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斯大林对日“九一八”坚持“不干预”

[复制链接]
11 0
zll10086 发表于 2018-3-12 21:49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摘要]正当各方都以为斯大林将出手牵制日本在东北的所作所为之时,事态却忽然朝截然相反的方向发展。苏联非但未出兵干预,反 而坚持所谓“不干涉政策”,对日本吞并整个东北地区的行为无动于衷。

回溯历史现场,“九一八事变”时,真正能左右东北局势的国际因素是控制中东铁路的苏联。斯大林由于情报缺失而完全错判形势,致 使整个远东格局产生剧变。在处理中国对日抗战的问题上,苏联的外交策略基本上也大致遵循相似的套路,它从1937年到1941年的种种 反复,或已能从“九一八事变”前后看出端倪。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虎石台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在沈阳以北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引爆事先安放的炸药。紧接着,关东军 立刻声称这是东北军所为,随即开始进攻北大营。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史与远东政治格局的“九一八事变”由此爆发。

事变之初,举世震惊。无论张学良、蒋介石,还是国内外各方面都根本没有料到关东军会采取如此赤裸裸的军事行动,主动制造事 端,挑起战事。围绕“不抵抗主义”的考证向来是“九一八”研究的核心问题,论及事变前后的外交情势则多关注日本政府的政策经纬或国联考 察团的始末。然而,回溯历史现场,当时真正能左右东北局势的国际因素却是控制中东铁路的苏联。
自沙俄时代起,中国东北便是日俄相互争夺的“主战场”。“十月革命”后,苏联在“北满”继承了沙俄的大量利益,尤以中东铁路为代表。 布哈林在倒台前,就将中东铁路比喻为苏联插入中国的“革命手指”。在外界眼中,斯大林治下的苏联似乎从不会轻易放弃在中国东北的既 得利益。1929年初,法国外交部官员便告诫顾维钧,“苏俄的现有实力,在远东特别是满洲制造任何出人意料的局势都是卓有余裕的”,所 以“如果莫斯科由于受任何刺激而被迫行动的话,它是会毫不迟疑地做出明确有力的反应”。之后发生的事实完全印证了法国人的判断——
苏联果然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中东路事件”中教训了敢于莽撞挑战的张学良。日军开启战端后,世人其实都在关心斯大林究竟会如何应 对东北的重大变局。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苏联即便只是摆出强硬的外交姿态,日军行动也必受其牵制,东北走向将变得难以预料。于是,事 变后数日间,国内外舆论均不约而同地揣度起苏联的态度。
9月21日,《民国日报》报道:“道里亚苏俄军已开始行动,显欲增固边防。”次日,《申报》与《中央日报》报载:“俄将进兵东路, 借口华军无力护路”、“日军暴行未已,俄声言进兵。”之后数日,苏军增兵中苏边境的传闻随之甚嚣尘上,各大报纸更是积极渲染此气氛。 《大公报》就披露,“俄外长正式通知日本大使:苏联对日本向中东路继续进兵,已不能再取旁观态度。”海外媒体如《纽约时报》亦关注
莫斯科动向,同样认为苏军随时可能介入冲突,诸如“苏联威胁将在满洲采取行动”、“苏俄派遣武装人员支持奉系抵抗日人侵犯”这样的报道 不时出现在版面上。
日军攻占沈阳后,苏联时任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确实高调对外宣称:“此次中日冲突为不可避免之事”,并强调:日本的军事行动并非只针对中国,其主要目标乃是苏联;苏联在远东地区已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军事准备,完全有能力应付任何边境事端。驻扎哈尔滨的苏联外 交人员私下对奉张官僚表示:“在事件扩大时即以武力解决,中东路防范严密日人无逞能余地。”(王瑞华为报中东路理事会就日本出兵东北
与苏联重要人物谈话内容致张惠景电,1931年9月23日)事实上,虽然关东军能在奉军“不抵抗”的情况下迅速攻占东北大片地区,但在事变 之初仍非常顾忌苏联的反应。日军参谋本部多次告诫前线部队:作战时不要利用中东铁路,避免刺激苏军导致其进行干预。得知日军暂停 向哈尔滨进军并通知苏联其行动限于南满东蒙的消息后,远在南京的蒋介石便在日记中认定此为“俄外委李维诺夫向日本大使作口头警告之 结果”。美国驻长春总领事在给国务院报告中亦指出,如果日军占领宽城子后,继续向北推进,则必将会严重刺激苏联而迫使其干预。
快了日本对华侵略的节奏。</p>多年以后,类似的一幕同样在西方上演了一遍。1939年之前,推崇实用主义的斯大林为应付纳粹德国的崛起,一直奉行与西方国家合
作的集体安全策略。但是,当斯大林认为集体安全难以切实保障苏联免遭战争威胁时,便又断然向德国摇动橄榄枝,最终签订了《苏德互 不侵犯条约》。而在处理中国对日抗战的问题上,苏联的外交策略基本上也大致遵循相似的套路。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苏联曾首先向 中国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却又在1941年与日本正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此间的种种反复或已能从“九一八事变”前后看出端倪。



相关阅读:清高宗乾隆皇帝为何74岁高龄时仍巡幸江南?
震撼!中国特种兵曾三次羞辱美军海豹突击队
古代任性“土豪”才叫真有钱
历史上十大冤案 李鸿章替罪羔羊,枉背满清黑锅
赵高是如何死的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0

帖子863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08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