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高中是人生成长变化最快的阶段,所以应该用心去想,去做好每件事,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区时的计算方法:公式法”,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学子。
1 ?) h4 T, q: l高中地理区时的计算方法:公式法) d1 w* C8 H6 v) o* |
公式法是区时计算的“万能钥匙”,时时管用。利用公式法进行区时计算的步骤大致是:
7 j: Z0 ^% D6 |8 [& V第一步是求时区:即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的时区。其换算公式是:(某地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结果取整数,舍去余数)。所求地为东经度则求出的是东时区;所求地为西经度则求出的为西时区。如求130°E所在的时区,用公式法求解如下:(130°+7.5°)÷15=9.2,取整数9,舍去余数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东九区。& F, d& M/ X) u$ O- j% y/ A! Y: g
第二步是求区时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
2 ]( i% I; M% c8 I: J$ {A.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1小时;
- r1 {+ [7 L* [. HB.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6 [8 P3 P7 u/ h ~+ Y+ d# L
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1小时(不过日界线)* J$ |. m2 E s; I% @( {$ R: b
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12-西时区数)]×1小时(过日界线);1 ~- t2 w" ~! j% L& S% g
第三步是求区时:区时的计算可以分两种情况:过日界线或不经过日界线。 @! R' n( i+ \# Q+ x
不过日界线:A.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h* `8 Y! \- W+ H0 ^; {6 G
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2 L0 ? @4 B* i/ G( w" j! ^
过日界线:A.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 Z5 G, W3 r0 u1 ^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 y4 y9 n( v4 E. `第四步是如果有飞行时间(即路程时间),则要加上路程时间。
4 D$ a; C! A# S: b3 d8 Y- T由此可见,利用公式计算,不必绘制时区图,但学生要理解并掌握公式的使用情况。即根据题干的信息,确定应该用哪一个公式。
" _0 H3 {. D3 g6 q. u4 u8 ~; M当然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更为简便的公式。这个公式不用管两地在哪一个时区。只需要先假设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分别用代号+1、+2、……+12表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分别用代号-1、-2、……-12表示,中时区用“0”表示。就可以根据题意求区时,其公式是:' W# i0 ^& T! Q$ p$ @# v9 p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未知时区代号-已知时区代号)×1小时+路程时间3 D( G% D% A$ X% C0 d7 ?
利用此公式计算时,需要对所求结果进行判断,因为结果可能出现负数。如果出现负数,就要再用24小时换算
; T: E* S5 t# ~8 w/ s# G8 ^高中地理区时的计算方法:公式法由整理提供,愿考生学业有成。更多关于高中地理考试内容请关注【】! |3 I( j5 W" p;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