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帮助宝宝说话四部曲

[复制链接]
49 0
pwhfvyhgl 发表于 2018-2-21 00:05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宝宝学说话,是不少年轻父母十分关注的一件事情。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来说,婴儿18个月左右就开始说第一个词语。这第一个词语可来之不易,它是宝宝经过此前十几个月(心理学上称为前言语阶段)的积累、酝酿而产生的结果。
2 W# I) ?6 h# [# z3 T
, _% u% c2 W( Y 专家认为:如果父母能在前言语阶段为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并加以科学的引导,就能促进宝宝日后的语言发展。 $ R: ~8 T$ j3 Q) A
Step1:Listen to me! —— 使用“妈妈语” 3 ?. [" N' O- j) U' B1 @2 u
日常生活中,当妈妈和宝宝说话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提高声调并采用夸张的语气和简短的句子,这就是所谓的“妈妈语”。% t' M( E8 H. D5 [) v
宝宝喜欢“妈妈语”
: _  Y$ ]) j+ J研究发现:相对而言,婴儿确实更喜欢这种“妈妈语”。因为缓慢的语速、夸张的语气和高扬的声调,可以帮助宝宝从一串串连续的语句中识别某些重要的词语,从而使他更好地理解并学习这些词语。同时,使用这些“妈妈语”,可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一旦宝宝被吸引,他就会逐渐地安静下来,注视着妈妈,并通过“咿咿呀呀”的声音、微笑的表情或其他身体语言来作回应。这种互动一方面有助于加强母子之间的情感连结,促进亲子关系的顺利发展;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宝宝日后成为一个乐于与人交往的人。
: g/ o/ a' g- V0 l Step2:Talk to me! ——和宝宝交谈 + S6 W* I4 H, B* Z( u2 c3 X3 J0 A# `
一般来说,成人交谈时,每一个说话者都会遵循轮流发言的潜规则。但尚在学习说话的宝宝,他们对此是一无所知,所以妈妈在和宝宝说话时,需要用心地帮助他逐渐形成这种意识。
8 [& B) v/ x9 B0 H7 b 妈妈和宝宝的会话互动模式
4 c: y! K- [+ R8 d; R 一开始,妈妈可以鼓励宝宝参与到这种会话互动模式中。刚出生时宝宝的哭闹大多是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如:饿了、渴了、热了等等),如果妈妈能用心地记住宝宝哪里不舒服时会有怎样的哭闹,并及时予以满足,那么宝宝就会慢慢懂得用不同类型的哭闹来传达不同的需求,从而和妈妈形成了一个初始的会话模式。而且,宝宝会逐渐发现:原来发出不同的声音可以引起别人不同的反应,从而使他对语言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 [7 U3 \) X, P4 U
  在这种模式的互动中,妈妈要对宝宝的任何非言语反应作出回应,就好像宝宝确实在和你对话一样。如果宝宝对你的反应一时不理会,你可以耐心地等上一会儿或借助于眼神交流、身体接触等途径,使宝宝产生反应。随着宝宝慢慢长大,你可以相应地提高要求,鼓励宝宝主动地作出更趋近于正常言语活动的反应。3个月时,妈妈可以把宝宝作出的任何反应都当作对自己的回应;慢慢地,宝宝会发出声音作为回应;7、8个月时,宝宝会用高质量的发声(如咿呀学语的声音)作回应;1岁以后,宝宝会用类似于词语的咿呀学语作回应。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宝宝就会慢慢说出第一个词语。
! _( g* }! N! z2 e Step3: Look at that!—— 一起来看!
9 m3 n* {( ]1 ]/ H, f8 E% ~  大约6个月时,由于视觉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宝宝不再满足于和妈妈面对面的两人互动,开始对外界物体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 S) N' i2 g0 f
' H$ `4 `% a- P4 O) c- F
这时妈妈可以改变策略,在洗澡、吃饭、游戏、看图等日常活动中,和宝宝共同注意、探索外界事物,一方面可以鼓励他参与到人际间的互动活动中,另一方面也可帮助他学习一些日常用语。 / P( ^9 E# z+ Q4 @
用敏感方式代替干扰性方式
) M" I9 p% b7 A- x4 Q# s  在教宝宝学习词语的过程中,妈妈常常会采取一种干扰性的方式:就是任意地指着周围的某个东西,告诉宝宝这叫“某某”,而不管宝宝当时正在看什么。其实,这不是好的方式,最佳的方法就是妈妈细心观察宝宝对什么东西感兴趣,然后适时地告诉宝宝:他正在玩的或看的这个东西叫什么。实验研究发现,这种敏感的方式不仅能很好地帮助宝宝学习当前的词语,而且有利于日后语言技能的发展。
' O* r# `% y  w  H! }) z* c; C  BOX:小知识:
& Y  c$ p" A9 _一般来说,8到10个月左右,宝宝开始理解词语了!8个月时能够对“爸爸”、“妈妈”、自己的名字以及某些常用词作出反应,11个月时,宝宝理解的词语一般可以达到50个左右。
3 z5 J2 K9 J7 Q  h" g; L8 v  Step 4、Here is what we say! —— 有效利用情境 ; y& B) T) V0 w; \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它是指在儿童的实际能力和可能达到的能力间的区域。维果斯基认为:如果成人能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水平,设计恰当的任务(也就是幼儿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能力水平)并加以引导,将最有助于幼儿的发展。
  c! A* z5 q. R4 s  B  提供适时、适当的语言刺激
2 f% s7 T0 b4 ?" A7 s$ U! n1 w 因此在宝宝的日常活动中(如:吃饭、洗澡及游戏),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宝宝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适时地提供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语言刺激,帮助宝宝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大量的词语和交往技能。/ h+ n7 \% z# m
  以宝宝喜欢的游戏——骑马为例,开始时宝宝可能是完全被动的,他只是坐在爸爸的膝盖上,任由爸爸摇晃着。玩过几次之后,爸爸可以逐渐提高要求,引导宝宝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来:由原来只是轻微地摇晃宝宝,变成动作幅度大、来回地摇晃。这时,重要的是爸爸要观察宝宝的反应(是快乐,还是害怕),然后再决定是否增大动作幅度。如果爸爸的动作幅度增大后,宝宝开始害怕或哭闹,则说明变化的幅度太大或要求太高,需要降低,以适应孩子。在整个游戏中,开始可以由爸爸说话,慢慢地,爸爸可以省略几个词,并模仿宝宝发出的声音。这种会话式的互动游戏,不仅能让宝宝习得相应的词语,也使他逐渐明白了交流是怎么进行的。
+ ]9 k9 e5 v3 T7 W/ W  总之,宝宝的语言发展离不开适当的语言环境和刺激。如果爸爸妈妈能细心地关注宝宝的语言发展动态,并适时提供恰当的刺激,那么宝宝说话自然水到渠成。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0

帖子1873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