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为何八路军元帅出了九人,新四军只出了一位?

[复制链接]
82 0
zll10086 发表于 2018-3-11 22:34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荣获元帅军衔的10位开国元勋中,八路军系统有9人,即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政治委员)聂荣臻、政治委员罗荣桓,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而新四军只有1人,即新四军军长陈毅。有些人会问,八路军和新四军都是抗?鹗逼谥泄?膊?h领导下的正规武装力量,为什么会相差如此悬殊?

  从编制级别上看,按国民革命军的编制,“路军”和“集团军”是比军高一级的编制单位,编制均不固定,一般少则辖两个军,多则辖三四个军。如杨虎城的第十七路军辖两个军和4个独立旅,卫立煌的第十四集团军辖4个军,等等。由于国民党政府对中共领导的军队的限制,八路军改编时只给了3个师的番号,即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八路军和新四军改编后,八路军的一个师下辖两个旅,旅辖团;而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支队辖团。因此,八路军的师与新四军、八路军的旅与新四军的支队平级。
  从兵力上看,八路军成立时共4.5万人,其中115师1.5万人,120师1.4万人,129师1.3万人,八路军总部直属3000人;新四军成立时为1.03万人,比八路军的师还少几千人。抗?鸾崾?保?滤木?⒄沟?1万人,八路军则发展到90余万人,仍3倍于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发展为华东野战军,而八路军则发展为西北、中原、东北几大野战军。
因此,不论是按国民革命军的编制还是从我军的实际看,八路军和新四军都不是平级的,八路军比新四军高一级。军队中编制级别相差一级,高级将领人数通常相差5至7倍。而且,八路军总部实际上也是军委总部,如军委总政治部即八路军总政治部。10位元帅中,有八路军总部3人、八路军3个师6 人,新四军1人。

  另外,当时评授元帅军衔的条件相当高。1955年2月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评授元帅是看各个革命战争时期的综合贡献,而不是单看某一个时期。并且,评授高级军衔也照顾到历史形成的各“山头”,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的3个方面军,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3个师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的各大野战军,都至少有一位元帅。

在1955年评定高级军衔的初步方案中,毛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除了后来被授予元帅军衔的10位高级将领外,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的还有刘少奇、周恩来、?小平3人。刘、周、邓在革命战争时期,对创建人民军队、领导指挥对敌作战、参与战略决策等方面功勋卓著,授予元帅衔是众望所归。但是,当时他们都已离开军队,在中 共中央和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刘少奇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任??裨鹤芾恚??小平任中 共中央秘书长、??裨焊弊芾怼?/p> 毛泽?|在一次听完评衔工作汇报后,说:“你们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嘛!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也不方便。依我看呀,现在在地方工作的同志,都不评军衔好!”说完,他问身边的刘少奇:“你在部队里搞过,你也是元帅。”少奇同志当即表示:“不要评了。”周恩来、?小平也都表示不要元帅衔了。
  这样,实际授予的元帅就是10位,而新四军只有1位元帅。

  陈毅当时也在地方工作,怎么就授衔了?第一,陈毅一直是军事干部;第二,陈毅当时是中央军委委员,并且,考虑到历史形成的各“山头”,陈毅若不授元帅,新四军乃至整个华东部队(包括第三野战军和华东军区)就没有一位元帅了。同样,已任??裨焊弊芾砑婀?姨逦?魅蔚暮亓?绮黄谰?危?於?矫婢?桶寺肪?20师就没有元帅了。因此,陈毅就成为新四军惟一的一位元帅,他也是不拿军队工资的三位元帅之一。
  相关阅读:共和国十大元帅授衔内幕:邓小平曾在名单之中
  1955年初军委座谈会提出授予中央军委委员元帅军衔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对创建全国人民武装力量和领导全国人民武装力量进行革命战争、立有卓越功勋的最高统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按照这一规定,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完全应该授予大元帅军衔,但毛泽东自己放弃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除了后来被授予元帅军衔的朱德等10人,如果授予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包括授予粟裕等战功赫赫的高级将领以元帅军衔,亦符合基本规定。

