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高考难点突破方法指导

[复制链接]
125 0
shuiblue 发表于 2018-2-22 22:44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析能力,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本能力;尤其是高三学生,随着身心不断发展,文化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体检日益丰富,社会视野逐渐扩大,理应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检验一篇高考作文的优劣,标准固然很多,其中之一,还是要看考生对题目的理解是否准确;对论题的分析是否透彻;对问题的解剖是否具体;对观点的论述是否独到……总之,就是要看考生是否具有敏锐的分析眼光和分析能力。+ h6 m+ A+ ^. C  Y, Z, X: ?) K
  事实证明,凡是一查卷高考作文,都体现了较高的分析水平;一些入档低的作文,往往就是分析不准、不透、不新所致。希望高三学生对此能引起高度重视。
0 j) s' Q( i2 h& u2 Q6 E9 z# R' C  分析,是高考作文的难点。突破这个难点是有科学方法的。本系列讲座紧扣这一难点,从六个方面作具体讨论,以开启考生心智,帮助考生掌握巧妙方法,从而提高分析能力,顺利通过高考作文大关。
& S5 A6 X8 S; h) H8 F9 i  一、分析原理及典型病例. e) X3 a$ b, m# S7 S
  (一)什么是“分析”?3 v% @- ^+ k" q+ C- Z$ ^
  析,用斧头“破木也”;分析,就是把一种事物,一问题,一种,现象或一个概念,分解成若干个小的部分,然后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Z- X# ^: ?, O" f/ }7 T
  分析,是认识问题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读一篇文章,要对作答内容加以分析,从而透彻掌握内容,认清内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写一篇文章同样如此,起稿前要对作文题目进行辨识,分析题旨;确定论题后,要对论题进行思考,想一想该以哪几方面来阐述为好……。例如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题目,步少考生是按以下思路来写的:2 e+ x0 k. `: J; R, V
  开头:用几句话解释题意,表明自己态度——赞同。
  g/ O4 D# ?2 E+ O  题目:先天下之忧而忧主体:举例论证:①文天祥②鲁迅
' b* j; ]3 s+ \+ T! f0 E! |$ M  后天下之乐而乐③秋瑾④杜甫
: d0 }; n; k- F9 }4 W  结尾:指出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年代,也同样需要这种“先忧后乐”的精神。照应开头,结束全文。
+ Q  O2 O3 c3 X: \2 z+ w  按这个思路写,结构是完整的;观点是正确的;内容也显得比较充实;如果语言表达还可以,那么这样的作文似乎也过得去了。但推敲一下,我们就会觉得,这样的作文等同于做一个“表态”;观点是别人,你只不过是表明了一种赞同意见而已;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想”。这样的作文是不可能上到一查卷的;如果语言还可以,至多上至二查卷偏下的档次。
  w/ n8 ?; e: T( R. k( K  如果换作如下的思路,确立如下的写作要点,你看看有怎样的区别:
: V  i. k. j" I  y' Y, w/ n  开头:阐释题意,表明基本态度。
/ P2 f8 M/ V+ A* K0 @  题目:先天下之忧而忧①忧与乐的本质内涵是什么?- D9 O0 L% ~: m) F1 o, _
  后天下之乐而乐主体:②先忧后乐与只乐不忧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7 F4 y9 X* A- ~  ③先忧后乐反映了怎样的人生观?$ c- E! ?2 F8 D/ O- n- v6 |
  ④这样的人生观在今天有何意义?
5 ?# G3 ^+ ~. t  ⑤这样的人生观在现实生活中应有怎样的表现?; R; y/ Y$ c6 M( D% g
  结尾:回扣开头,再次道明题旨。" H: l# ]1 {+ g. H7 z
  区别就在于构思者对文题,对观点展开了分析,五个小要点就是分析的结果,折射了构思者的思想火花。按照这个思路成文,在内容的深刻性上,显然要比前一种思路强得多;多了一个层次的分数显然是有较大可能的。" t" z! `( s* B; A7 [1 Z1 }5 P! J
  我分析了多年高考作文,也分析了几百篇高三学生平时写的作文,得出的结论是,以下几种“病例”是比较典型的,希望你引以为鉴。
0 x9 N/ z8 _+ A; _  (二)“分析”病例举隅. E( G: W8 f+ X! L5 C0 `
  病例一:偏离题意,误识主旨。. U4 P" N1 u5 j. n  `' `  S8 H
