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国之君,如何管理百姓和国度,是历代都十分看重的问题。显然,以“仁爱”治天下是最合乎儒家道德传统尺度的。在《孝经?天子章第二》中,孔子就阐述了天子如何以仁爱治天下的详细要求:“天子要对百姓仁爱,不执行暴政;要对百姓尊敬,不能狂妄。对百姓的仁爱和尊敬要像看待自己的长辈一样,以德孝对待百姓,实行天下,这就是皇帝之孝。”也就是说,天子只有对百姓仁爱、尊重,才干深得人心、强固政权,这是天子最大的孝道;否则,百姓造反、山河改易,就会成为天子最大的不孝。因此,理智的帝王都把实施仁政作为自己的至高境界。
因“文景之治”而名垂史册的汉文帝刘恒,是中国历史上以仁爱治天下的典范。
汉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早年被封为代王。当刘邦逝世、吕后动员宫廷政变,刘、吕两大团体权利纷争的时候,刘恒的母亲薄氏带着幼小的刘恒,分开了宫廷这一长短之地,来到阔别京城的代王封地。薄氏知书达理,深明大义,教导刘恒读诗学经,
相关阅读: 15 我喜爱的格言
人的一生, 有三件事不能等
世上所有的坚持,都是因为热爱
朋友的10种定义
《莎士比亚的人生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