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来到催眠师处要求接受催眠治疗时,催眠师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与当事人以及当事人的亲友进行谈话,以了解当事人所面临的问题。谈话的目的有二:其一,首先了解当事人所面临的问题是否可以运用催眠术予以解决。这是因为,催眠术并不是可以包治百病的仙方妙术。它可以治愈一部分疾病,但不是所有的疾病。甚至有些疾病使用催眠术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这些疾病是:
: V0 [9 W& G2 R. D/ j, P M. d2 V——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一些类型的精神病。因为,这些疾病的患者在催眠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催眠性幻觉、妄想,从而使疾病诱发或病情加重。8 B. u2 s% T) H3 w6 J3 e& m
——脑器质性损伤并伴有意识障碍的人,若使用催眠术可能使其症状加剧。" P4 \3 \( R8 r5 F( c8 ~% B0 u( {
——冠心病、动脉硬化患者也不易接受催眠治疗。这类病人可能会因在催眠状态中有所发泄时,情绪明显波动而导致不良后果。4 e" l ~2 F2 f+ @6 S: W
——对催眠术有严重恐惧心理,经解释仍不能接受催眠治疗的人,也不要实施催眠术。8 J, k' c/ m) z4 N9 e6 v7 F( S
因此,对于那些不适宜做催眠术的人,可通过劝告,说服他们到其他地方,用其他方法治疗 催眠原理。, E+ v& m7 b+ N
其二,通过谈话以及稍后的对谈话的分析,可以部分得知当事人问题的“症结”所在。当然,大部分心理问题,当事人的主述往往是偏颇的,但即使“偏颇”本身也很有价值,即很可能就是深层问题的线索。催眠师在施术前如果不对这些情况有一大致的了解,在进行实质性的治疗时必然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这当然是不可取的。 . v- T' V: {# ?; e
个人的品行修为是催眠最根本之处
x F k+ a. Z- f, n0 f" I3 J0 C o% {. _1 I" U+ `# C
3 M# T8 V+ y& ~% x8 @" I# a4 y2 U* P( f3 o
相关阅读:催眠术的近代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