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语文A版)

[复制链接]
140 0
荷叶姐姐 发表于 2017-6-17 21:47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选读十 牛郎织女(二)$ M5 T+ T3 Z" C5 D
教学目标:# K: f7 ^. q0 i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w9 z/ h! ]4 f5 k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 t, K' c" P( t, l  3、会用“心急发焚”、“霎时间”造句。/ c$ ^+ a+ }2 ]  I
  4、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 Z+ |/ J+ O0 g9 m7 ]6 ^0 R教学重点:
" c8 a! T/ K# K1 f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 n5 B, c. W0 j. M1 b) H4 m教学难点:
6 C1 k& L% h  _9 x. W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 E; \5 g1 t4 [% j* y& a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磁带、投影片+ f; T6 L& ^: B6 q
教学时间:两课时
* c8 ?- e; f7 q$ R5 ]! t7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7 @9 g: }) T8 t- V$ ^8 D  一、复习导入) H* G, E+ @' @1 l2 k5 h
  1、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5 Y9 ?8 F8 [0 f: t8 Y4 |
  2、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么样了?(问题导入)
! y3 j% Z9 n7 J' Z  二、初读指导5 g, w9 }) ^4 P& z5 O6 b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4 H/ ]( d0 d# m: `+ _3 H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a1 ^7 X6 c9 D/ m! h
  3、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d2 [" P' @+ B% x5 P5 ~8 y; V
  三、检查自读情况. M1 L* |% w) g) v
  1、生字词的认读。
/ e8 M  L# ?8 W- w7 x$ ?; ~9 j( I  2、朗读课文。  ~3 v8 `, I) f
  3、说说每一段主要讲了些什么。
8 W8 z4 V" c. Z2 C; n2 E  四、学习第一部分
* v" k) ?& Q" |- V5 w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k& ^  u. Y  R' n, c. j
  2、第一段中哪些词语写出了牛郎织女的“日子过得挺美满的”?3 k. f# z1 B) U! c
  ①师生讨论。
- H- B' X# N9 Y1 @7 M  ②教师板书。
# Q2 f$ e8 T3 X3 p: I8 E2 R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 q! u# ]- ^9 L6 {  4、思考本段的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 j/ L+ d8 v  l2 i' Z7 P- q  五、讲读第二段
/ ?) n  f& b: u  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 E) i1 B2 {5 i2 A& k2 u- ~
  ①衰老的牛又,老牛讲了什么?
6 p. z4 A( x3 F% }1 n; S  ②老牛时的神态怎样?% |) d! Y' C  b( k
  2、小组讨论。
3 u+ d( A9 X8 C8 u& y+ F& U+ i6 Q" p  3、有感情地朗读老牛讲的话。. @$ I8 h3 J6 o- I' Q. G
  4、老牛死了,牛郎织女的性情怎样?+ {5 q! Z% Q2 e  U- u. M/ N
  5、小结。
$ V; _7 z  r2 v, D2 D- l  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手前还留下了“把我的皮肃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
4 t2 R/ V+ _$ _" D& `' W" v! Q4 T  六、作业. D$ A% y/ L& M* u1 d) C' ]+ G$ f& b
  1、完成文后的习题2。
# c& U2 s$ w& Y0 g/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  D6 J2 m9 T& s8 Z; b. H; m
第二课时
$ \( S& b  d5 L1 v  N$ s  一、讲读课文第三段
% a( {8 y+ d/ c& E" B8 K  1、牛郎和织女过着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候也发愁,她愁什么呢?
" a9 V) t8 ?; ~& p- K. d  2、王母娘娘知道了织女下嫁人间后怎样?