  就首次授衔这一历史事件而言,1955年1月中旬的中共中央军委座谈会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因为它框定了授予元帅军衔人员的范围。l月14日和15日,中央军委座谈会开了两天,具体对授予元帅、大将、上将军衔的人选进行研究。会议由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主持。经过充分研究讨论,最后取得一致意见:授予现任军委主席和军委委员元帅军衔。元帅军衔又分为两级:大元帅和元帅。16日,彭德怀、罗荣桓联名将所提名单和意见报告毛泽东。
  1954年9月重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是毛泽东,委员有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1人,未设副主席职务。按照军委座谈会确定的原则,刘少奇、周恩来、粟裕不是军委委员,当然也就不在元帅人选之列。因此,彭、罗提交的报告中,刘少奇、周恩来、粟裕没有被纳入元帅的初步名单中,而邓小平名列其中。
虽然在报告中没有明确大元帅军衔是授予军委主席毛泽东,但这应是无悬念的。因此,毛泽东不要大元帅军衔,最早也应是在1955年1月中旬之后的事。这里有个问题:毛泽东表示不要大元帅军衔,和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表示不要评元帅军衔(如果有关回忆准确的话),也不应在同一时间。因为开始要授予毛泽东大元帅军衔、授予邓小平元帅军衔是明确的,而在最初的方案中就没有考虑授予刘、周、粟以元帅军衔。同样的道理,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也不会在同一时间表示不参加元帅军衔的评定。

  总之,虽然我们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在评定元帅军衔过程中,人们会提出授予刘少奇、周恩来、粟裕等元帅军衔的议论,甚至在提交元帅名单到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审议时,与会者也有可能提出这种看法,但我们没有看到中共中央军委、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在研究元帅人选时做出过授予他们元帅军衔的初步决定,也没有见到国务院和全国人大有过这方面的提议。1955年初军委座谈会提出的大原则被中共中央采纳后,直到9月授衔时也没有改变,有的只是微调。
  元帅人数几乎到最后一刻才敲定
  从中央军委座谈会到正式授衔不到一年的时间,元帅人数不是增,而是减的问题。按照中央军委座谈会的意见,元帅本应是11人,到正式授衔前半个月,11个元帅变成了10个元帅,邓小平与元帅军衔擦肩而过。如果没有周恩来的坚持,则共和国元帅就不是10个元帅,而是9个元帅了。
  由于各方面的努力,授衔准备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能够按计划在1955年10月1日国庆节前举行授衔、授勋典礼。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洽局会议批准军委提出的授衔名单。因此,彭德怀要罗荣桓、宋任穷等代为起草国务院总理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呈请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函稿。9月3日,罗荣桓等将起草的函稿呈周恩来并刘少奇审查修改,并提出由国务院秘书处转送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罗荣桓等在该函稿中明确提到:“中央已决定现任军委委员之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1位同志均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为此,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八路军和新四军就借助人员交流等形式,相互学习对方的经验与好的做法。中共中央也及时发现、总结两军的经验,予以推广、指导。如1939年6月22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在《关于目前我军任务的指示》中专门提到:“新四军及华中部队应采取八路军之经验,加强政治教育(除抗日教育外,应加强阶级教育),加强党的工作,务求关于目前形势及我党任务的解说工作深入战士、群众。”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取得重要战果后,中共中央指示:“我八路军新四军全部力量,在目前加强团结时期,应集中其主要注意力于打击敌人,应仿照华北百团战役先例,在山东及华中组织一次至几次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对敌进攻行动。”事实上,新四军总是把八路军当作老大哥,虚心学习他们好的经验与做法。

  对此,新四军的领导曾多次提及。如刘少奇在《六年华北华中工作经验的报告》中指出:尽管华中敌后根据地建设的条件,比华北更困难些,但由于“我们有了华北建设根据地的经验,有中央的许多指示,我们可以少犯许多错误,可以较快地纠正各种错误。”陈毅在总结华中工作时也曾说道:“华中根据地和军队发展在后,学得华北一些经验和最初在苏南的经验,没有不计后果地予敌以打击和破坏,工作方面采取一些比较隐蔽的办法。”当然,新四军也有许多好的经验,如重视知识分子、重视文化工作、重视统一战线工作等,值得八路军学习。
  总之,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的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不仅有助于自身的发展壮大,也有助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更有助于中国抗日战争力量的发展壮大。由于两军精诚合作,加快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也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阅读:哪位湘军名将三次要求诛杀曾国荃
清王朝的最后时刻
第二次世界大战因何被戏剧性地推迟了六天?
民族英雄刘胡兰罕为人知四次婚恋内幕
日本男女纹身沐浴照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0

帖子863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