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回顾半个多世纪春运:1953年就作为问题出现

[复制链接]
120 0
shuiblue 发表于 2018-3-17 21:09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上世纪50年代,坐火车回家过年是种奢侈。

春运期间北京火车站的夜晚

2008年春节前因雪灾大量旅客滞留广州火车站,公安干警正在现场维持秩序

成都火车站昼夜等票的农民工“春节客运”1953年就作为问题出现
1981年3月10日“春运”两字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的标题上
1994年春运期间“民工流”三个字第一次上了《人民日报》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一直在“春运”的路上;因为很多年都在关注这方面的报道,我获取了更多的、近半个多世纪的“春运”信息。
春运,一开始称“春节客运”、后来叫“春节期间的交通运输”,再后来简化为“春运”,从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是整个中国一年一遇的社会问题。
“春节客运”1953年就作为问题出现了,但那时的困难还不那么严重。《人民日报》是那个时代主要的媒体,就从这张报纸上看看当时的“春节客运”吧。检索《人民日报》的数据库,第一次出现“春节客运”字样是1953年2月8日,农历腊月廿五,这一天报纸在“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发布通知,保证春节铁路装卸工作;铁道部指示各局做好春节客运”的标题下刊登了两条新华社2月7日播发的消息。有关春节客运的消息说:“今年春节旅客将比去年同期增加100万人”,但没有说总人数是多少。
又过了一年,到1954年春节期间,问题又严重了一些,这年春节前的1月26日《人民日报》第二版以《做好春节期间铁路客运工作》为题,刊登了一篇不算短的短评。文章说:“春节期间旅客数量激增,是历年来的惯例。”短评中提及了北京、沈阳、上海等几个大城市铁路部门春节期间的客运情况,但没有说这一期间全国的铁路客运总量,也没有提公路和水运,那时可能还没有人能乘飞机回家过年。


1955年1月17日《人民日报》只刊登了一条有关春节客运的消息。1956年的《人民日报》上没有查到与春节客运有关的报道。

1957年初,春节期间的交通运输已经成了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了。《人民日报》破天荒的第一次为此发表了一篇社论,题为《春节期间的交通问题》,社论写道:
“根据近几年的资料统计,春节前后的一个月,全国铁路的旅客比平常增加30%,长江航线和宁波以北海上航线的旅客比平常增加20%至35%,全国公路的旅客比平常增加40%至50%。特别是去年春节过后,旅客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持续上升,出现了旅客运输的拥挤状况。”社论还想了四种办法。
当年写这篇社论的范荣康先生生前回忆说:“50年代《人民日报》社论中有一类,是就某些方面工作出现的问题作一些解释,以化解矛盾,平息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我写的《春节期间的交通问题》是这类社论中较典型的一篇。”
从这年春节运输开始的1月初到1月31日(这一天是农历大年初一),《人民日报》刊登了两条与之有关的新华社消息。后一条消息说的是春节前铁路运送1500万人左右、水运42万多人,再计算同样多的人次返程,这一年春节客运的总数约为3100万人。
“大跃进”的1958年,《人民日报》没有春节客运的报道,但在春节前发一篇社论《打破常规过春节》,社论的结论是:“每个职工都应该首先以国家为重,以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重,以生产和工作为重。由此出发,来考虑和处理自己的春节回家问题。”在一切都违背常理的年代,所有的事情也悖人之常情。
1959年1月11日,农历腊月初三,《人民日报》又发了一篇谈春节客运的社论《对春节回家旅客的几点希望》。几点希望与1957年社论差不多:其中第一点中有“凡是路程比较短、步行一天可以到达的,最好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有自行车的尽可能骑自行车,不要去搭坐火车、汽车和轮船”。对于今天的年轻读者,这有点儿像天方夜谭。
1959年以后,《人民日报》没有再发表过专门谈论春节客运的社论。
让我们随着《人民日报》的记载看看随后一些年的春节客运的报道。把“春节客运”作为正文主题词输入《人民日报》数据库,提及这个词汇的各类报道1960年仅有1条、1961年有6条、1962年有3条,1963和1964两年没有,1965年有1条、1966年没有。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方面是老百姓脱离了正常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是《人民日报》以报道革命为主,所以整整10年中,仅有两条小消息提及“春节客运”。
“文化大革命”一结束,中国社会立刻恢复的正常的社会生活,可以用邓小平常说的“拨乱反正”来表述。《人民日报》又开始增加与春节旅客运输有关的报道了。不过“文革”刚结束时的报道仍有“文革”文体的遗风。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一页。不论是春节客运还是新闻报道都开始了新的篇章。


1979年1月8日,《人民日报》刊登的新华社消息已是非常实际的报道了。“从一月八日起,全国铁路部门开始接送春节期间休假、探亲的旅客。各铁路局为做好这一工作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据铁路部门调查了解,今年春节期间全国铁路的旅客流量将有一亿多人次,每天的平均数将比平时增长40%左右。”
1980年1月11日《人民日报》转发《人民铁道》报道:“铁道部决定全路在春运期间增开临时长途客车24对,临时短途客车228对,共252对,比去年春运期间增加30对。”



相关阅读:持续旱灾是“义和团运动”的主因
谁是代彭总指挥志愿军血战上甘岭的司令员?
重走尼克松访华之路 回忆跨越大洋的世纪握手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命运多舛 无一善终
神一样的存在!传说中的茶圣陆羽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16021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