! n3 C* P" \, e; M  3、读课文3-5节,画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 x; a! {- n# W5 t. }" Q" g4 \* X  ①王母娘娘更是气得……! Q. I) Y3 `/ u9 H- w, q6 d3 X6 l- o
  ②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
- C: ^# u4 ~0 ^# z7 z6 k  ]  ③王母娘娘狠狠一推……
' Y" S9 C4 m( s. Q* q4 B* t9 g9 ^/ ^  ④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
  c9 y# [. }* J+ \, d% ^, Z  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6 l3 B4 j2 t# `; f6 m1 A" H% D# Q1 V
  5、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王母娘娘的句子。3 F, v7 W0 y0 r
6、默读3-5节,画出描写织女与牛郎的句子。: j  l, P  z- U( A. r
  ①朗读“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 q+ E2 }8 i" b! Q% T3 F8 `) X/ |  ②“心急如焚”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牛郎的“心急如焚”?0 R/ E0 C4 \2 w- \+ v3 [
  7、有感情地朗读第3-5节。
. O1 `: m1 g% b2 [  8、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 _& u8 G8 e0 ~8 ]* w5 \" _  ①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8 S  Q2 g( X& F+ T+ p, J7 [* l! Y  ②闯人家里,抓走织女
* j! P& I, n) x& @' V  ③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 V$ m4 O9 d, h$ E9 k  9、让学生根据上述三个标题说说这断课文的内容。3 Y4 W: A$ J6 [5 C6 Z$ H7 ]
  二、讲读课文第四段% c: u/ K" V# c$ k2 o" S) }
  1、指名读第6、7节,思考这两段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y7 E/ R" l( j3 A1 U8 ]
  ①隔河相望,化作星辰。1 c4 ]3 a# U$ @' v1 F2 D
  ②喜鹊搭桥,一年一见。( K9 X, {! a  t( V" [2 s
  2、牛郎和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七他们在鹊桥相会时会说些什么呢?# t0 W+ m* |" I9 W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4 m. z5 g5 B) d
  三、课文
! ]+ F4 E5 D% o: m" r0 ^5 J  i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T0 e( P8 Z$ G/ K$ X- B
  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3 u& Q9 x, m, y
  四、作业
# P+ o. ^$ U' x& a, \+ D  1、用下列词语造句。
& \: {  [. d" `0 J/ P, n' @: n' \4 B  心急如焚——( }" s; h7 d$ `. C( D
  霎时间——
8 v+ c2 k/ ^" i; }  F7 p+ {! |  2、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9 i% r- X7 ^5 s9 B( B8 Q% @2 c$ [- W
  o- T/ L& k* a8 O* f. z; t
语文乐园八4 Z8 l* c: H# |/ i) R
教学目标
! X4 P# u* u2 U  1.积累词语,加强理解,巩固记忆  f; b. V: l+ p
  2.了解用对比法说明道理的好处。
* N$ D# G8 A1 P/ B  3.积累惯用语,了解惯用语的特点。
. Z1 T! j1 C: ^0 g* f3 [0 l教学重难点$ g# F$ W+ \) o# H8 g% c/ H) O
  重点:积累词语,积累惯用语。
/ {6 L, I$ X" J; ?# r' R& Q  难点:学习用对比法说明道理。
& K5 Z8 d8 E7 z教学准备:积累惯用语。
' `8 i( [2 j& U! H* L3 C1 h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2 o" J, w' m! w' E
  一、词语超市& w- M) M4 u; T1 O- X: N
  1.出示词语,读一读。
5 V$ v6 u$ A- g3 ~/ j1 R3 F  神采奕奕 玄妙 斟酒 轻盈 菜肴 耽误 吹嘘4 Z% P9 n3 r* e7 m. U
2.快乐传真猜猜猜。
$ ^( j% _! d9 l- I. b一生看词卡后用动作、表情甚至小品来表现词语,其余学生猜。& d) R* v% B5 D% X+ }
  (在演和猜中加深词义理解,积累词语。)
$ F; U4 b1 j$ `7 {  3.出示词语,读一读。% T% ?* c  {  t3 a& m. |7 \( f
  蜀鄙之僧 租船 磕头 懒惰 羡慕 传授 犹豫
& R1 j3 |& L" g9 c# a  4.写一写。% A& H) h3 \* N" [' D" P. D, S( t
  同时请几名同学上台写,众人点评。
8 ]. d) M' N0 Y2 L7 d( i/ h  5.你能说一段话,尽量用上这中间的一些词语吗?
2 w6 M; v1 ]5 d+ A6 u2 p) Y  二、金钥匙
1 r" z( a0 i9 h  1.《蜀鄙之僧》这个故事让我们顿悟:原来成功的关键不是你具备了哪些条件,而是你是否有坚定的志向。故事是怎样使这个深刻的道理鲜明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呢?
