 L& D8 Q7 l* W# s% }) G3 s土库曼斯坦:1991年10月27日
# w5 o4 l3 z9 z哈萨克斯坦:1991年12月16日
1 A$ J! ^1 j$ I' e俄罗斯:1991年12月25日0 v  N6 E0 F9 d/ N, g* o
. z: G; }- A3 A5 i; Q7 Y6 o4 t
# Z: U+ r4 I1 L% |! B3 _; e
相关初中历史知识点:“布拉格之春”
1 Z- A, l* h! c1 R$ E
0 @7 n" }9 ^' s/ |. }. ^" l8 V布拉格之春:
8 n# Z$ D' S8 ?6 `* p- d4 L1968年,捷克领导人杜布切克为摆脱苏联模式对捷克的束缚而发动的改革运动,在经济,政治,外交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改革,让民众感觉焕然一新,被西方称为布拉格之春,1968年8月20日伴随着苏联的入侵而夭折。$ G  S! i/ {. K

- R9 b" j7 ^/ _3 h( G“布拉格之春”(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的历程:
; @' i1 g$ P7 b9 K: W# g9 k9 Q) b1、原因:捷克照搬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艰难,受到苏共20大思想影响和其他国家改革影响,捷克也要求摆脱苏联模式,开始改革。
4 E$ f9 }1 P1 s2、内容:0 n4 L! l/ O6 R
政治上,改革政治体制,发扬社会主义民主;0 g- x* H6 r' t; ?
经济上,实行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促进轻工业发展;
# j* W8 Z7 R% g, S( T- j# e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 V+ O  t$ R* K' c0 B1 K
3、评价:捷克的改革具有明显的摆脱苏联模式的倾向,表现了捷克人民追求自由的意志,被称为“布拉格之春”;; q) M& j. G3 H7 F4 }# o
4、结局:苏联于1968年8月20日纠结其他华约各国部队占领捷克主要城市,“布拉格之春”就此夭折。
$ V7 Y0 C; d% Q7 m9 t
" k$ D; @' e! D( |" e" F# }. L8 C  f1 S7 o
) H7 c, L; H' p0 r! l7 z) Q
2 W7 e9 L* Q8 E3 m3 m' i
苏联等华约部队入侵布拉格:. V1 B4 P( L; L* z
+ Q8 G  n5 r1 |$ v  P% g

, o, _' x. }& K0 s" K% ]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过目不忘单词通(淘宝)

精彩评论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adesteNet 发表于 2017-5-18 13:0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楼主您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WhiteWach 发表于 2017-5-26 19:33 | 只看该作者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小星星 发表于 2017-6-1 07:15 | 只看该作者
好好 学习了 确实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10

帖子5834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08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