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揭秘唐宋时期“驻京办”

[复制链接]
90 0
abc 发表于 2018-3-11 22:38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进奏院状




宋真宗

  唐宋时期“驻京办”揭秘
  驻京办古已有之,在唐宋两代叫“进奏院”。不过在古代,一般只有省一级单位才有设立驻京机构的资格。
  进奏院在唐中期出现,一般由政府设立的道(大小相当于今天的省)或节度使的藩镇派出,费用也由地方承担。由于唐中期以后地方节度使独揽军权、财权,皇帝也忌惮三分,因此其驻京办也受到重视。那时进奏院设在皇城要地,占地面积在1100平方米左右,鼎盛时期进奏院长官竟拥有副宰相的地位。唐后期,甚至出现地方驻京办人员暗杀京官的情况。
  到唐朝后期,这种进奏院在长安多至50多个。为了获取中央的情报,进奏院获得了地方提供的充足经费,甚至承担起银行、汇兑的职能。从唐宪宗时开始,各地在京师的商人,将售货所得款项交付各道驻京的进奏院,由进奏院开具“文牒”或“公据”,一联交给商人,一联寄往本道。商人无论是由地方前往京城,还是由京城回到地方,身上都不用携带大量钱币,可以轻装赶路,到了再兑现,类似于今天的支票。
  从宋太祖开始,进奏院的官员改由中央委派,主要职能是向地方传达中央的政令。宋代进奏官员最多时有一百多人,他们的主要经费是皇帝划拨的,其中最大的一块是镂刻雕版的费用。这些进奏官员定期把朝廷政令刻成雕版,由驿马送到地方,然后印成纸张文本给地方官观看,这也是中国早期的时政类报纸。由于邸报印得太多太滥,甚至出现宫中私人生活泄露的情况,有进奏官因此受到处罚。
  而进奏院也成为唐宋两代地方官员与京官和京城名士的社交场合,宋代就出现过以惩治腐败为名,打击在进奏院内集会的士人的情况。由于在进奏院里激烈地议论朝政,公元1044年,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与其馆阁同僚被北宋朝廷的官员盯上了。苏等人把进奏院日积月累的废纸出售,建立了一个“小金库”,用“鬻故纸公钱”召妓饮酒,结果受到严厉查处,《宋史》卷422载“同时会者皆知名士,因缘得罪逐出四方者十余人”,史称“进奏院狱”或“邸狱”。
  进奏院在元代被废止,但地方官员进京为各种事项活动的历史在明清两代从未结束过。近代以来,地方政府驻京机构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现代人口的激增,一些市、县的人口和经济总量,超过了古代一个省的实力,因此这些地方为了自身发展,也积极在京建立驻京机构。



相关阅读:哪位上将曾是菲律宾人?内战时险被菲引渡回国
智士能臣千古奇人:得此一人 便能称霸天下
揭秘 历史教科书上看不到的惊人史实
世界四大吝啬鬼 个个视财如命
墨西哥考古发现1000年前木乃伊宠物狗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1

帖子1262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