6 u4 x. }- s* E1 X3 a  回顾故事及课文板书。% g# I  B. Y+ g5 z
  贫者至 富者未至1 P' J) r8 q3 F! l7 M& s) z3 R
  原因:志坚 志不坚/ h) ?9 `+ V: e: z8 Z- V
  2.是对比使故事更有说服力。  `, V$ c. W: j( c! o
  3.齐读“金钥匙”内容。( M* c* T3 J; o6 s8 W5 ]
  4.选材练习。
6 a! ~- d2 C/ [& J% R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理由。你觉得下面哪个故事更容易让人领会这个道理?说说你的看法。
9 @9 u2 n- H7 o7 |9 h  X$ |  (1)课堂上,文文和三三私下讨论问题,被老师批评。文文认为是老师找碴儿,此后,每次上课就故意和老师作对,自己的学习也因此一落千丈;三三觉得自己虽然是讨论书上的问题,可在课堂上讲小话,影响了大家,此后,他把问题留到课下再讨论,老师表扬他好学,他学习劲头越来越足。- @7 [0 J5 \) L/ y: W, [, L" a. }
  (2)小虎没考好,他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粗心了点吗!”结果,第二次又考砸了。+ y9 W5 i  ?1 [# O! `
  引导学生感受对比法的优势。还可让学生运用对比法,将后一充实。) H0 R' I# |. u. C4 V7 g
  三、语文知识
  U0 q$ B6 e' S+ z9 ?6 w  1.出示范文,在语境中感悟惯用语的意思及语言风格。
5 m2 {) j; x1 H( h4 F3 E. i  有一个人,不过是个半瓶醋,却常常吹牛皮。其实,他只会走后门,而且见不得不顺眼的人,常给人家穿小鞋,还自以为是公司里的台柱子。有一次,经理让他制定一份合同书,他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白天在那儿磨洋工,晚上才开个夜车赶出来。经理发现合同书中有很多漏洞,给他指出来了,可他把经理的话当耳边风,直接把合同书的草稿给了客户。结果让对方钻了空子,生意亏了本,最后自己也被老板炒了鱿鱼。7 `4 s- s. l3 ]# y/ _7 L
  文中的惯用语有“半瓶醋、 吹牛皮、 走后门、 穿小鞋、 台柱子、 磨洋工、 开夜车、耳边风 、钻空子、 炒鱿鱼”。
0 L& [3 b3 X! W. L- z  a) 读一读。" [& h: \, J2 K0 Y/ N7 k
  b) 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大概意思。# L4 h# E4 G1 m4 ~
  c) 重点汇报交流学生不太常说的“半瓶醋、穿小鞋、 台柱子、 磨洋工”。2 F4 V/ U: g5 J: c
  并从中感受惯用语通俗、风趣、精炼的语言特点。
# i1 E9 y5 X' J0 d# P0 a: v' n& Q/ K2.读读“语文知识”,进一步了解惯用语及其风格与作用。
  @6 h: D+ d7 ~) b  ^8 J* \9 W  3.说说你积累的惯用语(可以是课外积累的,也允许说刚刚在课本中积累的)。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让学生知道从人们口头交谈中也可学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
  {7 a- K  c5 X% f  可适当引导: , ]; x8 V) G7 A6 P3 j2 |5 O0 T
  你想去肯德基,妈妈不同意,可以怎样叙述这件事呢?$ Q" V, [% _$ i4 q/ i+ s! e
  如果想通俗风趣的表达这件事,你可以怎么说?(碰钉子)( \* M0 ?- |+ T0 V, l0 w
  相机板书,直到积累,如:狗腿子、闭门羹、碰壁、唱高调、泡蘑菇、打退堂鼓、眼中钉……
+ Y" ?1 T/ s- r; ]  四、拓展作业。
+ i* {2 [9 P* u. Y3 d9 a/ u# c  积累惯用语并试运用。
! Z8 d' s: i+ W
' m+ O- x+ J( c6 n; O第二课时
$ M# {# Y, }- |# x: @教学目标- ?$ p& a1 G: ~9 [4 ?" z& E
  1.进一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0 F: X* b2 j. P8 [/ ?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A- \2 k! p: ^1 O! n
  3.通过故事明白一个道理。8 P% D" K* R* l8 Z
教学重难点: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理解故事内容。6 T# t$ R5 V+ e; \7 {0 i
教学准备:课件。
3 v  X. @# G, a! l( ]. X教学过程
5 b, ^5 |) J6 U8 ]2 Z0 e) _# ]  一、导入。
! C- Q' G0 m0 ^7 c  今天,我们将听到一个精彩的故事。
- r8 a2 u3 r9 J6 l  二、自读,初步思考学法。
0 N$ d3 O0 o, C( o. E  1.自读。初步了解学习内容。3 p4 ?# u, F2 B( O% ]
  2.同学们已经了解到了,这个故事是用文言文记载下来的。看看关于这个故事的学习,课本都安排了哪些内容?