  199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给两幅漫画(画题都是《截错了》),要求写议论文。漫画内容是:一幅给有六个手指(其中多长了一个小手指)截肢,截去了大拇指;一幅给病腿截肢,谁知截的竟是健康的腿,病腿仍然留着。题目要求是,请谈谈哪一幅更好。是说截手指的一幅比截腿的一幅好,还是说截腿的一幅比截手指的一幅好?由考生自定,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然而,有一位考生却说:两幅漫画的内容都十分深刻,抓住了社会热点问题,均是优秀之作。继之在文中论述道:它们讽刺了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一些人当了大官,利用手中权力贪污受贿,对之加以惩处,就好比截去大腿,好得很;一些人虽然只是一个小官,由于他为非作歹,对之加以严惩,也很有必要,好比截去小手指,同样十分必要。
3 `& V. e7 W0 K1 D3 E6 Q4 [  这位考生审题时,没有分析吗?不,他分析了,可是他没有分析准确,这要问题是:①没有明白两幅漫画的共同含义:主要与次要正确与错误的关系;②没有认清题目要求:比较哪一幅更好。因此,尽管考生洋洋洒洒写成妙文,也必然落得一个“离题”之病。+ I# I9 h; P7 h* \  K
  病例二:分析偏至,不能全面把握。
4 j+ ~# o3 j& D- O, |2 B  有一道材料作文题是这样的:( z3 \$ k  N4 H/ Z" G
  阅读下边寓言故事《哲学家和般夫的故事》,提炼观点,写一篇议论文——8 F; D4 \5 {% w4 P3 o& p
  哲学家和船夫在海上赶路。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生命的三分之一。”哲学家又问:“你懂得哲学吗?”般夫说:“不懂。”哲学家激动了,说:“那你失去了生命的三分之二!”此时,海上起了狂风,小船非常危险。船夫问哲学家:“先生,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嘲弄哲学家:“那你将要失去全部生命!”1 C% \( @  R# `: z% a
  有几位同学分别提炼了如下观点:+ v' |' @* n) j) ~4 |! b1 r0 \
  ①游泳比数学、哲学更重要。  G8 M% V8 L9 o1 I
  ②生存是第一位的,知识是第二位的。+ ^4 E; f. N7 A5 o0 [, R- n. f5 X
  ③要学会尊重别人。5 p, Y! e' L8 k# Q  i9 A0 L+ J2 @
  如果分析了寓言的内容,把握其本质,你就会觉得,这三个观点都错了。其实,数学、哲学、游泳都重要,三者各有所用;哲学家的错误与般夫的错误都是一样的,即拿自己的优势去比别人的劣势。因此,应该提炼的观点是:不要用自己的优点去别人的短处。
& y2 {$ p, q. D7 p4 I  T  病例三:虽然分析抓住了实质,但不能一以贯之,不能紧扣一个中心展开分析。
5 M0 E* W6 p! [* Q  q% G7 X% h% z  前半,上海市调生作文题是《我的财富》。这个题目考生普遍反映有话可写;大多数考生确实分析准确,或从物质上来说“财富”,或从精神上来说“财富”。不论是从物质上讲,还是从精神上讲,分析的路子都是对的,所确立的观点也是正确的。但是,有的考生虽然认准了“财富”的内涵,分析抓住了实质,但在展开小要点时,逐步游离于中心话题之外,例如下边一个根据原作整理的内容提纲:
$ J8 p& A( H9 S" _& W  ①我的财富是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 W5 g* o' o/ N2 X+ s  ②这本名著对青少年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0 f: w% T+ X; T  我的财富③一个人应在艰难困苦中磨炼自己- _4 M8 }# L3 ]$ w
  ④在生活中要学会忍耐。, t; x; v  R9 B8 i
  ⑤立志成才,要从小事做起。
7 @6 e, w- y' W- y  ⑥劝君惜取小年时。. S4 U) t& d! f
  应该说,①②③是都是对的,只要把第②点中的“青少年”改成“我”就可以了。④⑤⑥是三个彼此没有多大关联的观点,不宜联系起来在一篇文章中论述,更不宜与①②③合在一起。主要病因是:在展开话题,逐层分析时没有考虑到要与开头所提的中心观点一致起来;思考问题信马由缰,漫无边际。显然,据此写成的文章必然陷入内言驳杂,观点散乱的泥潭。6 s5 g. e4 N7 _$ N, h* H
  病倒四:在分析中偷换了概念。0 R$ d+ `) A  b! B1 m0 i
  有这样一道材料作文题——) x6 _# K' Y1 j% G$ d* `: b: x
  根据以下材料,提炼观点,写一篇议论文:
+ o- |2 M: N9 j4 l4 |# Y0 A  巴西足球运动员贝利一生踢进了1200多个球,两次荣获“球王”的美称,使得民办上无数球迷为之倾倒。然而,当记者问他哪个球踢得最精彩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下一个!”& C5 ~# f1 ~( A3 ^, ^) V  d
  一位同学写了这样的开头——0 r4 X9 R6 Y) \! E
  贝利的话,风趣幽默,道出了他成功的秘诀,提示出一个平凡而又深刻的道理:不满现状,不断进取,就能取得新的成功。古今中外,大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都有不满现状,锐意改革的精神。毛泽东、周恩来年轻时,就是因为不满现状,才立下改造旧中国的宏伟志向,投身于革命斗争,顺导中国人民建立起新中国的……
