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重庆洪水全记录: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汉高祖后三年

[复制链接]
85 0
芬兰豆 发表于 2018-3-17 21:04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我市最早的洪涝记载是什么时候?

我市建国以来最大洪灾是哪一年?

大米曾因灾涨价逼人把孩子丢下河?

日前,长江特大洪峰通过主城,水位创下20年来新高,成为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话题。然而,如果翻开重庆气象记录的历史,将眼光放到更远,这场洪水并不算最凶,也不算可怕。

记者为你盘点重庆历史上的大洪水,让我们能客观看待今天面临的灾难,也希望立此存照,提醒市民警钟长鸣,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1998年的朝天门(资料图片)


2195年前

有最早洪涝记载

大旱大涝斗争,几乎贯穿了千百年来重庆人的生活。在《中国气象灾害大典》重庆卷中,关于暴雨洪涝灾害的记载多达厚厚60多页。

重庆历史上最早的洪水记载,出现在2195年前的汉高祖后三年(公元前185年),不过,只是“丰都,夏,江水溢”短短几个字,很难看出当时洪水的具体大小。而随着时间拉近,关于洪水的记录保存下来的越来越多,自1841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暴雨洪涝的记载。

暴雨洪涝

平均2至10年一遇

据统计,重庆暴雨洪涝平均2~10年一遇。从近40年来看,暴雨洪涝在上世纪60年代最多,80年代次之,70年代相对较少。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政府防洪治洪的大力投入,今天我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正因为如此,当市民纷纷挤到朝天门观“潮”时,不再谈洪水色变。

重庆有四大

暴雨洪涝高发区

据了解,我市洪涝有地域性,地区间差异非常明显。其中,有四大暴雨洪涝高发区:一是梁平、开县等地,平均1年一遇;二是北碚等地,年平均暴雨洪涝为0.9次;三是荣昌等地,年平均暴雨洪涝0.7次;四是酉阳等地,年平均0.6次。而忠县、涪陵、万盛、江津、潼南等地发生洪涝的频率则相对较低,一般都在25%以下。

作为重庆最常见的严重灾害之一,洪涝灾害大多由暴雨引发。有的和这次一样,是上游暴雨造成的过境洪涝,有的是本地大范围强暴雨造成的本地洪涝,有的则是两者合力导致。如1905年7月和1945年8月的两次严重洪涝灾害,都是由于四川西部强暴雨造成的;1981年7月中旬四川盆地西部和重庆市同时出现大范围强暴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4亿元的严重洪涝灾害,则是上游暴雨和本地暴雨叠加造成的。


1998年

记录:全市共降暴雨196次




这一年,全市全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14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5成以上。暴雨洪涝频繁发生,全市共降暴雨196次,大暴雨27次,分别超过常年90次和16次,并因此造成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境内各大江河均超警戒水位,形成了全市近50年来出现暴雨洪涝次数最多、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特大自然灾害,全市40个区县均受灾,受灾人口达18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72.4亿元。

故事:战士用身体挡洪水

这一年最让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战士用身体当墙保卫老百姓的家园。

川威皮革厂的退休职工鲜家成,当年住在南岸弹子石的大佛寺。鲜家成的家在单位集资房的三楼,洪水冲过防盗门进了屋。

没有电话,电源全部切断,鲜家成非常绝望。此时,武警战士划着冲锋舟来到他的家,救走了他一家五口。“那时真的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鲜家成至今充满感激。

1981年7月

记录:建国以来最大洪灾




1981年7月中旬,嘉陵江、长江爆发特大洪水。7月16日14时,北碚嘉陵江洪峰水位达208.17米,4天猛涨25.08米。21时,重庆寸滩长江水位达191.41米,为历史上仅次于1905年的大洪水,也是建国以来重庆最大的一次洪涝灾害。全重庆被淹城镇乡425个,涉及140多万人。

故事:望江厂十万人停产抢险

现年60岁的何国才是望江机械厂的职工,他家珍藏着一张1981年长江洪水的照片,他说:“当年,望江机器制造厂十余万人全部停产抢险。”

望江机械制造厂座落在江北区郭家沱,1981年7月9日上午,正在车间做工的何国才听广播通报,长江涨水了。他和同事出去查看,“只涨了半米,没在意。”

雨不停地下,“到了12日中午,临江或地势低的家属区和厂房不少被淹,只剩下房顶了。”何国才回忆,12日下午,工厂全面停产,工人分成两拨抢险,一部分人忙搬家,一部分人抢救机器设备,厂里两千多名基干民兵还有子弟校的学生都奋战在抢险第一线。

经过3天抢险,望江机械厂保全了大部分设备。“厂里十余万人无一人死伤。”最后统计,工厂损失上千万元。各地企业来支援,仅一个月时间,工厂就恢复生产。


1931年8月

记录:全国因洪灾死亡40万人

8月上旬,重庆大河水涨,水位逼近江北各城门,成为10年来空前的大水灾。据记载,巴县淫雨为灾,降水暴涨,低处尽成泽国,漂没田房财务,淹毙人畜均不可数计。其中,江津、彭水、南川、开县、巫溪都被水灾赈委会核定为一等受灾县,綦江、永川、铜梁、潼南、秀山、酉阳、丰都、黔江、巫山、万县、奉节等则被核定为二等、三等受灾县。

据记载,当时不仅重庆,整个长江中下游省份都在洪水中苦苦挣扎。1931年的洪水,全国有40万人死亡。

故事:频繁搬家又频繁失去家

现年90岁,家住南岸区弹子石东坪一村的居民李长云老人,还依稀记得,1931年的7月异常闷热,降雨整整持续了近一个月。

“虽然已经入伏了,但是我妈帮人洗的衣服,硬是半个多月都干不了。湿气大得很。”当年,刚刚11岁的李长云和家人在弹子石的河边搭建了一个草棚,和当时沿江而上的人住在一起,但一夜之间,大水冲走了所有人的家园。

“频繁地搬家,又频繁地失去家。”在李长云的记忆里,洪水退去后,他家连锅都没有了,父亲带着一家人沿着长江下湖北逃难,才发现,原来这场灾难给大家带来的灾难远远比想象中的要强。

长江上,随着江水冲来的死尸无计其数。据记载,当时,川江洪水东下时,又与中下游洪水相遇,造成全江型洪水。整个江汉平原一片汪洋,洪水浸泡达三个月之久。

1849年

(清道光二十九年)

记录:民有抛弃小儿于河

綦江四月十四日大水,田土多冲坏。五月又大涨。冬,米价大贵,道馑相望,民有抛弃小儿于河者。

1227年

(宋宝庆三年)

记录:最古老特大洪水标记

六月,重庆发生特大洪水。重庆江北县梅溪镇灰楼湾长田坎一处岩石上水位标记写道:“丁亥宝庆三年六月初七日水长(涨),初八高至水作。”这是长江流域现存最古老的特大洪水标记,其规模为千年一遇。(经计算测定当时寸滩长江水位为194米。)

公元前185年

(汉高祖后三年)

记录:重庆最早洪涝记载

重庆现存首次洪灾记载:丰都,夏,江水溢。




相关阅读:从“金”到“清”-皇太极为何要更改国号
解密:斯大林的情妇自曝19年不堪的地下情史
爱因斯坦年薪只要求3000美元
明武宗修正朱元璋的错误:昏君优于雄主的奇怪定律
古代剩男剩女“脱光”有奖励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2

帖子2009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08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