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感官的灵敏练习?7 m! g$ \0 B1 ?! l, H5 M+ h
1:视觉感官的练习: (两人一组,每人10分钟)2 T) i- h8 H; e% N. g
◇ 度测:
1 o9 N9 L- k' ^ A选定三个确知各答案为“是”的问题,依序讯问A。
- ], V& [ b! _3 y0 I% ? B在心中思索这问题的答案,但不要说出来。A度测出B以非语言的方式答复“是”的样子。
( Z( H' G5 p4 r2 a 然后A再问B三个已知答案“不是”的问题,并于B思索答案时,A回想上述任何一个人,或想另外喜欢或不喜欢的人,A从旁度测之,找出B回答“不是”的样子。
9 x5 O( }8 b8 a1 G! L# _3 a7 C- I ◇ 检视:
& }7 P8 o$ x/ J4 M X A向B问一些长短题,但A并不知答案是什么。在B考虑答案之后,A代B阐明谜底。B则立即指出A的度测是否准确。. l0 l F9 }( v$ W) h" @6 }
持续三次猜对后就可角色对换,重复上述步骤。
( n5 H d1 a- N; H( p [ 2:听觉感官的练习: (两人一组,每人10分钟)
1 \# U4 ]/ Q) V& {2 G0 w; F& J ◇ 度测:
) f! i) B: g2 V/ O, } B先闭上眼睛,听A说某一句话,如“今天气象真好!” “你好吗?”“再见!”或“记得再来哦!”等,但分离以两极的心境说出,如“愉快”对“愤慨”,“恳切”对“讥讽”或“高兴”对“气馁”…等。4 c4 o$ L6 D8 H- p8 g4 ~1 y5 _9 H
A在说之前,要先说这是第一种,或第二种,然后再说那句话,几回后,确认已可辨别了,再继绩下一步。
) x" C7 b0 E. g ◇ 检视:
8 ?+ x4 v$ n7 }+ T; x0 O9 y A这次不当时说是那一个心境,直接讲出那句话,B要立刻回答出是第一种仍是第二种。如果一时不断定,可用猜的,直到连绩三次都说对,就可互换角色,重复上述步骤。
4 b6 u9 u3 o" E. `2 i1 x; j ◇ 挑衅:# |/ q g/ c9 I( q9 f+ c p
更挑战性的作法,是A可以再增添一种心境,或以两种较近似的心境来说。刚开始时,可以用较长的句子,逐步换成只用一两个字来说。4 p" `5 j/ k9 x: N
3:触觉感官的练习: (两人一组,每人10分钟)
7 k, {! m! W" R$ s& A5 \ ◇ 度测: (进程中两人皆闭眼)
5 n( Y0 ]9 y( c G. { A将手放于B手臂上,心中想着第一种心境或心事,约半分钟后手离开,两人皆动一出发体,甩一甩手,以转变心境。
^; a% M( ]% d6 ~) j" y 然后A再将手放于B手臂上,一面说第二种,一面心里想着另一极真个心境或心事,通技巧之如何欣赏6号?,约半分钟后手分开,动一动身体,并询问B是否已能分辩,如还不行,就再重复一次。如已可以了,则进行下一步。
) l0 ?) Z/ @* x) a' D ◇ 检视:
K( f R7 W1 r' T C. Z A不再说出是那一个心情或心事,手搭上B手臂上后,直接进入那心境或心事,B在恰当时光内,说出是那一个心境,B能连绩说出三次正确的答案时,就可调换角色,反复上述步骤。# B6 j! T3 x9 M
◇ 挑战:
/ E3 u, \9 E+ i6 S# K/ _1 n A可以更少的接触,或放置于较不敏感之地方,或略微隔空进行之,亦可再增长一种心境或心事,交替进行之。
N# I9 x& D) @2 Y2 g 02 感官用语训练:2 {( f7 w5 h% u7 z
◇ 用语的转换(转译):(四人一组,每人10分钟)- x' O8 I* }# U3 C# p0 G
选一个他想转达的讯息,以中性或非特定用语的述说:
6 N& i) Y( R, x+ y; F: } 使用“视觉用语”,表达相同的讯息述说:
* |( ?' x2 \ m1 P! v 使用“听觉用语”,抒发相同的讯息述说:
* n$ z% q/ K' G& y2 R( w) ~ 应用“触觉用语”,表白雷同的讯息陈述:& R0 I6 f: }( T D9 U C
◇ 例如:我了解你的意思。; d, M( d' g: ~+ C3 i
我可以看出你要浮现的部份。
, p0 j. X( C. h2 D# M, D 我听得懂你在说什么。( g: ?; |: I) P; N
我可以抓住你的主意。; u5 L9 z5 {9 t x( n0 e2 U
◇ 练习:
. [8 p: I* x7 c9 G 今天天色真好!