% X4 e- F4 U  X: w( \- c% Q+ L  上文由贝利的话引出的观点,是正确的;由于没有真正把握论点中的“不满现状”的内涵,在继续分析时,误入歧途。论点中的“现状”是指已经取得的成绩,达到的水平;而后文的“现状”则是指腐败的社会现实;前一个“不满”,是不满足,后一个“不满”是憎恶,痛恨。作者随意偷换了概念,以致转移了论题。/ }, L3 `6 f& X
  病例五:在分析中逐步缩小了论题。* Z, l7 i- d& z% k1 R7 h" }. J0 P! U
  一位同学的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u! @. D3 P8 j: x# \  l' {% W
  学习语文很重要。语文学得好,对于学好其他各门学科,提高思想认识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迅速成长为又红又专的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下苦功夫,多读一些文章,多掌握一点写作知识。学习方法就像过河的桥与船一样。没有桥与船就过不了河,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就掌握不了知识。
, E# h. j8 [1 N* P5 C, F  上节文字共5句话。①②句讲学习语文重要;③句只讲怎样学语文,与①②句关联不紧,偏离了话题;④⑤句讲学习方法重要,属于另一话题。由此可见,作者每分析一步,就缩小一次话题,并使话题渐渐偏移开去。显然,这也是一个不容轻视的失误。
) a# x) c- S' c  以上五种毛病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写作水平不高,分析能力较弱的同学容易犯的,专为指出,请务必留心。
; n( }( b6 f) \5 k4 m7 B5 e  下边出三道题目,请分析。, {- B) n+ x' Q1 q! X+ h- R( A
  练习一:指出下面语段分析的错误并加以修改:
- f2 b% ?/ Z1 }& g  说到聪明才智,人们常常会想到诸葛亮,他智慧超群,胆识过人,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可是由于劳逸失调,造成健康状况不佳,死时才54岁,正是可以大展宏图的年龄。杜甫因此哀叹他:“余下空门三千客,辜负胸中百万兵。”可见只注意智育而忽视体育是要不得的。但话又要说回来,生命的长短也是相对而言的,碌碌无为,即使长命百岁,又有多少意义呢?反不如短命的好。人生在世,只要活得有意义,生命长短何足哉!
. V) Q$ k( m5 W  (提示:前半部分说“忽视体育要不得”;后半部分说“人生在世,只要活得有意义,生命长短何足道哉”,分析偏离一个中心;应把后半部分去掉,补充一个因忽视体育而造成了危害的实例。)
# P$ \  e" {$ a- A- p  练习二:分析下边的材料,提炼一个正确观点:
; E2 r  v3 g8 ~  G  觉悟
4 C: V$ u# _+ t# k. v  (巴基斯坦寓言)
$ L" i9 ^9 r" Y  一只梅花鹿在泉水边看着的自己的倒影。它看到自己的角是如此神气,如此漂亮,不由得心花怒放。但是当它看到自己细小的腿时,不由得叹口气说:“真主给了我这么难看的腿,它真是和角不相称啊!它使我这美丽的角大大逊色了。”
4 u* P4 H0 C0 `/ g: \3 i0 C  梅花鹿正在思忖着,忽然来了一个猎人,梅花鹿赶紧逃走。它跑得飞快,猎人根据追不上。然而,跑不多远,梅花鹿来到丛林中,它的角被树枝钩住了,就这样它被猎人捉到了。
: T) r+ Y2 o- x: @0 }. Z, x2 @  这时,梅花鹿叹息道:“唉,我是多么愚蠢啊!我的角曾使我洋洋得意,然而也就是它使我落到猎人手里。我不喜欢我的腿,然而它却可以把我解救出来。”1 {; I" E# R7 j. D! w8 Z3 z
  (提示:不能静止地看问题,要全面认识事物在不同情境中存在的合理性): Y; k! n) `: _1 ?
  练习三:读下边材料,按要求作文。3 y; B. d. F$ i( g
  据报载,著名作家刘绍棠曾遇过这样一件事,他在某地吃饭,有一位声称“古今中外的一些名曲都会”的歌星女郎问他想听什么歌,刘先生就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不料歌星顿时面红耳赤,悄声说,国歌不会唱,请另点一首。1 {% y. @; I) f( P% `) w" Y
  要求:1.假定你的同学乔言认为歌星不会唱国歌不应该,但请客人另点一首还是好的,你有不同意见。写出二人对话,不超过200字。要有适当的神态动作描写。
3 {; y7 F* n5 e+ p& z  2.根据材料所举事件,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2 S+ I9 v* @2 l6 G/ j$ J; T  (提示:①同学乔言的看法不对,他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②提炼的观点可以是:唱国歌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爱国品质。)
% g6 x6 T: V! m+ W3 ? ) d" w& n7 J( Z: l- r

+ `8 A+ y. B; I" ~2 g2 z7 Q5 o0 ^% i. b1 h8 @/ Z+ ~

* l  t3 ?' w, v5 {/ Q相关阅读:高考高效指导揭秘之:亮点设计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16021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