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各阶段考试的有效策略
% D5 g- W+ u6 n4 a4 d( I, N/ [6 W* k
2 p u b7 g* r7 N+ r一、总体要求+ S# E, ]) X# _
! H0 Y1 k3 I. t8 b/ r* L
精心选题、科学组卷;严密考试、规范答卷;2 b. c1 E5 e% o
v+ B% b2 O# c% _/ [* @
严谨讲评、精确点拨;反思内化、迁移应用。8 T6 D+ m$ x/ G) O
9 d2 y. b* `, M1 t2 x 通过考试可以巩固知识,检查教与学的情况,同时也能起到训练应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一轮复习阶段的考试要注重基础性和针对性;二轮复习阶段的考试要注重专题性和综合性;三轮阶段的考试要注重综合性和模拟性。教师要认真选用每次考试的试题,严密组卷,提高考试的效能。考题的选用首先要注重基础性,紧扣考纲,突出学科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学科热点和规律的总结,要杜绝偏、难、怪题的出现。第二,要注意高考试题中以能力立意的试题,突出体现学科知识融入到生产和科学研究的背景中的试题类型;注意开放性试题的解题策略。第三,试题的选编最好是原创与改编相结合,反对不经改动的照搬。
0 C" ?3 z- ]+ O% o) }* ?4 I" m* o4 m) e0 w. j! K t8 ~- q
二、选题的要求7 }3 ?8 k! z3 p5 X
5 _: h: q. B) D( n: k
(1)选题要突出针对性:要从教材出发:知识内容习题化;要从课标出发:教学要求习题化;要从学生出发:能力培养习题化,针对学生问题组织问题,选择题目。
4 ^( d) ?3 g% V" ?* Y- _6 `
8 T) w' Q2 T2 _5 B8 ] D (2)选题要注意功能性:明确考试的作用,要求教师组题、命题的时候,必须带有明确的目的进行有效合理设计;有前一段教学或复习成果查缺的设计;有为强化学生对关键重要原理记忆和理解的设计;有专门用于测后讲评,对内容进行延伸拓展的设计;有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广泛搜索、深入探究问题的设计;有为下一段内容引入、激发学生关注的设计。注重题目在能力方面的延伸、方法上的多元化。
. H- J# t* G( ^' S' f5 E {4 A% d. @. u! V6 u* n, {3 ~
建议一轮复习阶段的考试采用滚动式命题的方式。- G$ E! ~" h8 ]7 w, F5 L
' A8 C& }) k) K5 A
(3)选题要探索新颖性:难度调节,重组改编,一题多变,举一反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选用多种题型,设计题组训练。) X" I, m- d! }2 @4 \% s! A# A
+ F: U1 j$ d- p" e+ l 三、训练的要求) |! q8 C5 ?: L- j1 z5 o
/ K: e) D) w) \/ X! C; g' u 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规范化训练,提高应试能力。许多学生失分的原因之一是卷面书写潦草,乱写乱画严重所致。个别同学习惯在试卷上使用修正液,还有学生在读题时,习惯于用笔在原题上圈圈点点,写写画画,这都是高考所不允许的,容易让阅卷人员误判为卷面不整洁或作特殊标记。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强化训练中及时提示学生解决,保证高考中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 M" o6 I2 {5 m7 G! S
& e2 f0 R# N) f: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