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分析、归纳和比较。比较型选择题从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类比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是程度性比较,如"最早""最主要"等;对比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6 B6 E# d3 b) b7 w- L) M) {
! S5 _( D9 W2 F# Q0 ^! a7 H8 }
比较型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此类题在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相似"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 S" z O; o4 i9 ^, u
1 Q. x& O; b# F z
同学们在做比较型选择题时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比较型选择题涉及到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所以在做题时要对各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二、比较型选择题都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对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时要善于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四、同学们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在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
. u. R6 n/ {0 C0 Z& P. h; |) B7 A7 G8 s1 ?# c7 b/ C6 N8 s, j7 T
例题: u6 h1 w! X# k3 @. b+ \
9 r. G3 ]0 f$ h7 j2 R+ h% m 【例1】以下关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表述,正确的是7 l m+ Z5 D* n! T. G9 \1 u- Y
* [* x* A9 e5 ~
A.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 B.总部都设在美国
. t" O; x$ o' m1 T. E9 G3 F) E3 O0 d9 r; I: S
C.都曾经受到大国操纵 D.都一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 `# I1 c6 r" x0 h3 ~% m2 O% V/ S
【解题思路】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产物,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以A是错误的。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但国际联盟总部设在日内瓦,所以B也是错误的。国际联盟是维护一战后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秩序,因此根本不是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国在成立之初也是由美国操纵的,并且发动了侵朝战争等,所以最初也不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因此D也应排除。国际联盟被英法控制,而联合国在成立之初被美国控制。$ g7 |0 c! |7 w2 V/ j9 s- k2 ^8 D
8 z+ j l, s! m 【答案】C
4 h7 u9 v7 A+ [ k0 K0 M1 h7 S
; K1 j" H& w; X. }" T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学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其背景、概况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同时要注意此类题的备选项所提示的比较角度。2 p2 r/ V3 N- j, J2 {
6 ^8 Q2 Z& Z( a3 @: B. O9 N
【例2】以下与18世纪英国学者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观点最接近的见解是
( {5 w' Q7 J) b( G
" E. c% Q V4 E, w& [ A."从字义通经义,从经义通义理" B.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6 t; e, D7 S) K+ D
# v; H: s- ?9 V' k* H C."大贾富民"是"国之司命"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 g( e; \0 k( T# t0 N/ ?* r
* r& B" z5 g; J$ q' N5 D' \# n 【解题思路】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其经济学观点主要是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而备选项中A、B、D三项都不属于经济学方面的主张。
& g6 m( H+ ^( ~9 q8 D3 Z
2 N" s+ _# F5 a) \0 b8 o 【答案】C
" D% d) l. v0 r# a6 `
0 P% |% J% Q- l2 o: t 【点拨】此题是一道比较型选择题和材料型选择题相结合的试题,此题的特点是将备选项同题干内容进行比较。
) S4 d4 D4 |, n, p5 J! F7 q7 q, D$ [' H @! O/ [6 S5 v5 g
【例3】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 ?6 S( n$ [6 q. j
% s, o% z( G% g8 ]0 g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③都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T1 O+ y, t1 N$ g0 ]) u
0 e- o" L" F7 F* Q2 M+ b# }. _" d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y2 e9 z: R6 {% E3 n
. L7 B' I0 W( w# B, i6 K/ |- W/ v 【解题思路】这两次会议都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科学分析,因此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都提出了党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内容实际上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共八大的有关决议,因此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继承性。但八大上没有提出改革开放。" _! Z# K# R) O. z
' A0 ~% M" g2 R* c1 J: G 【答案】A
1 k( O* M* a3 m/ e/ R
" E# ^- O; i2 a1 e( V: A 【点拨】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它们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指明了方向,所以同学们在时要特别注意。
2 @; }1 K) y9 G4 Z* ]6 D8 e+ Q+ R) u0 j% E# o
【例4】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Z" d0 [) ?3 \8 X9 a# k' q4 _& a
5 I& M! M! `2 p5 W
A.先进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B.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
" t% u' M6 h- v' p; ~/ Q
! c& S0 P" h. p3 e& e C.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 D.科学与技术结合得特别紧密6 D" I( L# W4 H' l' x0 Y1 U$ g4 l
1 R# t/ `2 ?3 V5 ]2 W8 I 【解题思路】两次工业革命都没有使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同时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所以B、C两项不是其不同之处。第二次工业革命虽然是在几个国家同时进行,但这不是其最大的不同之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没有真正地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科技的发展为基础,科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这是其最大的不同之处。; K% C t2 B6 ?
