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古代女人最爱用什么样的包?男人用哪种包才有档次

[复制链接]
81 0
小宝贝 发表于 2018-3-11 17:38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包包,是现代人的重要佩饰,尤其是女性去哪都不了一只包包。在中国古代,衣服大多没有口袋,古人出行时“包”更是不可或缺。在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已可以找到“包”字。汉代出现的一种叫“绶囊”的“包”,使人们带什么“包”还成为身份的象征。唐代的高级包有“紫荷”、“金鱼袋”等,而古代女性最钟情的“包”则是“香囊”……
  先秦时期最流行的包包叫“佩囊”
  “包”最早并不叫“包”,而是叫“佩囊”。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像钥匙、印章、凭证、手巾一类必须随身带的东西,大都放在这种囊内。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故谓之“佩囊”。从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人们已有带包的习惯,即所谓“佩囊之俗”。《诗经?大雅》中的《公刘》一诗写道:“?裹?粮,于橐(tuó)于囊。”大概意思是,带着干粮准备远游,大包小包都装得满满的。古代的包也有大小之别,汉代学者毛亨称“小曰橐,大曰囊”;制作材料也不一样,有皮包和布包之分,春秋时期用动物皮革制成的包称为“?(pán)囊”。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群M7墓中曾出土了三只先秦时代的包,均是用纤细的皮条缝制而成。一只较大,是方形皮袋,羊皮质地,上面还有一根拴系用的皮带,形似箭袋;另两只是形状相同的小皮袋,小口大腹,外饰红色。古人的“佩囊之俗”推测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佩囊实用方便,从先秦用到了明清,虽然名称和款式多有变化,但人们都少不了佩囊。因为佩囊里面贮放的多是必用或值钱的东西,也会被小偷盯上。南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成都恶事”条记述了这么一件事,一人在酒店捡到了钥匙状的东西,不知是何物,就暂时装到自己的包里。后来被三四个小偷拦住,才知道“此物探囊?笈之具”。原来,那钥匙状的东西是小偷行窃的专用工具。由此可知,一是当时人们外出有带包的习惯;二是南宋时已有撬箱划包的专业小偷。
  汉代最显示身份的包包叫“虎头?囊”
  汉朝时,佩囊被称为“?囊”。?囊是一种小包。据《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当年董卓作乱迁都时,东汉国家图书馆里所收藏的那些丝帛书籍,大的被连缀成帷帐车盖,小的就被做成了佩囊。为藏书被损毁实乃可惜,此即所谓“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囊”。汉代出现了一种叫“绶囊”的方形包,皇帝常常用之赏赐臣僚,有绶囊的人自然是有官爵之人,所以,“包”成了身份象征。绶囊也叫“旁囊”,主要用于盛放印信一类的东西。《宋书?礼志五》称:“?,古制也。汉代着?囊者,侧在腰间。或谓之傍囊,或谓之绶囊。然则以此囊盛绶也。或盛或散,各有其时乎。”




相关阅读:揭秘:传说中的阿弥陀佛身世及成佛经历
古代官员房产揭秘:异地任官国家提供住房
盘点金庸笔下20位悲剧男主人公:哪个男性最惨!
驰名中外的“双截棍”是由哪位皇帝所发明的?
嘉靖孝烈方皇后被火烧死:嘉靖帝为何见死不救?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2

帖子1698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