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令人无语的孝子培养工程

[复制链接]
23 0
麻脸秀才 发表于 2018-3-1 11:33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月30日,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在北京启动。该工程旨在通过培养孩子孝心,在青少年中开展孝文化普及教育,工程计划通过5年时间培养百万名孝子。相关负责人称主要针对4岁至6岁孩子的特点,把孝心培养教育融入到生活中。
  报道指出:根据调查,针对孩子的孝心培养问题总结出了“孝心培养适龄化,孝行养成生活化,过程家庭参与化”的孝心培养工作思路和“百日培养,三年跟踪,长期帮助”的培养模式。
  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王海滨表示,该工程吸收了孔子、孟子、曾子等圣贤有关孝行教育的思想精华,结合了国内外青少年专家和成功培养孩子成才的优秀家长的先进理念和经验。针对4岁至6岁孩子的特点,从养礼仪、育孝行、养感恩、拓智慧入手,把孝心培养教育融入到生活中,使孩子在动中学、在学中动。
  看了这则报道,第一印象就是扯淡。通过“模式化”的形式,培养孝子?况且,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只有父母本身的言传身教,才能影响到孩子。如果按照伦理学会“孝子工程”的“白日培养,三年跟踪、长期帮助”,我认为对象应该是孩子的父母而不是孩子。
  针对4岁到6岁孩子进行模板式教学,可以说是本末倒置。虽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模仿、学习的阶段,但是并不代表孩子本身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其出发点根本就违背了“尊重孩子”的意图。其结果个人认为就是孩子把这一学习过程当成“游戏”。也就是大家嘴里尝尝念叨的“儿戏”。
  模板式的灌输绝对替代不了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什么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孟母三迁的故事都在不断的提醒我们,孩子的学习能力确实很强,但是父母的影响,周边环境的限定,能够决定孩子未来的走向。而不是所谓的“工程”就能决定孩子的未来。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环境,每个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都不同的,如果硬是要把“百万”孩子召集起来统一灌输所谓的理念,虽然可以取得一时之效,但从长远来看,顺其自然,孩子随着父母的教育走,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渐渐的教会孩子,如何明事理,辩是非,才是孩子孝道的根源。
  说句题外话,这种行为实在令人无语,如果想象力丰富一点,是不是伦理学会打着“孝子教育”的幌子在圈钱呢?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阅读: 子女在,不远游??家长的陪伴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
父母千万别把恐慌心理传给孩子
这五个方法让你了解孩子的想法
儿童性心理障碍怎么办
婴幼儿的依恋情感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6500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08406号