" K( q4 ?. q7 W3 ~ 我否认,这一次的会议有不同的目标。
6 N6 p6 p9 L. W/ P) P( r4 V. C 不晓得,台湾经济状态的未来会如何?
2 A6 r8 N% M/ [( V 我无法了解,你这个打算有何意图。
5 ]& n5 @9 N, w( K+ A- U 03察看测度练习:
3 w8 ?3 F' \2 H1 a+ R' Z9 i 找一个友人,请对方回想一个“高兴”的经验。当心观察对方的身材语言包含1.姿势、2.表情、3.眼睛位置、4.呼吸、5.其它轻微反应。; U! B" d# K* Q
请对方回想一个“困扰”的经验,警惕观察。留心两者的分辨。
9 v, k1 Q: Q% ?% z$ W, V 请对方回想一个“兴奋”或“困扰”的经验。观察对方并猜出这是甚么经验。向对方略作说明你所观察到的讯息。
6 H1 T3 d. ]9 c2 V8 e 请对方想一个“刺激”的经验,并小心观察。
) Q: A9 i1 H. s* g4 n! {+ t' \ 请对方回想一个“兴奋”或“困扰”或“刺激”的经验。观察对方并猜出这是甚么经验。向对方解释你所观察到的讯息。5 a* D; t5 G; z$ F# h g
◎ 测度练习: (两人一组,每人10分钟)( U# j# ~+ }& k+ O
A请B回想一位他很喜欢的朋友或亲人,当B开始回想时,A注意B之眼睛位置、头的角度、呼吸的深浅、快慢..,脸部肌肉的松紧、肤色、唇的大小…。
# W8 i$ J: X8 I+ x; \. j. R 现在再请A回想一位他不喜欢的人,A在观察上述要点,看看那些有变化了。( B! c& D E) o5 C, U6 B' ~
随B回忆上述任何一个人,或想另外喜欢或不爱好的人,A要能辨识出来。
$ r' b' k2 \+ h 角色互换,重复上述步骤。
+ Y' N$ P0 `/ o9 O- V# r1 S4 _: H ◎ 视察“眼球挪动”练习:(三人一组每人10分钟)# f. i/ X# a( x% I; G
A站于B / C两人等间隔之正前方。
& ]3 u0 x5 `1 ^+ I: i6 S* y B / C轮流发问,并观察A眼球移动的情形。4 n0 [ m( Z6 N5 `( S
A按B / C之问题,于心中思索,但不回答。B / C于提问时,细心观察A的眼球移动情形,A之眼球若有不如预期的移动情形,B / C可破刻问A,“心中经验了什么?”。4 F: ]/ A8 ~* N2 Q ?
角色对调,重复练习之。- `7 X/ G; t; N
04 走三角形练习:(两人一组,每人10分钟)% s8 ~9 I1 @# ]" `$ q, P. Q
A:先选择一个情境,此情境含有视觉、听觉及触觉的各种因素。
* V. W; `! O. c9 j7 P B:请A设想地上有一个三角形,自我成长建议──第六型,并在三个顶点上,各指订一种感官经验(如视、听、触),并要A解释三角形的大小、色彩,以让三角形的感觉更实在。
5 \/ P( d/ p# Y: g B请A站到三角形上最合乎其当时心境的处所,而后开始延着三角形的边线,十分迟缓地移动到另一顶点,B并留神其反映的变更(视→听→触→视…)。
Z% c6 e: Q' J 等A已延边线绕三角形走过几遍,并经历过各种感官变化后,B请A站到三角形中心,让他同时感受到所有的感官反应。, w0 C: ^. B4 H1 H! @! {! D
角色互换,重复上述步骤。
. S5 l$ c, {5 M) l, r0 r( { 05 用语类型的对应练习:(两人一组,每人10分钟)% o8 L3 }0 m1 o- D9 [, n! e
A,B选定一个探讨的话题,而这话题是A感兴趣的。
9 b& m# A5 ~5 @8 C, _ A开始就主题发表看法,B于回话时,务必使用相同类型的感官用语。- Z' ]) y& W- h( g
3分钟后,B成心在接下来几次对话中,使用不同类型的用语。7 S! k2 }% C2 W6 J ]
随后,B又恢复使用与A相同类型的用语。& Y3 N$ S) I! x; |, k
角色互换后,再重复上述步骤。" h5 }: @7 |3 j4 q( w: C+ o. l
结束对话后,两人分享过程中的不同对应,有何不同感受?
