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同龄集体对孩子的影响力

[复制链接]
137 0
荷叶姐姐 发表于 2018-2-20 23:2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宝宝出生后应该得到妈妈充足的关爱,然后宝宝自己再经历爱妈妈、爱爸爸的过程,最后就是和同龄小伙伴一起玩。只有妈妈的爱抚是不够的,宝宝应该学会爱妈妈以外的家庭成员,然后再学习爱小伙伴,此外,他们还要学会与家庭成员以外的大人交往。6 L5 f6 Q3 Q. J0 Y* A* T" l
; K( R0 E  r9 J# N$ @9 p: l* U$ \+ U
  以前,亲戚家中的侄子、侄女都聚在一起,大大小小有十个孩子,吃饭的时候孩子都能找到年龄差不多的同伴坐在一起。有一次,出生才15个月的三女儿不知为什么突然哭了。原来亲戚当中年龄最小的3岁女孩旁边坐了别人,三女儿想让他走开,自己来坐那个位置。虽然两岁左右的孩子聚在一起最容易打架,但他们还是喜欢有小伙伴的。
, M5 w$ x+ {9 M% H
; B# A; t1 l1 A4 r6 M  有学者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以证明同龄集体对孩子具有影响力。他们把小猴子分为四组,一组跟妈妈呆在一起的同时还有小伙伴,一组只跟妈妈呆在一起,还有一组虽然没有妈妈,但是可以和小伙伴呆在一起,最后一组既没有妈妈,也没有小伙伴。' p3 c, ~; I1 O4 R$ J

# g) J3 U, f0 k  过了一段时间后,学者观察了它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发现跟妈妈呆在一起同时又有小伙伴的小猴子社会适应力最好;其次是虽然没有妈妈但是有小伙伴的猴子;而社会适应能力最差的是既没有妈妈也没有小伙伴的猴子。5 ^. t/ C$ h6 l& B0 X( f, N
) g, S7 B, ^0 v( n
  所以学者哈洛博士提出了“爱也得学习”的理论。宝宝出生后应该得到妈妈充足的关爱,然后宝宝自己再经历爱妈妈、爱爸爸的过程,最后就是和同龄小伙伴一起玩。哈洛博士认为只有妈妈的爱抚是不够的,宝宝应该学会爱妈妈以外的家庭成员,然后再学习爱小伙伴,此外,他们还要学会与家庭成员以外的大人交往。
( \' M! p4 I! |0 A6 ^/ h7 z4 e# q' I# ^9 G" y8 {
  我们常听到妈妈担心地说:“我家孩子不够大方,怎么办?”其实,对孩子来说,离开妈妈爸爸单独跟人交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应该让孩子从小拥有被爱的感觉,还要多给孩子提供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交往的机会。这样孩子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与人交往,再也不会为吸引别人注意而做出怪动作。
4 i% W$ h* h. w4 ~1 [
8 d; `( K, `$ W7 H4 l( e8 \  孩子与同龄小伙伴在交往过程中会逐渐懂得要一起玩就需要遵守某种规则的道理。如果你跟四岁的孩子划拳会禁不住好笑,即使是两个人都出了剪刀,他也会说是他赢了,如果孩子出布,你出剪刀,他还是会说自己赢了。因为孩子根本不知道规则。
, M5 h5 ]7 \9 o1 l: b9 R
* {  ^" L0 Z# P. D- t& Y  一开始不知道规则的孩子要慢慢学会遵守规则。自己很想拿到某个玩具,但另一个小朋友比他先拿到了,他就会慢慢知道自己不能去把玩具夺过来。加入同龄的集体后,孩子明白了不能什么都随心所欲。
% _' A' U! i4 g* Y7 W! V7 T0 E
3 t6 \0 m2 S2 o* E% B/ Z# S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同龄集体里当领导人。但一个人真正能获得成功并成为领导人的机会少之又少。有时候你是领导人,但有时候你也会是追随者,这是民主化生活中根本性的东西。孩子从小在同龄的集体里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些。
+ m! P9 o* N7 d: V) U8 L% d% N- t9 c- f* S1 k2 b' e
  孩子在外面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经常会哭着跑回家向父母告状,如果这时候父母只听孩子单方面的话,说:“以后再也不要跟他玩了。”或袒护孩子说:“他在哪儿,妈妈去教训他。”那么,这样的妈妈在孩子的伙伴圈里是不受欢迎的;这个孩子呢,在同龄的小朋友里也是不得人心的,而且还有可能被别的孩子认为是爱告状的人,大家就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了。& [6 \, v9 A  Y, `: n( E1 k$ J

  ^" `$ B! `. z% N! t  v  孩子哭着跑进来时,做父母的只要认真地听孩子哭诉,并且说“是吗?是不是很伤心”“是吗,你输了,很生气吧”等话来表示理解就可以了。孩子因为父母倾听了他的话,并且理解了他,就会觉得心里踏实。在向父母诉苦的过程中,孩子的气其实也就消了,也可以重新回到同龄集体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兄弟姐妹的作用同样重要,但是,同龄集体的认同更加重要。
- i  x( o7 G: x0 f& s0 b, C" V: L: p
  还有一些父母看到孩子在外面挨了打,就会怒气冲冲地对孩子说:“难道你没有手不知道打回去吗?”然后把孩子推出门外。这样的父母忽视了两个重要事实:一方面,对方孩子攻击性强,这只会增加孩子的不自信;另一方面,这种做法等于间接教孩子用暴力解决所有问题。" V) ]9 b, O3 V) Z
3 l$ k) B8 |/ y3 e  U
  年轻时我们与别人发生矛盾,一般都很想用强硬的方式来解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你会发现其实那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比起生气或使用暴力,能够明确地向对方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期望,才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26

帖子13432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