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关于幼儿感恩之心的成长

[复制链接]
64 0
shuiblue 发表于 2018-2-28 21:16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原意是告诉人们要知回报。感受和感激他人恩惠能力的成长,是个人维护自己的内心安宁感、提高自己的幸福充裕感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
  新生儿在饥饿时从母亲那儿得到了乳汁,这对它是一种“安定状态”。许多1岁左右的学步儿已经养成了听母亲唱歌或讲故事的习惯,听歌或听故事时,他们那甜甜的表情所反应的“安宁”已经具有了可以被称为“幸福感”的色彩。这就是感恩能力发展的第一步——即感受满足。
  感受满足是必须以“感受缺失”为前提的。没有对缺失的意识,就不会有对需要的意识,也就不可能有弥补缺失——满足需要的安宁体验。而现在,我们许多父母看不到这两种感觉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为了避免儿童因某种缺失而产生焦虑体验,往往会过于卖力地超前预计儿童可能面临的缺失,然后对儿童实施“超前满足”。殊不知:“缺失经验”的获得与“缺失体验”能力的成长对儿童的整个成长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被剥夺了缺失——焦虑——满足——安宁经验的儿童,感受他人恩惠以及感受幸福的能力成长都会受到阻滞。
  感恩能力成长的第二步是发展对“恩惠来源”的认知能力。第三步则是发展对“施恩者”的回报意向。3-4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大致理解妈妈上班,妈妈辛苦的内容,也能够理解搬张椅子请妈妈坐、亲亲妈妈等行为。这些成长,是与感恩能力的第二步、第三步的教育和发展密切相关的。
  当然,随着个人越来越趋向人格的完善,其感恩报恩的能力水平也会越来越高。人会感激大自然的各种恩赐,并用保护自然的行为,努力去予以回报。人会感激他人能够接受自己的帮助(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价值),并回报社会以更加努力的奉献。



相关阅读: 宝宝逆反是另一种坚持
专家高寿岩:孩子不合群怎么办呢?
让孩子跟“我不行”告别
玩具可以促进婴儿生理心理发展
一个天才宝宝应具有的心理基础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16021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