7 N% c% ]! p0 h 06 以语言呼应眼睛移动的情况练习:(三人一组,每回10分钟)
* ]# V$ f4 C3 K' H e A,B,C,共同决定谈话的主题及表演的角色(如医治师/病人,牧师/信徒,父母/子女…)。. ?! z- o+ c' m8 t) R7 ?, H* y- g8 o
A与B交谈时,C站在B身后,并以手势指挥A的眼睛看向某一方。
5 [9 r" N8 o" _; _$ q. L! k A按照唆使,并使用中性用语说一句话。
5 ^& ] F9 g5 ]" b$ w B依据A的眼球移动情形,以其所代表的感官体系中的用语,转述A的话。
" Z. ~- G4 e4 L, n3 N 在呼应了三分钟后,在接下来的一分钟,故意使用与眼睛移动情形不一的字眼,然后再回到对应的字眼三分钟。
! J/ g# v8 @! {; n 停止后,A简述一下,当照应与不响应时,感觉有何不同。
1 h! ?# j* W1 ~; `: V8 ^ 07 学人说话练习:(两人一组,每人10分钟)% M* C. V& m0 w$ M" Y# }
A与B抉择一个两人皆感兴致的话题,开端谈话。前3~5分钟,B在对应时,模拟A的声音及使用的字眼。5 [+ D0 a7 e6 _! M- Q( N0 _; C. e
经多少分钟的模仿后,B改变其声音的特质,同时注意?A是否显得自由或不自在。A的行为是否也跟着B而改变?
( g7 `$ S" O8 A# s% v8 X- Q A与B再继承进行1~2分钟的谈话,此时,B再改变为另一种声音的特质,并注意A的反响。0 {$ q) \. F/ r. X Y+ K4 O% z+ r
A与B结束谈话,并相互讨论练习的情形。
5 `7 t. f) y1 m' k/ k' f' j6 _ 角色互换,重复上述步骤。% n$ A" }8 ]. \( y7 {
08 电影配乐:4 [: ]+ w# J ]8 U3 E! z
观看问题的电影?2 n% ], D2 ~" G# E" L
开始想着一个日常会遭碰到的困难。回想从前曾经遭遇的真实事件,想着这个事件,注意内在的影像、声音,播放这个事件的电影,注意触觉的经验。
5 M% c9 a1 z7 a4 Y7 G# x$ y @! q 选择主题音乐?
) f P. v; m7 R) i+ W# F 取舍一个与方才看过的电影完整不搭配的“主题音乐”。1 `9 k V; U. P1 M+ z, t7 e
例如?卡通音乐、歌剧音乐…等。
1 y0 a7 N9 }. }* Y7 I 配上音乐回放片子?
2 C2 X6 S! }9 j 选好音乐,开始在心坎里从新播放电影,并明白大声的配上所选的音乐,随着电影从头到尾拨放。( r+ }; u: r! t1 h" O6 Q
核对结果?
: R* W2 a+ K3 R9 a, C 现在,把电影倒带到开始的地方,重新拨放影片而不加配乐,检视这次的触觉感受有何改变?; y& m/ L5 f7 o+ H& w/ y- I+ v
09 画框: J* y4 Z, h( p$ b
想出一个问题状况?$ @( X) E+ S' H9 o; y& C7 L
找一个比拟麻烦的教训,或天天遭受得到的艰苦。8 s0 x- Q4 f: C. L% O- r% x, t
看到自己在快照当中?4 b- b4 V4 F/ K3 W0 Y# N: L9 T
很快地阅历一下这个事件的记忆,就似乎那是一部电影个别,挑出最可能象征全部经验的一个时刻,就像电影中的一个框格。凝视着这个画面,注意你是否看到自己—那个比当初年青的你?把自己当作傍观者的普通地看着这所有。0 H+ J' P- X4 w
参加一个画框,将它变成丹青或相片?
; h- t' \/ ?; P: P* Q 把那个意象保存在心中,思考你想要在这幅快照加上哪一种画框。将刚选定的那个时刻,装上框放置在你心中个人画廊的其它画作当中,将那幅画改变得更艺术。
9 o) ]4 i. u. R4 n4 g 核查成果?
' A# t }7 r2 r 现在想着那个曾经让你懊恼的事件,检视触觉的感触有何转变。如果还有些情绪,可以使用不同的框架和不同作风的图画重复练习。3 a/ n7 @) b; I O& {( ?