; F. @/ a) d$ I+ s" e3 z& t3 r
【答案】D1 _& O3 V$ r Z$ ]/ ^2 n
9 {2 ]" F. [ Y3 `% ~+ e- ] 【点拨】此题是类比型选择题,同时又是一道程度型选择题,同学们在做此题时既要注意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同时又要注意是"最大"的。: V3 M* H5 u2 S
2 P- q% |- U9 g9 d6 ?6 H1 L
模拟试题:
- `8 _: W* j1 L$ L( W
- H: M! Y' n2 J 1.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近代化9 }6 _, y9 N+ O9 P" l/ j+ q# Y
: B r3 ^/ \ F5 ] ①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向重工业发展②受到国内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抗③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④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8 V! a8 K1 H- X
" n, _: ?+ `2 [- X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o; r2 m3 d1 v9 F# e
9 a1 @; R. h5 j, p: F) Q8 T( r 2.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6 S6 G7 Y7 u( S- A1 P
' S4 ? T8 M# T' ] A.民主和科学 B.彻底废除旧制度3 ^3 M, a! I3 i
1 D# }' M; ?- d: z
C.新思想新文化 D.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 X$ H! @# O3 `+ r2 I3 l; J- }: k& }4 s6 T6 X) ]; u- p
3.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与"和平、民主、团结"两个口号的相似之处是
) H" \2 k+ X2 O$ I+ s. E/ C# }
& q) o, W* n' `0 I, A) \$ E A.以巩固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 S/ w- c7 u) F0 T( b) X
7 ~, E! Q" A0 X1 n
B.争取同蒋介石集团继续合作
( v' Y2 `: j# }# D9 N6 @# X C4 h+ f b5 L4 F# f
C.争取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 y" \/ m4 Q4 d, J0 ^; ^! d* _7 k9 t/ X# `2 i7 v
D.揭露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
6 b) Y7 ]8 b/ V2 l- V) r
2 b% i h# A$ ?" v9 U, V2 \ 4.下列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哪一项与唐代的"庸"相似3 { S. r$ h$ a7 a* ^0 m
1 s" ]; H5 p' B( Y' I, q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 T: J2 b8 v! \0 Q# [+ T
# ]. N! i% [8 ^, B7 u
5.二战后,新加坡、韩国经济显著发展的共同经验是
2 @% j- @6 [, Y$ X$ l$ G" h0 f5 W& D4 Y+ A; u7 K* B/ e
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 \ v @: M* `# N0 C
( P3 A" j( U3 K7 u7 V B.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协调发展
6 L% m. Z5 D+ d* v8 w
; d3 V( a3 |& g8 B: F C.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5 X W# r; x2 Y, s8 E+ ]5 ?
1 i) }% v8 ]) k, H D.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并不断调整发展战略
/ S4 t! q D, H! a/ L
a# B+ O- H* w/ ~5 j 6.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r5 G4 F% F$ g0 {
4 a/ |) G% ^/ C2 X B
A.加强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 ^* J* d7 i% P; t8 |( `( t: I: d+ p4 p4 r9 _
B.改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1 r; o5 {& k b2 e$ N6 v
- k) b8 r4 S1 D$ j" `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
- J9 v( }3 E; @3 C8 R. w
; p" n, L. R' F4 ] D.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 [0 ?4 _- S$ k* K
7 B7 A4 m5 G8 j* ^0 W$ n 7.促成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共同因素主要是& p4 B& g! t* i0 ?& ]; }/ \7 g
e4 J' T* j9 J! K {& b
A.阶级利益的共同性 B.主要斗争对象的一致性* `9 |# b- K' e& G5 @( {* P
* K" L( B4 u: A C.革命目的的共同性 D.合作方式的灵活性9 N* F. w2 r/ ~5 A3 J6 F! k( y4 l
% H& P" p- O& Y+ Y$ [
【解析】7 H/ F8 P1 s4 O. m V
/ @; c% d7 w; ]+ m2 b
1.A我国近代化最初是由封建地主阶级领导开始的,五四运动后,又由无产阶级领导,所以④是错误的;中国的近代化从轻工业开始,欧美国家的近代化也是从轻工业开始,所以①是错误的。
* [2 ` a3 n% z. j7 z0 o( z( o1 [# K- e" j7 F+ q, L
2.D民主和科学以及新文化的要求都是由新文化运动提出的,这三者都从不同方面掀起了反封建制度的斗争,但都没有提出彻底废除封建制度的要求。但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是它们的共同要求。
1 y' ]6 h. a4 e: \+ p+ p/ w# E5 S5 d+ Y+ d5 Y- k
3.B抗战结束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完成,因此"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的提出不是为了巩固统一战线,因此A项应排除。C、D两项只是抗战后中共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所以也应排除。5 S3 X$ C0 X0 F0 }1 L i2 n# K
: Z9 Y' g4 f/ j4 q 4.B募役法是纳银代役,而庸是纳绢代役,所以二者同时以钱或物代替服役,因此二者相似。2 }; \ Z* u, D. D
" B. f8 a# o3 a2 R+ ^ 5.D此题中最具干扰性的是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B、C两项很显然是错误的。
* c3 S% T: L9 {& R1 z
4 `2 f; y7 G, \0 ^0 E 6.C此题既是比较型选择题,又是程度型选择题,B、C两项都是新经济政策新的表现,但B项是部分内容,C项反映了其本质,是最主要的。
0 ~& |6 ~8 Z- b5 R6 ] B5 z+ W9 z. a9 h4 k: D/ Z$ e. m
7.B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两党虽然都是革命政党,但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革命的目的也不同;第二次国共合作时,国民党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是反革命的,所以A、C两项应排除,而合作方式的灵活性,只能是国共合作的条件,不是主要因素。3 D5 h" v3 ^" c$ }% N2 d2 P/ O
/ v. W0 j2 u Q. D6 T
6 P) ]; ]4 q ]' t0 r/ _-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