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天地父母敦睦气象

[复制链接]
55 0
潇湘公子 发表于 2018-3-17 14:19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地父母敦睦气候

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便是燮理的工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无怨咨,物无氛疹,亦是敦睦的景象。

愆:差错、毛病。

燮理:协调、调理。

怨咨:恼恨、叹气。

氛疹:氛当凶气解,大学生励志,氛疹是疾病。

咱们本人的身心就即是一个小世界,不管愉快与恼怒都不能够犯过错,尤其对爱好的和讨厌的货色也要有必定尺度,这就是做人的调和调节的功夫;大天然就像人类的父母,负责养育人,要让每个人都不怨言怨尤,使万物都没有灾祸而顺利成长,这也是造物者一番恩惠、天地间一片祥跟的气象。

《无门关》记有兜率和尚的"三转语"。兜率和尚三转语的第一句是:"拔草参去,只图见性,即今上人,性在何处。"行脚于草莽之中,遍访名师,参究禅的玄要,不是为了别的,真正的目标是见性成佛。那么现在你的自性、个性、天性到底在哪里呢?《金刚经》言:"三世心不可得。"二祖慧可巨匠也说过:"觅心了不可得。"请把心、把佛性摆出来看看。彻悟的人对此有对偈:"蟋蟀隐草间,有声但无影。""识得自性,方脱生死。眼逃落时,作么生脱"。一旦悟道见性,从这里起你就脱离了生死,那么当你将永远地合上双眼分开人间时,你怎么脱离生死呢?请你速速道来。禅僧中有很多人死时非常安详,也有人边喊"痛"边离开人世的。有位高僧说:"一般的人都会生病,现在我也有病了,病情都一样,不外这病自身跟普通人的病是雷同仍是不同的呢?如果说相同,我这个神僧的脸往何处搁。如果说不同,我的病苦之状跟普通人不是一样的吗?""脱得生死,便知去处。四大分离,向何处去"是第三句。佛语中说脱离了生死循环的世界,就会清楚死后的去处。可是当你我逝世去,形成肉身的地、水、火、风这四大因素都分别了,人还往哪里去呢?禅并不否认死后的世界。假如有谁把第二句的意思与死后的世界接洽起来,他是不懂禅的。禅的问题,着眼点始终是当初、这里、自己。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相关阅读: 为忧虑限定 到此为止 2
勇敢表现自己
孝悌为先务,本立而道生——做人要有孝心
人生,过好是精彩,过不好是经历
做人-看人-读人_做人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1

粉丝5

帖子6754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08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