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眼中钉是什么意思?“眼中钉”一词的由来

[复制链接]
60 0
admin1 发表于 2018-3-11 20:15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眼中钉是什么意思?“眼中钉”一词的由来介绍 在汉语中,“眼中钉”一词经常被人们用来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厌恶的人。那么,这个词的这种用法是怎么来的呢?
  “眼中钉”一词最迟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据史籍记载,五代时期的后唐人赵在礼在任宋州(今河南商丘)节度使期间,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而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致使当地百姓受尽欺压、怨声载道、民愤滔天,对赵在礼极其痛恨。因此,当赵在礼后来被罢免时,宋州百姓奔走相告,纷纷拍手称快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事见北宋欧阳修修撰的《新五代史》卷四十六《杂传八·赵在礼传》、唐代冯贽的《云仙杂记·拔钉钱》、明代张岱《夜航船》卷七《政事部·拔钉钱》)
  史书中另一个有明确记载的、被人们视为“眼中钉”的人是北宋真宗年间的宰相丁谓。传说,丁谓当权时和太监狼狈为奸,把持朝政,而当时老宰相寇准尚在朝中。丁谓深知寇准为官公正、刚正不阿,生怕自己所做的坏事被寇准抓住把柄,于是就千方百计地在皇上面前说寇准的坏话,致使寇准后来终于被逐出京城。可是,丁谓的所作所为老百姓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因此,在寇准被逐出后不久,京城内传出这样一首民谣:“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钉;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事见宋周 《清波别志》、《续资治通鉴》·卷三十五《宋纪》)

  宋元以后,“眼中钉”一词的这种用法便逐渐流传开来,并被人们沿用至今。
  “眼中钉”有时亦作“眼中丁”、“眼中疔”、“眼内丁”,意思相近的说法还有“眼中刺”、“眼中砂”、“眼中针”等。此外,人们还经常将“眼中钉”(或“眼中疔”、“眼中丁”)一词与“肉中刺”(或“心头刺”)一词并用,来喻称心目中最痛恨的人。




相关阅读:愚人节吃什么 愚人节传统美食大全
布依族婚姻 布依族可以和汉族结婚吗
白裤瑶特有的丧葬习俗是啥?为何要“砍牛”
纳西族的《祭天古歌》究竟有何意义
达斡尔族的历史 达斡尔族的族称族源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0

帖子920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08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