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想象的速度与效率

[复制链接]
107 0
荷叶姐姐 发表于 2018-2-25 11:4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想象和现实存在很大的差异,实地考察还原真实的西方。
  
  “西方人办事一般效率都很高,咱们则常常拖沓扯皮,所以西方国家一般都比咱们先进。”“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只争朝夕……”诸如此类带有普遍性的错觉思维,塑造了几代性急的中国人。环顾四周不难发现身边出生越早者往往越性急。我们有自谦自省的优良传统,但如果将视野放大,去看看真正的西方,再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步履和心态,我们就可以走得更稳健一些。
  
  火车慢悠悠
  
  年夏赴英开会,返程从兰卡斯特坐火车去伯明翰机场。火车慢得犹如小脚莲步,怀疑自己乘的是王蒙《春之声》里的“闷罐子”,心急如焚而又忧心忡忡。乘客中也有去伯明翰机场的,给我打包票不会误机。事实上英国的火车到底不是闷罐子,安静、舒适,熟人之间轻声交谈,完全没有高声喧哗,所以我的燥热也慢慢降至凉爽,甚至还有了远眺窗外的心境,那感觉就更好了。火车慢慢爬行,眼前像有本画册徐徐展开,风景挺美的。大片的绿地、草原,静静地卧着,仿佛在有序轮休。偶尔看到一些横七竖八的菜畦,点缀在画册中有些潦草。后来得知那是部分英国人的“自留地”,租金一年25镑。朋友提醒我要是在“草书”中看到有块不太协调的“楷书”,十有八九是中国移民的作品,不止一位中国移民的菜地作为样板上过英国电视。有些英国人的菜地中央还歪斜地放着些桌子、椅子、空酒瓶,说明他们迥异于深沉地爱着土地、眼里常含热泪的中国农民,他们不是纯粹的耕耘者,而更像是田园风光的享受者。彻底放松了心情,踱步缓行的火车,让人如履平川,旅程没了风驰电掣的眩晕,倒让我体验到了慢速度的几分魅力。
  
  速度当然不只是车速,尤其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老祖宗叮嘱我们“百闻不如一见”,但事实是好多事在未曾闻见之前已然在脑海中有了定式。在英国呆的时间越长越发现自己对于英国乃至西方的认识误区太多。这种误解大多因道听途说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其中或许还有“隔锅饭儿香”的崇外心理在起作用。
  
  别着急,甭担心
  
  出国之前,无论是在接受培训还是办理签证时都被告知:入境必须在7天之内去警署登记,否则后果自负。所以,一到牛津就急急去了警署,填完一系列表格后说一周左右会寄给我证明。但10天过去了,没有收到;20天过去了,一无踪影。本来也不知道这个证明派啥用,干脆就不着急了。一个月过去了,40天过去了,依然没有消息,有点儿沉不住气了,跑去警署打听,警员边抱歉边安慰我“别着急,甭担心”,重开一张一周后准寄到。收到时仍已是10天之后。其实这份证明一直到回国都没有用过,但收到时还是觉得心里踏实多了,甚至还与一位即将回国的同胞分享了喜悦,没想到他瞪大眼睛问我:“什么警署证明呀?”我们总是将西方人办事想象得非常高效严谨,事实到底是怎么回事,真是天晓得!
  
  其实,网上一直看到有人抱怨到英国后去警署登记要排长龙等上几个小时。莫非我是幸运者,适逢牛津注册淡季?或者是警署相信来牛津的人都会高度自律,即便不注册也不用担心触犯英国法律?瞧,我又开始想当然了。略感温暖的是,不管我有什么疑惑,也无论是在警署还是在银行或公寓,都有人善意地安慰我“甭担心”或“别着急”,我甚至觉得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正是在这“甭担心”、“别着急”中悠悠养成的。
  
  我住的公寓,附属于牛津一家慈善机构,也是牛津不多见的不用交押金可以订房的地方。可入住一周了,没人来收房租,我跑去问管理员什么时候交,答曰:“一般在每月15号左右,但你是20号以后进来的,那就下个月再说吧,不着急。”15号一到我立即去付钱,而且将下个月的也预付了。有个同胞反问我为何这么着急,说他都住进来两个月了也没人让他交房租。我劝他:“还是赶紧去付了吧?否则显得咱中国人不爽气。”同胞笑了笑说“好吧!”——看,我又着急了。来牛津,得学会从容。
  
