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马克思说过“中国人是一袋马铃薯”吗?

[复制链接]
117 0
芬兰豆 发表于 2018-3-11 17:0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日,看到一篇题为《辛亥百年变局》的文章,有这么一段话:“‘马铃薯式的生活’是马克思所说的,他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就像麻袋里的马铃薯,每一个马铃薯之间是没有关系的,因为马铃薯都是一个一个的,不会融合在一起。孙中山讲中国人是一盘散沙子,还是不够准确,沙子放在一个麻袋里还可以是沙袋,是一个整体。马克思说中国人是一袋马铃薯很准确。马铃薯式的生活方式是说每个人是孤立的,在公共生活当中都等于零,每个人都等于零。这就是中国人千年相续的公共生活方式。”
  我认为,作者弄错了。马克思根本就没有说过中国人的“公共生活方式”是“马铃薯式”的话,更遑论这种“生活方式”还是“千年相续”的。上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就有了中文版的《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该书后来有多个版本,其最新版本是由中共中央编译局译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的,根据该版《说明》,它“收入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中国的全部文章和重要论述”,但我们从中看不到马克思这样论述中国人的任何文字。
  是的,马克思的确说过“一袋马铃薯”的话,不过,他指的是19世纪中叶的法国农民,语出著名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法国国民的广大群众,便是由一些同名数简单相加形成的,就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汇集而成的那样。数百万家庭的经济生活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66~567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马克思说的“一袋马铃薯”,指的是法国人;再准确一点,他说的也不是所有法国人,而是19世纪中叶的法国农民(当时农民占了全法国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这段话中的“法国国民的广大群众”指的就是法国的农民,从此段论述的上下文关系完全可以看出来。
  笔者在网上发现,把马克思说19世纪中叶的法国农民是“一袋马铃薯”的话,当作是马克思说中国人而且是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大有人在。他们真的读过马克思的原著吗?




相关阅读:古代女子是如何讲卫生的 ?竟然是这样应对的!
枭雄刘备一生妻妾知多少
抗日名将戚继光因贪恋美色 遭原配夫人-休夫-?
张大户同时买潘金莲和白玉莲做使女白玉莲却死了
泰国人妖学生的学习生活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2

帖子2009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