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地在天中,四海名山为第一;山传言外,十方法教是祖元。这是少林寺山门前石坊上的一幅对联,说的是少林寺在佛教寺庙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四海第一”,“十方祖元”,在佛教圣地林立的华夏大地,位于中原中岳嵩山的少林寺为何能敢称第一,少林禅宗又为何能在中国佛教的十大宗派中独树一帜呢?追本溯源,不难看出,这与历代帝王独尊少林禅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少林寺是具有一千四百多年悠久的历史的禅宗祖庭,由于“少林武功甲天下”的少林僧人以闻名于世的武功留下了许多仗义救人、扶危济困的动人传说,写下了“十三和尚救驾唐王”和英勇抵御倭寇、保家卫国等历史辉煌篇章,因此使少林寺成为历朝历代的帝王最为重视、关注和护佑的寺庙。
根据史料记载,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为印度一位名叫佛陀,也称跋陀的高僧修行而建造的。孝文帝笃信佛教,太和二十年,即公元496年,印度僧人佛陀来洛阳传法,很受朝廷尊祟。孝文帝就敕令在少室山北麓为他们修建寺庙,供给衣食。因寺庙建于少室山密林深处,遂命名为“少林寺”。佛陀在少林寺专心翻译佛经,收徒子数百人,传授小乘佛教。高足弟子有慧光、道房和僧稠等人。
少林寺第二位高僧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菩提达摩。他是南天竺,即古印度国秀玉王之子,经历三年寒暑来到金陵,当时中国正值南北朝时期,政治分裂,佛教上南方重视义理,北方重视禅学。达摩与梁武帝萧衍话不相投,就来到北魏洛阳,深得北魏朝廷的青睐,后长住少林寺传授禅法。达摩主张的坐禅壁观,修佛教“大乘空宗”。达摩被尊为禅宗鼻祖,少林寺也成为禅宗的祖庭。
隋朝为巩固王朝统治,大力提倡佛教。开皇年间,隋文帝杨坚赐少林寺柏谷坞屯田一百顷,使少林寺成为了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佛家庄园。
相关阅读:盘点历史上被降级的妃嫔及其原因
“霸天下”还是“王天下”?摆在国君面前的选择题
西班牙早期残忍刑具 酷刑博物馆都放了些什么?
梁山好汉们为什么不怕坐牢?不怕坐牢的背后奥秘
揭秘:中国历朝历代帝王们的三十个惊人之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