  一直听人说英国雨多,牛津确实常常下雨,不过用雨伞的人很少。在牛津遇上撑伞者,十有八九可能是中国人。但牛津的泄水系统实在不敢恭维。稍微下点雨,就有同学上课迟到。因为一下雨,牛津大河涨水小河满,河边小径就会被淹。一位新到的台胞女生,下雨天自行车一拐上小道,整个轮子就扎进了水里。时当初冬,浑身湿透,哆哆嗦嗦地回家换了衣裳再坐公交车赶来,课已上了一大半。最糟糕的是有一次连老师也来晚了,原因是因为下雨涨水,汽车不得不绕道而行。听温迪说,每年都会发水,而且稍下点雨,汽车就要绕道。其实,那几条经常被水淹的路、河道稍加疏浚即可,但当地政府一直决定不下来,据说是算来算去绕道的成本比修河要低得多,所以年复一年就这么绕着。牛人,真有你的!?
  
  什么速度最快?网络时代当然首推网速。但对英国的网速本人也实在不敢恭维。住在共富新村的时候,房客多,网络动辄拥堵,与家人的视频不断被定格,实在扫兴。搬家以后,房东家的网速也是奇慢无比。更为奇葩的是,我到后一周,房东家网络故障,彻底无法上网。房东天天联系网络公司,一周后才过来一个人,给了房东一个临时代用的小U盘。之后女房东每周联系,每周都说下周。一个月过去了,女房东还是对天交叉着她的食指和中指说:“希望他们及时来修,祈祷明天网络正常。”我说:“这样的速度,你竟然还能看到希望?!干嘛不换一家公司?”房东说是怕手续麻烦,而且这是BT(英国电信),换一家未必就好,还是忍着吧!到后来,我也索性不着急、不光火,每天起早去办公室,天黑再回来。直到三个月后我搬出的前一周,房东家的网方才康复!网通了,房东全家欢呼,竟然对维修人员千恩万谢,毫无微词!
  
  “痛快”与“傲慢”
  
  最有意思的是英国的NHS(公费医疗)。在国内一直听人说英国NHS是如何的好。按规定,在英居留超过半年的外国公民也可以享受。不过几乎所有去牛津的同胞还是会从国内带上不少常用药。牛津环境清朗、空气洁净,我一年安康未得机会去体验NHS,但在初到牛津时水土不服生病的同胞还真不少。某晚QQ群里有人呼救,说牙疼得受不了,但根据NHS的规定不发烧不严重者不能看急诊,要看病必须预约,晚间预约最快也得到第二天,去看私人牙医又太贵。这位同胞痛得要命,最后还是采用了我推荐的蒜泥止痛偏方得以缓解、治愈。我还亲眼看到语言中心一位老师突然腹痛大量便血去NHS看急诊,回答说腹痛不属于急诊。于是她只好排队等了五个小时,其间又反复去厕所拉血,轮到她时已经几乎虚脱,连护士的脸都看不清楚了。然而最后医院只给她几片氟哌酸和一点泻药让她回家了。好在这位老师底子硬朗,周末两天的折腾使她暴减5公斤体重,等到一周后预约时间到时,她自己感觉已基本痊愈。NHS的预约等待让不少人失去了机会,听说有预约心脏搭桥的,等轮到时往往已经过世多时了。体系再好,效率太低、速度太慢,对患者作用也就有限了。不过在英国一旦住院,医药伙食全部免费。我亲眼看到一个印尼小姑娘在英期间肾结石住院几次,病好了,还省了伙食费。姑娘发自内心地赞颂“NHS太完美了!”说实在的,在英国抱怨NHS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人依然保持着娴静似水的绅士风度说声“还行”。
  
  国人惜时上进急于脱贫致富,竭力追求速度和效率是理所应当,但这若与急功近利结合起来,结果就令人担忧了。国际交流最大的好处在于能让双方都能看到现实,而不再停留在想象阶段。从想象的西方走进真实的西方,虽然个人的视野所及也未必都是真实,但或许,西方真的没那么快,也没那么发达;中国真的没那么慢,也没那么落后。再说,“痛快”虽快而痛,“傲慢”虽慢尤傲,汉语词汇所蕴含的哲理意味本身也告知国人需快慢有节。立国为人,既不宜自大但也不应自小。



相关阅读:抢银行水平的演讲
“姚贝娜星”是怎么命名的
30大于1000万
不让空瓶成为负担
仰望阳光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26

帖子13432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