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杀师少年”是怎样养成的?

[复制链接]
84 0
shuiblue 发表于 2018-2-28 22:43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南邵东18岁的小龙(化名)当着母亲的面,杀死了自己的老师。
在4日的早自习结束后,在母亲李秀珍陪同下,小龙去办公室接受滕老师的谈话。未料到,当时,小龙身揣三把刀,和母亲一起走进办公室。“您来了,今天主要想和您说说孩子月考交白卷的事……”滕老师起身,话音没落,小龙就扑了上去,掏出两把刀猛刺,其中一刀刺中了老师的脖颈。滕老师顿时倒在血泊之中,小龙不顾母亲的阻拦,又刺了第二刀、第三刀。李秀珍拼尽全力,终于抢下了儿子手里的一把刀。此时,闻讯而来的97班学生冲进办公室,将他手中的另一把刀夺下。
目击者描述,李秀珍大哭着对儿子大喊“你把我捅死吧”。小龙回答:“要不是刀被抢了,我就把你捅死。”
事后,面对记者谈话,小龙始终微笑、放松。他习惯用反问句和“无所谓”回答问题。被问到对滕老师的印象时,小龙笑着说:“他除了有点?唆,其他还不错。”他说,两年多来,滕老师并没有粗暴对待他,或伤他自尊。面对“是否后悔,觉得抱歉?”的问题,小龙反问;“有什么好后悔,做都做了。我又不认识滕老师的家人,为什么要感到抱歉?”
而杀师的起因是11月一次周考,小龙成绩并不理想。滕老师建议他缩减月假,回校补习。“假都没了,哪有心情考试?”于是,11月底的月考他几乎科科交白卷。“考试没考好,月假就被取消了。”小龙抱怨,称“杀他的念头越来越多地冒出来”。小龙说,“我从来没把他的命放在心上。”
“我的世界就我一个人”他说,他理想的生活是“一个人住,看小说,混吃等死”。小龙说,他从初一开始迷恋网络小说,因为看小说太多,初中时买的手机按键都坏了。“他就像被小说控制了,感觉他已经分不清现实和虚幻。”
面对儿子的罪行,一向辛苦打工,把绝大多数钱都用来供两个儿子生活、念书的父亲说“我读书少,只读了四年,也不知道怎么教孩子才是教得好。我们对不起这个学校,这个老师……”老龙的声音越来越低,然后失声痛哭。
看了这篇报道,让人痛心不已,为惨烈的滕老师,也为迷茫沉沦,毫无生活目标的小龙。
那么,小龙为什么就有这样残暴的想法与作法呢?
通过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小龙的心理障碍属于反社会人格障碍这是毋庸置疑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比如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这些都不难从小龙身上得到印证。
这种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如报道中提到他最期待得到父母关心的方式是“每天给我钱,不要问为什么”这种拒绝型养育方式以及“父亲低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低”等等促成了他人格障碍的形成。
这种人格障碍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小龙说,“我的世界就我一个人”。
他的世界也的确只有他一个人,面对自己亲手杀死的滕老师,他无动于衷,毫无悔过之心----“我又不认识滕老师的家人,为什么感到抱歉?”
小龙的世界也的确只有他一个人,他称自己从未有过诸如考大学、工作、娶妻生子、赡养父母等对未来生活的规划憧憬。他甚至不清楚父母具体从事什么工作,不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记得他们电话号码,不知道父母学历和生日……。
而这种自私冷漠,情感匮乏的表现绝不是偶然的,一蹴而就的。18岁的小龙在其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种种表现,周遭的人一定会有所体会的。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他的自私冷漠,不负责任,缺乏羞惭感,情感匮乏没有引起周围人的足够重视,他(她)们并没有把这些当作问题,积极干预和应对,最终导致小龙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形成,做出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来。
“凡事预则立”,对心理障碍的干预同样适用。
不禁再次提出那个现实的问题来: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何时才能对心理问题有足够的认识与警醒,采取主动的干预与措施呢?
在这里,无意于质问学校,更无意于质问小龙那对辛苦打工,“把绝大多数钱都用来供两个儿子生活、念书”的父母。他们已倾尽了自己的全力。
虽然小龙的案件属于个案,但小龙的学校、家庭却代表了我国目前教育的现状----过分关心分数、成绩,疏于心理的疏通,健全人格的培养。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而不是灵魂被扭曲,被妖魔化。
而真正的教育,不只限于学校、家庭,更有赖于社会干预体系的健立与健全!真的希望悲剧的发生能引起警醒警觉,更重要的,是能换来改变!



相关阅读: 如何培养宝宝过硬的心理素质?
接受挫折训练 给孩子的心理“壮骨”
左撇子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失衡
宝宝被八种征兆紧张侵袭
儿童心理健康不可轻视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16021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