10 一致不一致利用练习:7 ?& |1 f+ R6 V, \& o7 u4 I
找出自己在过去生涯中,三次做到言行一致(例如?做了正确的决定。)的经验。5 T7 k: t" A! Z. P E y% _! D
找出这三个例子中的独特点,以决议何者是牢靠的指标,表现本人在那情形下,能做到言行不一。选取三次经验中,共有的某项自发性感到,并试着在自己意志下,使这感觉能够产生,如没法产生,则持续进行下去。如可以发生,则另外再找一个感觉,直到找到一个,你无奈由意志把持产生的感觉。
$ Q( J, t2 q7 N; R+ ? 重复1~2步骤,只有换为不一致(例如?做过错的决定)的例子。
( i7 ]# h5 c# r8 t4 M! f 想着某项你必须替未来做的决定,在想象决定的过程时,注意心中的感觉,NLP,与那一个经验相近,是言行一致的,还是不一致?# x4 w+ C5 p9 F/ B0 u5 M
如果得到的感觉不像是完全言行一致时,则应先行修正决定或调剂举动规划,直到取得足够讯号,九型人格沟通技巧之如何欣赏7号,表示可以做到言行一致为止。
+ y( a d5 c5 c& e, T( A% N5 i 11 与批判的自我沟通练习:
1 U; O% M5 s4 t% g! |7 S+ d 找寻自己内在一个常常在批驳自己的声音,那个声音时常是叱责你,试图要逼迫你去做某些事件。
1 f0 ]/ x+ T+ m' ^ 仔细倾听这个声音,找出它的听觉次感元,以及倾听时,触觉的感受。
, z# A/ s6 K# {2 R$ N, u6 D 正向意图?
+ u2 g# y2 L6 N 问问那个声音,它对你的正面盼望是什么?或对你的冀望是什么?# d! m& E/ X" [3 e4 i f
检视意识的自我?
" y0 T7 R9 a3 O4 o 是否赞成它的正面意图?假如是,就继续下一步。7 j: b0 m) Z. h0 `' z" h
生态测验?
' U5 x I" }% L# u, h 问问那个声音,是否乐意在契合它的意图下,试着改变它对你的说话方式,好让你更轻易了解、接收?如果批准,继续下一步骤。" Y& i9 f/ H- V* U6 A$ f
决定三种不同的谈话方式,以作为下一步骤的摸索方法。6 D: q* y) P# Y3 k: v" ?. R+ A, h; _
例如?柔跟亲热的语调、勉励支撑的口气…等。
- a) z3 ?+ H% I, ^; s u2 g 进入内在,邀请那个声音,开始尝尝看这三种不同的说话方式,了解转换后的声音对你的不同影响。
4 ^1 a6 f+ t6 b5 x0 M( j9 ] 挑选一个最佳的方式,请内在的声音将来转换为该方式来与你沟通。( C2 A. ~. `! Q9 m i+ |
12 化解自我抵触训练:
) [! T) ^. J% g: V B请A找寻一个常常呈现的自我批判的情境。5 Y Z' w+ ]( h* I, |; w {( }
A选择两种不同颜色的笔,分别在纸上写下“行为的我”及“批判的我”。并在地上标示出这两个绝对的位置。- z* F9 u, e* y; X1 Y4 o# }5 j1 k
B导引A进入“批判的我”的位置,面对“行为的我”,以批判的姿态,开始重复所有的批判。
" N/ g3 a2 J( p# X$ T" [ B让A中断情绪后,进入“行为的我”的位置,看着“批判的我”,听着他的批判,感想触觉的感触。- B1 h2 K, k) ]# ~# e; r& N" I& X
B让A中止情感后,再次进入“批判的我”的位置,看着那个“行为的我”,想想看,他这些行为背地有哪些正面的意图。
! L: v8 G% L" m2 n; E B让A中断情绪后,再次进入“行为的我”的位置,看着刚刚那个“批判的我”,想想他批判的当面,可能有哪些正面的意图。
! L6 t/ R6 \5 o( m9 A B让A中断情绪后,以旁观者的观点角度来看,这两个自我的正向意图有哪些共同点。1 `# k3 `3 I# N. I' z1 N
A再次进入“批评的我”的地位,在懂得“行动的我”的正向用意之后,给他一句激励的话。
I, g% h$ E( z A再次进入“行为的我”的位置,在了解“批判的我”的正向意图之后,听着他的鼓励,想象将他拥抱进来,与自己合而为一。
0 D$ G) P- o9 c/ J 未来模仿。0 y3 k$ E H) s% Y9 _( h$ y
! l+ @6 h( f: s5 U& u! E7 i! k9 C7 |: Y4 c7 `% `0 X4 N
' u3 K" k) Y2 t9 o& j
, U" g5 y) [ `
相关阅读:回播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