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兼得法"其实属意义换框法,只不过因为容易运用和经常有运用的机会,故把它抽出独立介绍。这也是改变信念的一个有效技巧。
, ^4 R1 R. t4 x0 U很多情况,表面看来是两个选择中只能得一,即是"得a便失b,得b便失a"。我们持着这个信念,感到困扰,因为想二者兼得。在生活中我们容易接受局限性信念的束缚(往往说那是"现实"),而不肯以自己想得到的理想目标为依据而去思考,找出突破。要使自己觉醒,我们可以提醒自己:"坚持二者不能兼得对我没有好处;而坚持二者可以兼得则对我有好处厂应把自己的思想带到后者。
. D$ B; K4 r8 n7 G+ z" R"二者兼得法"就是以此为基础,对自己发出这样的思想指令:
4 X4 r& _" ?) U3 G3 _' a0 o t假若a与b是可以兼得的,我需要怎样想或做才能把它实现? 这样的思想方向是跳出框框、追求突破。其中一个常常出现的突破关系是把a和b的定义做更清晰的切细,因为很多时候说话的人会用一些虚泛的词语去代表他的需要,不把他的需要弄清楚,往往无法着手把事情解决。
) f# Z9 ?8 f; j8 O( Q5 A6 b以下的练习中,你可以假设自己就是当事人,试用"假若二者可以兼得,我怎样做便能实现它?"的态度去考虑一些可能性。5 x$ {! `# I' i, a% Z1 }8 Q* v
练习一:组长说:"要使质量上去,产量必然减少。" % w% m8 c: a; o( Z
练习二:丈夫说:"为了维持家中安宁,我只得避免和她说话。
# _. {' r7 D4 g) z- t练习三:职员说:"每天工作那么忙,哪会有时间去学习?’, " Q( r7 o+ I# W+ J+ k% o( n+ t
练习四:女女说:"我工作之余还要督促孩子读书,没有时间陪丈夫,婚姻关系怎么会好?" 3 C8 V4 _. f$ |* j9 g. ?1 }5 q
练习五:朋友说:"为了爱情,我只得放弃事业。"3 L$ Q' k- T0 v2 c
, g# s' L2 ]& S; d+ Z
5 z/ a5 M$ l% Y2 m7 w) p3 H7 q% @
) Y+ g5 Z* U t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