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高一历史上册检测试题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复制链接]
320 2
ropan 发表于 2016-1-7 19:27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册检测 从汉至元制度的演变/ Q0 H& l1 b% A+ @
/ }" ?  T1 @5 Y: }( t5 ^. H
高一历史,高一历史上册检测试题,高一历史试题
9 @! s8 y& o1 U% J& ~5 G, }
/ g  k8 w, P  ?/ T# n. q/ f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R  f4 b# W; l: L2 F! _* M; {" n' w6 V0 @1 p2 @" O% x4 v
达标训练7 d, z! o, ], \( ?2 N' ]0 o

8 }. K8 w# ~  s9 ^' T* O【基础达标】0 _/ W) ]# T5 }- m3 V

7 A2 m1 o6 e2 o) t) p1.(2010年北京西城区模拟)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 ,由郡守统辖。其目的是( )
$ A2 z5 D, p2 c: }& u* S/ H
+ R! d0 L( k; N4 l" T# qA.壮大皇族力量 B,高中数学.保证列侯利益 C.加强中央集权 D.笼络王侯人心7 G8 w( @' }  A! H4 i9 i

1 L$ z1 P7 d/ o) w9 R& X2.(2010年福建卷,14)《 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 C( Q0 ~8 b$ y$ M5 R$ n
, T# G& c. P1 z6 V% N" H! e  l
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8 r. F8 D/ w9 }3 F! n
+ b9 ?) N0 w5 ]5 v
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 [$ w1 |1 S9 p# n& K9 @0 v( B6 o
1 M, B$ ?4 u" @7 @3 C9 g, q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1 t; \( z( o: x& j3 f1 g: Z& N2 P+ m2 s3 b# T; Y( e  h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 G) H/ v1 m' U0 d( p4 e* x
; C: u, D. c) S+ |. y  t
3.(2010年安徽巢湖模拟)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中”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之以诗“翁
4 S5 J# o: X  W7 m0 z. G1 M6 n  W0 T# n1 u  ?. X; p
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7 O) \1 p$ c1 C) n( s* d

4 w& s7 V1 s! ]3 l! i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 )8 G9 @, O4 \' R

4 Y4 R$ p4 {9 u& G1 I/ v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 J& m  W7 v/ z/ B" H) `0 G4 j" l" \
8 ~' l6 f# D- C# ]4.(2010年山东高考卷,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
6 N* [2 r  q7 q* C$ _! M; b8 @, S1 l8 L" G9 I. l
反映出( )
, Q. d1 t( g% Y4 {* ~: n: O* J+ V# Q' ?2 h1 _* A* I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 到顶峰$ D$ U$ \) y* u/ S( F

( ]" @- s3 b) K) k7 f' o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1 J, ~7 h7 F' H2 a8 K3 o0 t1 ~* y( `5 m3 d
5.阅读下列材料:
% ]" Z& D7 T$ |: k7 V6 i/ u+ M" o5 \/ t  F; D$ z
材料一: 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 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样的安排纯系一时权宜之计,从未预计长久保持。即使在创业人刘 邦去世之前,已有不少侯国,因有心和无心的差错,被削被除。……这种加强中央统治的政策,至第五个皇帝刘彻在位期间达到极点。……
- f2 F  E# i# A7 Y# ]# Z+ x6 B+ E) U3 [)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a' b- @+ j) g% Z# y2 d

0 }/ W, Y: ?3 A  i% K0 [请回答:+ n7 P; g. ^0 j9 ]- n! w5 o/ `3 X  u6 F; h

+ {% N8 N$ k$ U1 E6 B1 L(1)材料中“‘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什么制度?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后果。& Q4 X$ n% W+ P' K- }5 l7 O" v8 C" ^
/ B& q: r! i; @) x7 A; u  r8 t
(2)加强中央集 权在“刘彻在位期间达到极点”的表现有哪些?- @7 C; G6 B; y
3 l" {$ ]0 I/ Z- {( P9 |& x' E0 }
材料二: 赵匡胤力所能及的地方,中央集权措施执行得既轻快也彻底。
% z6 [6 j0 `/ C/ g3 S% T3 _( r% R% Q* [1 S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 Y' ^% {4 X# `; s3 B% t  _5 V# J3 c- J

9 h2 ]$ r; T4 t(3)北宋是如何“轻快也 彻底”地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0 T+ D% n8 f% S- ~2 T9 Q# Z0 t【考题回放】8 p# e  P( d# x1 f

) U8 f) w6 a9 P: x" Y1. (2010广 东高考卷,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 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
, w( b& ]1 G. m( p) D: u, y' T7 k! F) ?# v& i3 x
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 h# I' E: S& x3 \) \; @- H5 Q/ V9 W2 @/ O  p: q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3 \6 F  R" `3 l/ l( e+ X

( m  L' Q& S. h+ E- K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 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4 o( M6 l% O+ C- y1 R9 t
1 ^# O" @! t: c: I: I% I2.(2009年浙江高考卷,14)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
$ z& T8 d/ \; x* N7 ^
/ A5 B9 x9 k& v* ]& M图反映的朝代是( )# t' l2 j6 A% w% |  ?) ^