: t8 r& m7 p; J, d0 D/ `  文言原文;注释;译文;阅读提示。
# q) x. D3 k( ]: s  3.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4 J3 F( o8 _! O" F
  (1)回顾文言文的学习方法。6 f* F: v+ [8 y" ^- v. Z
  (2)根据学生的提议,制定学习方案。
& B' q) }' z& [) ~( ]9 v% _  预设:
; c+ Z* ?7 m$ O9 G# x) T  初读故事,注意停顿
1 ]$ t( v6 I% n) r% s0 M  与译文互现,了解大意' k9 |+ }0 d+ Q) J  j% b
  疑难字词,注释帮忙
3 Y" M5 Z1 C( u% D6 l! i2 m  把握停顿,读出韵味9 Y# j% I8 a. [0 s  p' [- Y- x  \
  熟读回味,收获感悟
- |" W* v% [8 A% X& h' J  但不需以教师的为准,可顺着学生的提议,稍作调整。9 q7 O8 G' y2 u' }" t
  三、理解故事,感悟寓意。
( g; L$ }6 z. `. \  1.采用适合自己的文言文学习方法自己学。: M/ V& d6 H9 Y0 f( o3 s' {
  2.把自己学习的收获和译文带到小组中交流。! }- F' Y+ Z( C: N, D& k
  3.汇报初学情况。, K% g/ _5 y# J- K
  (1)指名读。相机画出停顿标记。3 A, U8 v* r+ r; a
  参考:: M( ?4 D/ _: ^5 g  k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q# L3 J* |% X% T
  (2)齐读。9 W6 A9 K0 w; Z
  (3)字词质疑交流。
9 I. d8 T5 y; r" K/ G  e$ x  3.小组长开启问题袋,试用原文中的句子作答。
8 E% p9 M4 f8 q: W! e/ G! i) @  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熟悉课文。同时也为感悟做铺垫。
: y- [% r% z- `; {( K  4.交流问题袋中的问题。& ^- k1 |! Q# S) o+ ?9 e/ t, E
  (1)蝉危矣,因为——不知螳螂在其后也(或“螳螂在其后也”);5 R* \* `& T2 I; D* J! M1 F% N% A
  螳螂危矣,因为——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9 k+ d  q( g* d7 {6 A& i6 V
  黄雀危矣,因为——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0 ]3 l0 u1 U" J
  (2)他们不知这些危险,只知道什么呢?4 [2 x9 j9 l$ o/ D2 s
  蝉只知——高居,悲鸣、饮露,
# h( ?$ U; G$ F! `; Y' g1 C/ @  螳螂只知——委身曲附欲取蝉,
/ d' j3 c( z0 N% r8 v! W3 X1 P  黄雀只知——延颈,欲啄螳螂,# [3 A- N# z) ]* J! u# U# A5 I
  5.致命错误啊!快劝劝他们吧!, M9 h- L' E% J
  生自由说,在劝说中自我感悟道理。
! G- n' N2 |0 |- E  6.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或经历过同样的事?说出来,让我们也引以为戒。
( ?+ w" U5 H5 I* F: y$ G6 X4 p" E  联系实际说。
3 }: k) a$ W, M+ u! m  7.齐读阅读提示,警醒自己。3 ^  T  o# Y( i; _8 _
四、拓展。( l$ i/ A; |3 h% _! V4 b, g
  1.寥寥58个字,却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悬念重重,波澜起伏的故事,让我们有这么多感悟,作者真了不起!这个故事是谁带给我们的呢?) A" ~% [7 n; A2 C# J2 I& V( k
  你怎么知道的?(进一步强调看注释的方法,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
/ d% Y* ^( j' H  补充:刘向 中国西汉文学家。编著了《新序》、《说苑》、《古列女传》3 部历史故事集 。  O( C; u4 n& Q& s
  我们从注释中还知道,这个小故事选自西汉刘向的《说苑•正谏》。既为谏,则所谏何人?所谏何事?若想知道这些,可找原文读一读。
