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升学宴在古代已盛行 还有“文科”“武科”之分

[复制链接]
118 0
admin1 发表于 2018-3-17 21:4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文科”中,还有“琼林宴”是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起于宋代。“琼林”原为宋代名苑,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城西,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以前,在琼林苑宴新及第的进士,因此,相沿通称为“琼林宴”。后来一度改为闻喜宴,元、明、清称“恩荣宴”。

古代聚会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李小米,原题为:《升学宴在古代已盛行还有“文科”“武科”之分》
老王的儿子考上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在微信里邀请我去吃升学宴。老王说,古人也要办升学宴,我咋不办呢,难道我还赶不上古人?
原来,升学宴在古代已盛行,还有“文科”和“武科”之分。
文科中榜后,要举行“鹿鸣宴”的专场宴会。鹿鸣宴的最初,只是农闲季节乡人相聚宴饮的一种民间活动。到了唐代,鹿鸣宴华丽转身,成为那个朝代的升学宴。据《新唐书·选举志》记载,“鹿鸣宴”是唐代地方官员为本地新科举人举办的一种宴请,时间一般安排在发榜次日。“鹿鸣宴”因宴会上演奏《诗经》中的《鹿鸣》篇助兴而得名,是在周代“乡饮酒礼”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聚会形式。饮宴之中必须先奏响《鹿鸣》之曲,随后朗读《鹿鸣》之歌以活跃气氛,显示某公才华横溢。这种以鹿为喻,展示君子旷达之风的胸怀,是要中榜的寒窗学子,心怀感恩。到了宋代,“鹿鸣宴”依然经久不衰,到后来,菜肴中居然真的出现了鹿肉,成了名副其实的“鹿鸣宴”,据传一直盛行到了清末。鹿一旦成了盘中餐,似乎就有点过分了。我想,如果我生活在那个年代,出席这样的鹿宴时,哪怕有苏东坡他们在场,我也一定会大声疾呼:别吃了,别吃了,听听鹿的哀鸣吧!
“文科”中,还有“琼林宴”是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起于宋代。“琼林”原为宋代名苑,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城西,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以前,在琼林苑宴新及第的进士,因此,相沿通称为“琼林宴”。后来一度改为闻喜宴,元、明、清称“恩荣宴”。
再说说“鹰扬宴”,它是武科考乡试发榜后而设的宴会。何谓“鹰扬”,乃是威武如鹰飞扬之意,取自《诗经》“维师尚父,时维鹰扬”之句。鹰扬既是对新科武举人的勉励,又是考官们的自诩。清制,武乡试发榜后,考官和考中武举者要共同参宴庆贺,其宴就叫“鹰扬宴”。此外,武科还有“会武宴”。在清吴荣光《吾学录·贡举》中这样记载:“《通礼》武殿试传胪后,燕(宴)有事各官暨诸进士于兵部,曰会武燕(宴)。”武科殿试不同于武科乡试,故会武宴的规模比鹰扬宴要气派得多,排场浩大,群英聚会,盛况空前。
还有一个显得悲催的人,他就是范进,中了举人以后,欣喜若狂,却因为一口痰堵住了喉咙,变得神智不清,疯疯傻傻,家人正准备杀猪庆贺时,却遇到了这样一个“癫子”,升学宴就只有临时取消了。还是低调一点吧,免得乡人看笑话。



相关阅读:汉武帝刘彻的中国梦
奕?若当皇帝 清王朝或许走的更远
苏联为什么不敢对中国动武
陕北红军恐怖大肃反
深入揭秘女知青不堪往事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0

帖子920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