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教宝宝学习“数”的好方法
% R0 w/ q; t7 l p; w) V! [ 许多孩子会熟练地背诵100以内的数字,但是他们不一定理解每个数字的真正含义,多半是死记硬背的顺口溜,所以家长要帮助幼儿掌握“数”的含义、“数”的概念。家长应让幼儿了解不论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怎样变化,只要数一数就能知道是多是少。1 I% R4 \ [: d; r t# u4 y! a5 u
(1)了解“1”和“许多”。2 t: c2 \, V2 v+ C) K" _$ `& a' [
在初涉数概念时,家长可借助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让幼儿观察和触摸实物,区分“1”和“许多”,了解“1”和“许多”都是表示事物数量的;组织幼儿进行分、合活动,帮助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例如:停车场上有许多辆车,问孩子“司机叔叔每人开走一辆,还剩几辆”?回答说;“一辆也没有了”。问:“叔叔们将车开回来了,还有几辆”?回答:“许多辆车”。通过这种练习,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了解“许多”是由一个一个的物体组成的整体,即许多个“1”组成“许多”。整体又能分成一个一个的物体,即“许多”能分成许多个“1”。! c4 @3 |+ z: [; S& X# j" q3 t
(2)学习10以内数的点数和序数。( I. Z, {9 R( m/ A" I( A1 i
在幼儿数数时,常常会出现手口不一的现象,也不知道最后一个数代表物体的总数,更难区别谁在第几。这说明幼儿已有了数的意识,但未形成概念。所以帮助幼儿不仅要认识数本身,更要掌握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家长可找一些幼儿感兴趣的玩具、几何形体、日常用品等具体实物,让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数的实物,并让幼儿掌握数到最后一个数即是物体的总数,然后再指出物体的序数,“谁在第几位”,“谁排第几”等,使幼儿理解多少和第几各是什么意思。数的认识常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同样多的物体,排的紧些的认为少,松些的认为多。家长应让幼儿了解不论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怎样变化,只要数一数就能知道是多是少。) q7 l! Z& v& u1 ~: c! u
(3)相邻数学习数的相邻数,对加减计算的学习起到基础作用。
" K, v, L' l$ H5 W7 s( c家长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掌握几添1是几,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多几少几。使其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相邻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7 ?2 Y `/ c4 ^9 l' V- u
(4)数的组合与分解数的加减计算是幼儿数概念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 W6 S1 v& Q' j
在这个阶段家长培养孩子应从“几和几组成几”,“几能分成几和几”上理解。比如家里养了3只公鸡、2只母鸡,问家里一共养了多少只鸡?桌上有5个苹果,分成两组有哪几种方法等等。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脱离实物,通过表象来掌握数概念和运算能力,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