- R5 @; @+ }$ S) _9 _5 S2 ]  2.这则短文寓意深刻,故事性强,你能将它改编成课本剧表演吗?+ @# O: Z0 P* l8 b7 }: }4 ~) c- o& W
  3.、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就是其中的一块瑰宝,有的成语来自历史故事,有的成语来自神话故事,有的成语来自民间传说,有的成语来自古诗词句,有的成语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样来自寓言故事,你们还知道哪些成语来自寓言呢?课后搜集。
. o2 W0 k, D# s' C2 P1 M0 V0 B  板书设计:8 c* _# {* _( ?' _" `: T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p7 n. j0 P0 Z  只知…… 不知……
4 W7 F3 O! S. k  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5 D, B; h7 i# F, b) i5 R4 K第三、四课时
" n3 K& ^0 G* y0 g. Y- M教学目标3 N) M: I$ k/ S8 b1 V0 p3 P. ]
  1.通过创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有创意、合理的展开想象。
( O1 y  ~- w2 j' |" s  2.有顺序地、细致地表达想象中的故事。& u  u; w* z% u) P8 w; ]4 c; o
教学中难点( C& Q: l$ d- h
  重点:创意想象,合理想象。9 \- c1 z5 g' x+ D( Z7 d: h& m
  难点:注意故事中细节的描写。
. h; Q, l" U5 Y, e9 o% P教学时间:2课时
8 v5 ^" \& A% n5 J, S0 x教学准备:乐曲磁带。4 n6 W% l2 y4 U6 Z2 ^
教学过程:
1 p( m7 V& [4 S0 p% T  Z" I  一、创设情境
) q6 W( h4 k& @  1.听音乐,猜动物游戏。
- u  A* ~5 N( T1 y  大森林里,每天都有精彩的故事上演。听听,谁来了?
) o- u. E( ~5 o% W/ z2 B2 p. ]  2.生上台用模仿表演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猜测结果。这样,几种小动物相继集中在台上了。(不限于一定是书中所说几种动物,如果学生猜成了别的小动物,也允许。)
2 \% Z# ]+ C( g% e- L5 U  二、创编故事。5 \- {' M) F, ~. p/ O1 S
  1.大家看,这么多的动物聚在一起,多么有意思!' G/ o6 y" E  d& e" U$ y- I6 j
  2.早上,一缕阳光射进树林,小动物们纷纷醒了。——让台上的小动物自由表演。" Y; ]& x# A; L# [) B) ^
  更多的小动物醒了——让台下的同学也按自己的想象活动起来。
# X2 U/ _+ o2 ]* D  (放松情绪,营造大胆想象气氛)
6 m. B, G: y: d. J( c  3.出示“和睦相处”,请你用自己的表演表现这个词。
9 T' m$ o  k5 A! s! |" V  (不作限制,不做评价,继续营造故事环境,营造大胆想象气氛。)
: l5 L  V6 M& z8 ?* `1 @  4.在学生表演正入情境时,师扮演猎人上,捉住小猴。
6 L: _4 H  M/ Z( _1 Q# E  此段尽量设计得富有戏剧性。- Q7 v7 o$ i+ s" ~8 d# W8 B0 j
  如:
- ]+ {  |& X2 g$ c0 }5 D  A! I& q  猎人上:听说,这山里有猴子,看来不假呀,瞧这地儿,深山老林的,哎,这一趟,一定不会空跑的。' G# s) |/ |( f, |3 g! T
  转身神秘的说:马戏团的老板出高价买只猴子。看样子,这次我发财喽~
% b' ]4 J+ k% ?% |- ]  h1 a$ l; I( ?  (这样的定调会使学生的表演故事性更强。); G. f' Z8 S$ J. G  V
  5.别光顾着发愣啊!快想想办法呀!看谁的办法最好,大胆想象吧!8 f* \8 u/ W6 z2 A7 R$ e; m  g
  6.分小组讨论。
3 U: k8 F' C1 @; l  7.简略交流汇报。
1 T3 k, {5 }9 a; ?! Y' X8 `  师可通过点评引导学生注意创新情节尽量符合小动物本身的特点;引导学生创新情节力争有波澜。
