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最懂互联网”的“的哥”

[复制链接]
76 0
shuiblue 发表于 2018-2-25 20:45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的哥”李杰的名片上印着——“您在路上的家”,可他自己却还没有“家”。
  
  出于对房子的渴望和对高房价的不满,8月的一个周末,他豁出去两晚没拉活儿,跑到北京20多个入住一年以上的社区,支起三脚架,转着圈儿拍,拍了个痛快,主题是“夜幕下社区零零散散的灯光”。
  
  这些精选出来的一百多张“黑灯照”,被他上传到微博,李杰无意中成了“民间晒黑灯活动第一人”。
  
  反响出人意料。“黑灯照”上传后两天就招来15家媒体,微博里也多了数百粉丝,网友评论中不乏溢美之词,李杰瞬间“有种当英雄的感觉”。
  
  “支持我的,都是买不起房子的人吧。”他这样揣测道。
  
  说话间,李杰的车已经驶入北京房价上涨最快的朝青板块。他熟悉这里的每一个社区。他指着车窗外的一栋楼笃定地说:“这儿的入住率不到10%。”几天前,他从住在附近的乘客那儿得知,整栋楼都是每平方米4万元以上的大户型,“全被煤老板买了”。
  
  生活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房子是李杰与乘客间永恒的话题。在形形色色的乘客中,有仍在合租平房、眼神迷茫的年轻人;也有需要还贷30年、却一脸庆幸的小夫妻。
  
  这样的情形,让27岁的李杰觉得不大能理解“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在他的传统观念里,房子只是家的组成部分,“如今却成了商品”。
  
  李杰自小在天坛附近的一条胡同里长大,17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住着三代人二“如果能有自己的房子,我想住在市区,路宽,开车舒服。”
  
  可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上世纪90年代,李杰的父母先后下岗,其后父亲得了癌症,母亲患了抑郁症,又碰上“看病难”,国家转型期的种种矛盾都让这家人碰上了。
  
  好不容易等到李杰结婚威家,房价已经“噌噌”地翻了几个跟头。眼看就要做爸爸了,李杰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只能“倒插门”住在老丈人家。
  
  “就现在的房价,我要攒两三个世纪才能买一套房子。”李杰调侃道,“这年头买房必须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子子孙孙奋斗下去。”
  
  这位年轻的“80后”的哥懂得利用网络去表达观点。过去4年来,他每晚都在中关村的互联网企业楼下“趴活儿”。百度百科里关于李杰的评价是:“他是出租车司机里最懂互联网的。”
  
  李杰向来“好管闲事”:他曾向媒体就节水龙头的使用情况提出过质疑;也曾骑着自行车从天坛蹬到北四环,一路向交通台“汇报”路况:看到娱乐场所门口总停着一些公务车,他还产生过监督“公车滥用”的想法。
  
  经历了“晒黑灯”活动,李杰的人生仿佛突然间被激活了。他意识到作为一个的哥加网民,除了怨天尤人之外,还有很多事可以做。用他的话说:“黑灯换来了一盏明灯。”
  
  李杰丝毫不避讳自己想“出名”的冲动。不久前,他捡到一台笔记本电脑,很快交还给了那位日本乘客,这点儿事,他也在网上贴得到处都是:“我就是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李杰拾金不昧,下一步,才能全世界都拾金不昧。”
  
  “这可是钱买不到的啊!”他一本正经地说着,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相关阅读:福特潜伏战
物理课的开场白
记得当年
静笃
叼牙签与爱马仕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16021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