5 i! N! t7 X; X  k( WA.唐代; A6 c6 {- l( }( m7 ?# D
& Y5 T' \  I% ^& ~: i& S  |
B.宋代
% z2 K0 @, O3 y
7 F4 E" F! P4 O2 N3 v/ t4 mC.元代
8 N+ \- B+ g* @) a  j1 ?+ N$ ]. ~. Y! o$ K3 S" Z7 e
D.明代
. R% I2 P/ M: |% L5 [
7 Q. P' z8 a, @: |( j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N4 [' J$ W6 a5 U$ T, @

, p8 p2 s* j! `达标训练
4 `" K5 F2 B( X5 Z, x1 I6 _; ~. [$ {+ R) I
【基础达标】! X* G4 f" b7 c' ], J
5 [" d( ?6 \% e5 C5 @
1. 答案:C: \/ v. t- X- P3 N

* `/ N# B; z' t6 }5 w# Q' v2. 解析:本题引用古代著作中的材料考查三省六部制,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掌握和材料信息的解读。根据材料和概念的理解,A、B、C均是正确的。B选项转换换了概念,它不属于监察范畴。
& ~9 m$ \7 t6 I% l( G; ]. F. }. @$ X4 J2 y. x
答案:B
( R) F/ F+ x3 g0 K" P7 Y/ ^" a8 ?( I0 x( `2 W5 x! T! H. D
3. 解析:北宋初,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设“通判”。
8 H( w" T1 ^8 [" S' B
& ]/ D& s* ]" j* k7 C1 k答案:C2 O) S) f5 V( Q& T6 |

0 S8 b! D% Y  n. A4.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从材料可知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权,枢密院掌管军事,而三司使掌管财权,这样相权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A项宰相的权力是缩小了,一分为三;B项是指清朝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D项材料不涉及地方。" b9 s' X2 [5 p" S  G/ z5 p$ u( O
/ I1 d' n; |) Z- D
答案:C2 r% |( C- f4 x& [% F, d  T

: v  g% \" g% ~+ }" b5 M- A5.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体现郡国并行,第(2)问材料中“至第五个皇帝刘彻在位期间达到极点。……”中刘彻可以知道是在西汉。关于原因第一句就是原因,后果可以结合书本。解答第(3)问一定理解是解决中央集权问题而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问题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如何使地方服从中央,就是不断调整地方机构,削弱地方的行政权,兵权,财权。而不是专制主义,影响应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答。
8 H5 G/ i4 m0 i, t. J% m, K4 G. i+ m2 j' }
! b2 c  X, D+ z, X) C% H3 b答案:(1)郡国并行制度。
9 J2 N& v" \, L: T1 b" M/ A1 q* ?) U
原因:国家地域辽阔,难以用单一中央管辖的办法;刘邦错误分析了秦朝灭亡的原因;迷信血缘关系。
0 }6 l8 ~( e+ W0 J6 ~' u
6 q' q  H* w1 T/ ^后果: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削弱中央集权,酿成七国之乱。) f( @/ i/ y. z# _  Q

: E8 V0 W! g7 i2 c; h  G( r$ V(2)以推恩令的方式解决了王国问题;以刺史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思想上的控制。& W/ g" ~! m, I. _0 P

1 q6 B; J$ d9 I(3)①剥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夫悍将的权力;②中央派文臣任州郡长官;③另设通判,负责监督州郡长官,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④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由中央掌握。
' S8 v7 t& d" Q2 N/ E$ i, ^
3 g8 ]5 C2 G. v影响:①基本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加强了皇权;②为元、明、清三代的长期统一创造了条件;③造成宋的积弱积贫。
7 [' [; n  x' b" s$ C# A  o, z. t0 u+ e- `% X5 M, w
【考题回放】4 L! ^: t% J* d! G2 L
! u4 Z# h, M% V
1. 解析:本题以唐宋谏官的产生和职能考查唐宋君主专制的加强,旨在考查考生俄比较分析能力。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 t7 j5 v- @; x7 o8 G* N0 [8 P$ k
% A1 V" v  M2 Z+ V. \* ~5 i! r
答案:D
! G" Y; S5 y, L, Q8 ]5 v3 |! N& J, y0 ^3 i: A1 S
2. 解析:本题考查从图片材料中获取信息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三级,与题干图片相符合。另外,由图片中的“知州”、“通判”也可得出正确答案。
+ I( z$ j2 [$ d; c* |  g0 ~6 s* U. L7 N6 Z
答案:B
- I/ P7 [8 B! @" q( q
' B/ W, L9 o, v' h8 X; \2 ]; j/ E* X, N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过目不忘单词通(淘宝)

精彩评论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cYvTdWqNiX 发表于 2017-4-26 10:52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好帅,羡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Alepfoell 发表于 2018-3-30 01:10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3035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