/ O/ Q+ R4 `7 k( [& p/ y/ a9 O  如:你的办法利用了小兔的长处,真妙!# N% V( W2 I9 x! k9 z6 n1 U
你的故事峰回路转,真让人着迷。* {5 c* k+ r7 m
  同时师略作追问,使学生思维更深入,方案更具体。( J& U, [* I" c6 x
  8.那你们就排练一下,呆会儿表演表演吧。* v- `1 ^$ y1 K  K8 I7 F
  分小组排练。师巡视,关注各组参与情况,并重点了解其中有创意的一组的表演。
1 M5 D3 V3 f# Y1 `$ O, e3 U  9.指名一至二组上台表演,师可客串猎人。有时又可跳出来,提醒大家注意观察细节。
1 G. C' p5 c2 _& P9 f; B; G  在细节处教师可相机提醒关注,并引导用语言表达。' \' O, A: C" q% s. \
  如:在小熊装死时,问:“他装得像吗?”并追问“哪里像”。" Y1 i, P1 I1 {3 `: T% h3 |
  在营救行动的关键之处教师可提示:嘘!成败在此一举啦!注意!
" R- s" \4 Y* R2 I2 a  再提醒回顾:小熊刚才是怎样救出小猴的?
$ U) F  v: I3 u9 C4 K6 g  同时还可让学生板书关键词。
3 _% r7 \2 O; F  教师相机点评,提升小结方法。如:“细致的动作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机灵的小熊。”“这些语言符合小熊的身份。”
3 b6 |, L8 w4 U9 A  三、了解故事创编要求。1 A; ]% r: [, e
  1.阅读作文要求及提示。1 J% e& c, V1 \/ g8 u; U2 o  N
  2.说说你的理解,或者说你还有哪项要求没弄明白。  X" U2 ~: m: s8 q: i6 {
  预设引导:( C- z# D( }( ~! w4 G1 U
  如何把“重要的地方写细致些”(提示第二项)?其实第三个提示已经给了我们更明确的提示,那就是说“最好把两三个写得突出一些”,写什么呢?写它们的动作、语言等。
0 U5 t) Q7 Q" H. F  d  四、动笔成文。8 {& d) W" g+ n1 h% W+ n
  1.不管你的救援是惊险的,还是有惊无险的,或是充满喜剧色彩的,我们都期待着。大胆想象,用你的文字把我们带到神奇的童话世界吧。
# l8 j7 k  ^# i2 Y1 O  2.给你的故事拟个响亮的标题。
% S% {# d/ }* a, J7 g4 B  s( N  (以事情的内容为题,以事情发生的地点为题,以人物语言为题,以事情结果为题,以人物为题)$ ^6 y+ l/ f/ e+ s, h
  3.下面我们就把这个故事编完整写下来。
; L" j; C3 Z* ]; t) s第五、六课时7 |2 C# K# |* C$ ^$ q+ @
教学目标
  E' ?7 d- ^1 T& W  1.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自由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 N; p: `4 E& U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3 t2 |0 W: P/ x# a教学重难点( a+ @& q" g" Q
  重点: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自由的想象,使之丰富具体。* e# C9 ^* @; M4 ]2 e+ o: l
  难点:唤起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P( x. ~. ^5 D$ e/ i1 H: @( C4 W  W
教学准备:
3 O3 w5 y5 f/ D8 B2 j1 M2 O  1.搜集有关香港澳门的资料,搜集最新科技资料。
3 \4 R3 `4 E- f& e! k2 t. G( q$ {  2.我心目中的香港(澳门)的自绘画一张。3 s# J4 B8 E9 a) C+ T0 i+ A
  3.教室黑板上画上充满未来气息的画。创设创新氛围。
) y9 O. ?7 g( `' a( ]教学过程:& u: h: w+ ^9 I8 G+ K
  一、 营造氛围,激发神往之情。
& ^0 @. {: I$ }6 M4 y* s  播放《七子之歌》。
& J8 {+ G- K: n0 W/ t  深情描述:
/ j7 J# K% e* i3 ~, Y7 v  香港回归、澳门回家,多少中国的团圆梦终于实现了,能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该是多么自豪的事呀!
