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只有大师才能培养出大师

[复制链接]
68 0
麻脸秀才 发表于 2018-2-25 18:2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据说,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我们国家没有钱,但是有“三钱”。这里的“三钱”指的是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时人戏称:“天下科学共一两,同宗本家占三钱。”如今,随着钱伟长先生离我们远去,“三钱”全部陨殁。
  
  钱伟长先生曾说过,“我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国家能强大起来,强大要力量,这力量就是知识。”而纵观钱先生的经历,一生都在践行着这句话。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把个人的知识贡献给国家,而作为一名教育家,他穷其一生,都在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而思考和奔走。
  
  20世纪80年代后,钱先生一直从事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时刻没有放弃教书育人的工作。他在上海大学担任校长二十多年,继续着在清华提出却没能践行的教育思想,他提倡“拆除四面墙”、学分制、“多校合一”,提倡建设“研究型大学”等。时日太短,我们无法看到钱先生这些工作的成效,但其为人才培养苦苦求索的用心可见一斑。
  
  回头看钱先生的早期经历,我们可以理解他为什么要改革中国的教育模式。钱先生早年幸运地遇到了一群大师级的老师,生活在一个堪称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自由、活泼的教育时代,又在加拿大、美国等西方国家接受教育。这一切使他更能清楚地看到中国教育的现实。
  
  钱先生出身于一个贫困的读书家庭。16岁时,父亲病逝,钱先生幸运地跟随其叔父——国学大师钱穆在苏州读高中,并一直和叔父一起生活。而在苏州中学,他也得以遇到一批好老师,当时的数学老师是严晓帆,西洋史老师是杨人缏,中国史老师是吕叔湘,地理老师是陆侃舆。钱先生在高中时擅长文史,是典型的“偏科生”,他以文学、历史双百分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更是因为没有学过,只得了0分。
  
  进入清华园后,适逢“九一八事变”,满怀着富国强兵理想的钱先生毅然决定弃文从理。但当时的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并不愿意接收这个“偏科生”。不过后来看他很有诚意,就答应他可以试读一年。
  
  为了赶上课程,钱伟长废寝忘食,非常用功。一年后,他的数理课成绩均超过了70分。在此期间,理学院院长叶企孙,以及赵忠尧、萨本栋教授等在给钱先生上课。刚开始的时候,钱伟长熟读强记物理学典籍,像背古文一样。吴有训告诉他,不要以为书本上的东西都是正确的,要在每一本书中发现一些新问题。这一点深深地影响了钱先生,并成为他一生治学的特点。毕业时,钱先生成为物理系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钱先生的逝世,不仅是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更是中国教育界的巨大损失。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高校就号称要培养“大师”,培养出本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半个世纪过去了,好像一切还没有开始。
  
  诸多媒体在钱先生逝世后叹息,“三钱”的陨殁标志着那个“大师”时代的结束。也许钱先生早就清醒地看到,只有大师才能培养出大师,只有好的教育体制才能培养出大师。他及其同时代的大师们的成长历程就是最好的证明。可在此之后,中国的教育何去何从,“大师后时代”的教育何去何从,是所有中国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相关阅读:藏在岁月里的温暖
我要为你建一座花园
被毁坏的奥斯特辛的门牌
人在做,天在看-文明
人生没有便宜可说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6500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