2 p" E# ]4 y  K+ ~3 P& J1 b  有祖国的强力支持,五年、十年后,香港、澳门将会有更令世界瞩目的变化!
+ |+ K/ U7 I- \; d( ~  (教师谈话将学生思维引向香港、澳门的特殊身份,促使学生想象时抓住回归一刻的特殊气氛想象,抓住香港、澳门的发展前景想象。). c9 _* n+ y( i) g$ v* ^
  二、 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J1 M7 p7 P+ [) p/ G2 J
  真想亲眼去看看,现在就行动!我现在就正在澳门总督府前,和一位手拿澳门区旗和祖国国旗的小女孩交谈呢!等等,我怎么会在澳门的?猜猜。
9 o9 Q+ X  i2 `* f$ D- j  (指向一点,学生的思维在这一点上发散,反倒更能激发学生深入思维,大胆创新。教师的引导语尽量地包含更多香港、澳门的特定信息,以使后面的想象更具体,也更合理。)9 @( t/ `3 p  S6 l
  三、 展开想象,丰富细节。- h0 S  m: ^% V
  指名两三人说说,教师相机引导。
0 ^' M; P5 l% H( ?  f  预设:* s, ]* k5 F1 ^% N% \9 P; U
  (1) 生:可以坐飞机(乘轮船、坐汽车)去。. ?7 v1 v+ [( X- @4 T. ^2 k
  师引:这可是XXX(学生姓名)发明的新式飞机(轮船、汽车)哟,听听,这种新式飞机(轮船、汽车)的神奇之处。) G7 U" L$ ]' r1 r- n8 h2 V" z! |4 {
  (2) 再引:人们所向往的仙人的神奇法术——人造月亮、月球做客(见《劳山道士》)——都已成为现实,或正在研究完善中。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未来世界,什么神奇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哦。& r+ x$ v6 I3 B( Q3 o
  如,还可利用大陆与澳门隔着珠海这一地理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建连心桥、海底隧道、空中悬浮传送带、地心超速运输网,甚至是神奇心意门。* v9 p; _6 Q, J  P) \
  (让学生充分张开想象的羽翼天马行空地想象,大胆创造。在去澳门这一环节中充分的创造性想象,给了学生大胆想象一个榜样,更给了学生如何在细节处展开想象以使之具体一个示范。)
5 }6 C% y' \, V( k  l  Y  四、 提供背景,促进想象。7 G8 n4 _. E9 G' T/ t
  1.确实神奇!这一天,我们遇到的新鲜事儿可真多,看看,我们都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 C- g5 v* D! a8 h
  2.将学生事先画好的关于澳门的画,用投影一一展示。, i" b' n, @4 X0 m9 b/ H: }  ^
  注意,此处教师尽量不做评价解说,以免束缚学生想象。, D% @9 b. l" ^' ]3 ]
  3.这一天,也许刚好是澳门回归的那一天,你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和一些特殊人物一起,参与了特殊的事件;也许是十年后,你经历了奇妙的遭遇,看到了澳门迅速的崛起。
8 f2 L; s. U+ _7 P6 _  X  4.快给你的小组同学讲讲你的奇妙经历吧!. d) b! _* i1 w  O8 `+ _0 ^
  小组内自由讲述。
. K$ R/ h* V: x  M  {! [  5.请一两名学生说说,不要对其可能性作评价,不束缚学生的想象。但教师可通过追问,促学生深化、细化想象。' A. O- ]( r( D9 k6 Q5 D+ R
  五、 激情呼唤,动笔成文。) n: M/ g; Z1 j' [5 t/ w! k3 O  {
历史时刻,令人神往;未来世界,又将出现怎样的奇迹?那时的人类怎样生活?那时的房屋、交通、通讯、学习是什么样的?我们头顶广阔无垠的天空又将是什么样的?一切值得我们期待,拿起你手中的笔,用你的文字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未来画卷吧。
; q3 R" Q. W9 C, c8 T' r谢谢光临!祝大家工作愉快!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26

帖子13432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08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